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更多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
教育视野
>
百家争鸣
文章标题: 《转载:诡辩是怎样变黑为白的 ——评李炳亭讲话》
阅读次数:786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诡辩是怎样变黑为白的 ——评李炳亭讲话
诡辩是怎样变黑为白的
——评李炳亭讲话
本文后面的附录是李炳亭先生的7月17日在他博客中贴出的讲话稿。虽然是一个“洁本”却依然完整地保留了李炳亭的一贯文风:思维极端、语言充满火药味、摆出一副“彻底革命者”的姿态,然后通过诡辩术颠倒黑白、指鹿为马。李炳亭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把杯子倒干净”。他要求听众先排除掉对“高效课堂”任何怀疑的杂念和信息。先认定他是真理,然后按照他设定的逻辑进行思维。这样,他就成了“战无不胜的思想”了。一旦你跳出他的逻辑,不按他的套路出牌,那他在你面前立刻就会漏洞百出、原形毕露了。为了的行文简洁,本文不一一引述其原文而把他整篇文章附后,采用小标题逐一回答他的问题。
一、媒体人应当干什么?
李炳亭多次喊出这样的口号:课改“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那我的回答是:李炳亭首先必须承认自己是“新闻人”,是个记者。而客观是新闻的使命,真相是记者的天职。比如一个记者在原始森林进行拍照、采访时,你只能客观地反映那里生态的真实情况而不能介入其中。同样,作为教育记者你必须客观真实地反映教育现状以引起人们的思考。你的主张只能寓于“客观报道”之中而决不能由你“置身其中,充当领袖,引领教育”。更不能由一个记者确定理念、设计模式、制造谎言然后强迫学校接受,强迫教师接受。假如你一定要介入的话那你就必须义无反顾地去辞去记者做个教师而身体力行自己的理念,用自己工作的实绩说服别人。
二、究竟是谁在把课改政治化?
“教育一旦和政治偷情,就会生出怪胎。”这句话恰恰应当对李炳亭们说。“课改是一场从地心说转变为日心说的大革命”,“课改是最大的政治”恰恰就是李炳亭及其追随者一再鼓吹的。比如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卓玉说:“新绛中学的课改是一场革命,一场真正的哥白尼式的变革,是一场人的解放的革命。解放了学生作为人本来就应该有的表达权、话语权、选择权等权利,其作用绝对不亚于邓小平使中国由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新绛中学的课改为孩子的解放,为国家教育的未来找到了一条路,但现在还不是凯旋庆功的时候,革命才刚刚开始,大家仍要继续努力。”河南安阳殷都区委书记李南沉说“课改是最大的政治。”也正是李炳亭暨《中国教师报》喊出了“中国教育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要守住教育的最后一道防线”,“保卫崔其升”等口号。把课改搞得像“你死我活的斗争”似的。
三、究竟是谁在追求升学率和分数?
所有的课改典型都在吹嘘自己的升学率和高考上线率。正是李炳亭洋洋得意地向听众发问:能不能做到零作业、零考试、百分之百升学率?杜郎口中学就做到了。前不久媒体还铺天盖地的报道《半天上课高考升学率不降反升》……怎么反而责难别人在追求升学率和分数了呢?
四、杜郎口到底在改什么?
这是李炳亭暨《中国教师报》公开提出的问题。我当时的回答是:
什么也没改。只是为了达到他自己的目的玩了几个小花招而已。具体地说,就是一面以高压方法给学生“填鸭”,一面又表演让学生完全占领课堂的“秀”。骗人者总是首先自己陶醉在自己所设的局中然后以为天下人都低于他的智商而被其局蒙住。殊不知在第一时间就有人看破,只是没侵犯到别人利益时别人懒得置喙其中。现在你闹得快要天下大乱了。也就到头了。假如还不知趣会“死得很惨”。早退或可保全既得利益。
有网友已经就杜郎口改革的真实情况作了翔实调查。有兴趣的网友可以阅读以下链接: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view=1&id=109351804&bid=2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view=1&id=110009235&bid=2
五、李炳亭真是大无畏的革命者吗?
李炳亭时时刻刻不忘摆出一副“大无畏的彻底革命者”姿态。其实他大量的言行早已经告诉我们他是个龌龊不堪、唯利是图的人。早在山东当首席记者时他就和网民对骂而遭投诉。报社方以他是性情中人加以袒护。做了主任之后他更加肆无忌惮地用污言秽语辱骂不同观点的人,在讲座中大量用低级下流的话作比喻。他曾毫不隐讳地说:没有我的报道家人知道你是谁啊?跟着我干包你成为名师名校云云。课改的直接好处就是杜郎口卖门票,每年获利千万元。李炳亭飞来飞去搞讲座获取丰厚讲座费、专家指导费并在他所报道的学校中推销书籍获利。雷振海在报社内部讲话中直言不讳地公布他们的营销计划和盈利目标。其实他们哪里是对“高效课堂”感兴趣啊,纯粹是对钱感兴趣。
六、结束语
好了,我已经说得够多了。李炳亭们已经清楚地向我们展示了诡辩的一般方法:把一些热点问题与他所要推销的目的强拉在一起,然后按照他们设定的逻辑思维。比如他先举出现在教育普遍存在的“抢生源”现象。然后他设定“课改就是消除抢生源问题的唯一良方”。在往下你就被他牵着鼻子走了。再比如李炳亭所说的根本不存在的“杜郎口万能课堂”——“每节课都在动,每节课都是体育课,教育首先需要从身体出发呀,每节课都在写,每节课都是书法课,每节课都在说,每节课都是演讲课,每节课都在以小组形式独学、对学、群学,都在自学、展示、反馈,独学培养的是思维能力、主体意识;合作培养的是合作能力、互助精神;展示培养的自信力和表达能力;……这些不就是素质教育倡导的东西吗?还有哪种教育能够实现这些目标呢?”然后他又把这个谎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于是就轻而易举地完成了“反杜郎口就是反素质教育”的推理。诡辩就是这样颠倒黑白的。
其实李炳亭恰恰从反面告诉了我们:一旦离开了实践一切都失去了是非标准。只有实践才是所有诡辩者无法逾越的障碍。只要我们死死盯住真相进行考究而不受他所设定的逻辑束缚,那一切诡辩和欺骗就都难以得逞了。
附录:
“李炳亭在素质教育与课改”论坛上的讲座(网友lyg3681532整理,本人做了部分删节)
有人问,中国教师报为什么把课改当成使命?我这样问答,如果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那么,也应该说有什么样的传媒人就有什么样的传媒!中国教师报是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假如连中国教师报人都不站起来,都不干了,还会有谁干?!为了中国教育的明天,我们愿意为这份责任肝脑涂地、再所不辞。
中国教育已经把我们逼到了绝境,说到素质教育和课改的关系,如果说素质教育是觉者的发现,那么,课改只能是智者的选择,行者的担当。说到课改,其实每个课改人都有一把辛酸史。觉者,智者,行者,中国教师报就愿意做这样的媒体,和广大教师一起担当起中国教育未来的希望!
有人对我们推进的高效课堂提出了异议。“一切为了高效”的课堂基本属于应试教育的变种,绝对不可简单地从字面上理解我们的高效课堂,真正的高效课堂是一个教育概念,以“育人”为核心,而不是以“分数”为旨归。目前的中国,很多地方的教育搞不好,是因为校长是“官员”、教育变成了政治,比如北京,教育一旦和政治偷情,就会生出怪胎。很多人不理解课堂是什么?当然也就不理解教师这个角色的基本作用是什么?课堂即生态,它应该是孩子成长中的生命狂欢,而老师们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得以自然成长的那个人。
教育不能靠挖生源、抢名师而成就所谓的名声。河北对教育最大的贡献是“挖生源”,这不奇怪,河北是地道战的故乡呀,善挖。挖的经验是堕落的经验。我们再也不能以挖抗挖,以挖见长。而应该研究教育真正的、本真的规律,教育就是发现孩子的长处,让孩子的长处更长,而不是发现他的短处,弥补短处。否则这个孩子就是被动的,抵触的,受挫的,自卑的。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尊重人的,从“人本”出发,而不是控制、囚禁、管制,更不是“专门和儿童的天性作对”!有人说教育就是为孩子“选鞋子”,你总不能让所有的脚都适应你的鞋子吧,而是要你的鞋子适应每个人的脚。孩子的天性可以由六个字来表示,就是好奇心,展示欲。满足孩子好奇心的过程就是探究过程,探究的过程就是学习过程。探究出来结果来就想展示。中国教育注定要打一场儿童好奇心保卫战。一个好的教师就是捍卫儿童天性的老师。发现儿童,发展儿童就是现在教育的两大命题。
课改真的很难。到底对课改的“改”作何理解?改是改良还是改革?前7次课改的失败告诉我们,敲敲打打、修修补补是解决不了当下教育的根本问题的,要改革,要敢于打破坛坛罐罐,要勇于重建。而改革意味着颠覆,颠覆什么、反对什么?课改是反教师吗?不是!反的是传统教育思想,课改改的就是让教育回到民主、法治、协商、对话、尊重、和谐的原则下,从“人”出发。这个“人”既是学生,也是教师!有人不理解或者说留恋中国传统教育,殊不知传统教育造成了多少的恶果和罪孽。学生跳楼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如果教育开始连生命都不关注的话,你还会关注他们的个性和发展吗?中国还有多少孩子游走在楼的边缘?是谁让我们的孩子心理状态出了问题呢?教育既然是以人为本,为什么不关注这些问题呢?还有我们的教师,如果尊重他们,你会不关注教师的精神生存状态?你会把他们比喻成蜡烛、春蚕?你会倡导他们去学会牺牲?奉献是高尚的,牺牲则意味着可耻!
课改真的是不改不行的,不改,这个国家就完了。有什么样的教育便有什么样的国家!课改是国家意志,必须改。但我仍然以为重视程度不够,教育优先发展这个提法没错,但我建议还应该加一条“课改是基本国策”!我是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启发才这样提的。如果现在能像当年抓计划生育一样抓课改的话,课改早就在中国遍地开花了。教育不是喊出来的。说“课改”不如说“课变”。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课堂观念,坚定不移地推进课改教育改革。有人说,教育的问题这么复杂,仅仅通过课改能解决教育的问题吗?或者说课改能解决素质教育的问题吗?----能!我的发现是当今的教育患的是“课堂并发症”,教育的七寸在课堂,教育的问题需要回到课堂上来破解。回到课堂上怎样破解?新课改早就给了我们方法——“六字真言”,即自主、合作、探究!以杜郎口为例,我们来看看杜郎口是不是素质教育的楷模?每节课都在动,每节课都是体育课,教育首先需要从身体出发呀,每节课都在写,每节课都是书法课,每节课都在说,每节课都是演讲课,每节课都在以小组形式独学、对学、群学,都在自学、展示、反馈,独学培养的是思维能力、主体意识;合作培养的是合作能力、互助精神;展示培养的自信力和表达能力;……这些不就是素质教育倡导的东西吗?还有哪种教育能够实现这些目标呢?反杜郎口,是不是反素质教育呢?你鼠目寸光,你看不懂杜郎口,当然也不理解素质教育!除此外,便是嫉妒,你嫉妒人家杜郎口,杜郎口出现让很多“名校”和“教育家们”很没面子!
有人说,杜郎口是濒临倒闭的学校,咱是名校,咱不用改!这是哪根哪呀。我刚才已经讲过,课改改的是教育观念以及课堂背后那种专制、控制、扼杀的“文化”!今天的每一个教育人,如果真正的建立“人本”教育观,就必须承认差异,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我们必须直面两个“普通”,解决如何让普通的教师上出不普通的课,让普通的学生学得不普通。请问,你们名校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没有?没有,你的教育就不是好教育,不是好教育就必须改!今天,所有称为学校的地方,都必须改!
有人问我,课改动力来自于哪里?我说,来自于自我本身。教师这个职业不是说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吗?那,你就每天抬头看看太阳,你是否曾经照亮和温暖着学生的生命?你给了学生成长所需要的什么支持?你满足了他们什么样的条件?教师的手里握着未来,他可以成就一个生命,同样也可以扼杀一个希望。教书实在不是控制,不是替代,不是包办,是宽容、准允,是放手,是激励,是让学生“在学中生”。无限放大教的功能和教师的作用就是反教育的。教是为了不教,教育要做到无师自通。无师自通的前提是师法自然。现在社会上有官二代,有富二代,我觉得还有学二代。“二”在我们剥夺了他们的经历。学习即成长,学习即经历,没有了经历,就成了官二代,富二代,学二代。
课改说穿了就是重建教学关系,重建师生关系,或者说是重建课堂。
什么是课堂?我用三个比喻形容一下。1、课堂就是打麻将。学习是自我知识的建构过程,是一件私人化的事情。2、学习就像老太太打麻将。动手体验。3、课堂就像打篮球。失败——反馈——矫正,代表一切的学习规律。
教师的作用到底是什么?“课堂即生态,老师即条件”。老师有80%的作用体现在点燃和唤醒上。老师是什么,老师就是喊“为李大娘报仇的人”。就是“同志们,冲啊!”
教师还有20%的作用是什么呢?“带入——体验——分享”
这个“二八作用”告诉我们,课堂上教师的作用是什么呢?就是“导”。导什么,导情绪。教师就是煽风点火的人。
接下来我们谈谈课改怎么改的问题。
课改要改课堂,改教学关系,改文化建设。
课改四步路:理念变观念、观念变方法、方法变文化、文化变信仰,课改注定是一场新文化运动。
课改还要讲究策略,我们要跟着三个国家领导人学课改。跟着毛主席学信仰。人为了信仰而生。每所学校校长要抓管理,带队伍,带作风。校园文化坦白地讲就是要从校长作风抓起。建立信仰,廉洁作风,真抓实干。我们给课改班级可以“改名”,任命为“毛泽东班”。
我们教师报人工作是非常辛苦的,大家不计报酬,舍己为人,靠的是什么,是信仰!为了中国的教育,为了孩子的未来,我们心甘情愿。
我们还要跟着邓小平学开放。开放为了搞活,搞活为了每个人,为了他自己的生命而奋斗。今天我们教育的现实就是昨天教育的报应,你还在制造报应吗?如果你爱你自己的孩子,就请搞课改。中国教育课改,希望在农村学校,在民办学校,在“农民”。这样的人有种,有责任感。
最后我们要跟着胡总书记学建设,学策略,学发展。
中国有三件事最难做:计划生育,拆房子,计划经济转型。这么难的三件大事都能顺利完成,我对课改充满了期望。
一个光知道骂中国教育的人,我看不起!光破不行,还要学会立。如何立?“学,研,用,评”每期中国教师报都会聚焦一个问题,把现代课堂版面改成了“课改说明书”。中国教师报愿意和大家一起承担起民族振兴的伟大使命,最后我借刘坚先生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全世界课改人联合起来!
原帖地址: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boardId=8&view=1&id=110861699
最后更新[2014-4-8]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
友情链接:
我爱语文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