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八面来风
文章标题: 《吴以岭院士:中医药应在学科前沿交叉点寻找突破口》
     阅读次数:794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吴以岭院士:中医药应在学科前沿交叉点寻找突破口

吴以岭院士:中医药应在学科前沿交叉点寻找突破口

吴以岭
 
■本报记者 高长安 通讯员 杨叁平
 
“实践证实,在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条件下,一定要保持中医的整体思维优势,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提高临床疗效,对所有创新药物要做随机、双盲、多中心的临床循证研究。”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院长吴以岭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吴以岭认为,在高科技条件下,中医药发展要在坚持中药整体系统原创思维优势的同时,利用中药转化医学优势,搞好理论、临床和创新药物研发,在学科前沿的交叉点寻找突破口。
 
“我们应借鉴国际公认的临床循证评价方法,让第三方进行设盲和数据处理,保持数据的客观性、权威性。”吴以岭说,“并用循证方法评价创新中药临床疗效。”
 
脉络学说是中医整体思维和现代微观分析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一种研究模式。“络病研究已有三千年历史,其概念实际上来自临床的一个概念。”吴以岭说。
 
“但总的看来,络病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吴以岭表示,现代络病研究只有30年左右。2000年之前国内专家基本上是做文献整理、临床研究,2004年后形成络病证治,而学科、学会建立都基于络病证治,最后形成脉络学说。
 
吴以岭说,临床研究由心脑血管病,向内分泌、肿瘤、呼吸等多系统疾病延伸,络病理论研究由络病证治发展到脉络学科的构建,络病证治主要是解决了古人所讲的这一类络病的临床辨证论治方法和用药规律。脉络学说则是建立起一个指导血管病变的理论。
 
“络病研究要走向世界,造福全人类。所以我们要注重推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吴以岭说,目前我国已经成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络病专业委员会,主要是为了加强和国外的学术交流。
 
目前,欧洲、瑞典已经正式批准建立欧洲中医络病学会;英文版《络病学》和繁体字版《络病学》已经出版;通心络等药物已经开始在韩国、越南等东亚、东南亚国家进行销售,同时,我国也将通心络等药物列入了国家医保范围。这都有利于络病研究的快速发展。
 
络病研究也产生了一些重大的国际影响。美国心脏学会杂志发表了芪苈强心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研究并评论道:这项富有前景的研究已经打开了一扇如何利用最新科技研究传统中药成分,在心衰治疗中协同作用的大门,这是一个挑战。
 
《中国科学报》 (2014-04-17 第1版 要闻)


最后更新[2014-4-17]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