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试题下载名家名作
文章标题: 《林夕《风景不转心境转》》
     阅读次数:1268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林夕《风景不转心境转》

林夕《风景不转心境转》

 

博主按:林夕先生此文,最得东坡词之真味,书卷味十足,令人赏玩不已。

一〇八二年,苏东坡途中遇雨,没带雨具,常人只有狼狈二字,雨声打在竹林上发出巨响,不是不寒心的。好一个苏轼,就这样写下宋词中我的最爱: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不用不听,而用莫听。

不听,那种坚决,就要运用意志力,跟雨声抗衡,莫听,是你可以选择听,但声音也只是外物,你的心可以决定听不到,听不到,着一“莫”字,境界就从容自主起来。

何妨吟啸,那何妨也是一派优悠,反正落汤鸡的显示无法改变,倒不如吟其当时的流行曲。无法改变的事情,就让它自然存在吧。

苏老当时只拿这竹拐杖,穿《倩女幽魂》内那种草鞋,从头到脚尽湿,没有坐马,只是一步一生。但他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从负面自嘲发掘出乐趣,雨中持杖穿轻便草鞋,比骑马还轻便。

雨停了,金句来了。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境界较低的是,好了,雨停了,身干了,雨后自有晴天,做人无须在逆境中头发乱了。

苏东坡却更通透无碍,雨可以不是雨,逆境中凭心境自乐,于是,晴也不是晴天,万法无常之变与他心境无关。

我常常想,万一时运低见鬼,也会学苏老,心里无鬼,于是,看不见,看不见,然后转身走开,吟啸:“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七个字的境界,值得我们在无常变化的处境中用来做口头禅。



最后更新[2014-3-29]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