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工作室报 > 学风探讨
文章标题: 《【荐】中科院科学家王德华:导师,不是好就是坏》
出处:科学网博客      阅读次数:2174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荐】中科院科学家王德华:导师,不是好就是坏

(堂按:王德华教授这篇文章的观点我全都赞成。比如“做学问,一定要师从天才。”至少要给自己创造机会和条件去师从本领域的一流人才。此所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二流、三流乃至不入流者,虽然不是毫无可学之处,但毕竟可学有限,所以不是万不得已还是不要去二流三流乃至不入流者那里浪费时间。比如“实验室是一个小社会,所以出现问题,很容易理解,不是不可思议。”我对工作室也作如是观。比如“导师需要宽厚的胸怀”,导师不要和学生争科学发现优先权,我也很赞成。不过,我工作室根本不存在出现师徒之间争“发现优先权”这一现象的前提和条件。一方面,由于我工作室研究的是我首创的语文味,工作室成立时我已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静心精心深入研究长达十年之久,十年前的语文味星星之火,工作室成立时已成燎原之势,在中国语文界影响深广。另一方面,对我而言,语文味的研究不是纯粹抽象的学问,而是渗透了我的生命体验,工作室成员就是想熟悉进入,也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加上整体看来徒弟们的理论训练和素养,离我还有很遥远的距离,所以迄今为止,我也没有发现我工作室成员在语文味理论方面有启发我的概念和思想诞生,他们主要是对我的思想进行阐释性、感悟性和丰满性研究。他们自己写的研究文章,如果不是我出的思想或提纲,我推荐出去发表,但我绝不挂名。倒是我的一些重要约稿,我常常将工作室成员的名字和我一起署为作者,这些署为作者的成员,有的对文章做了一些工作,有的则完全没有贡献。例如,我2013年在核心刊物发表的很重要的长篇论文《“中国语文教学美学新体系”构建之演进史》,有12000字,我把工作室成员钱冰山的名字署为第二作者,主要是想带一带他,而在该期杂志出版之前他本人对署名之事毫不知情,且在杂志出版前他从未看到过这篇论文,也没有参与该论文写作的任何工作——这种事不说绝后,却绝对可能是空前的,至少我个人没有听说过有第二个这样做的导师。这篇论文是我的心血之作。这样重要的论文给他署名,却不告诉他,不是不尊重他,而是想给他一个意外惊喜。毕竟对绝大部分一线教师来说,发表一篇文章是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更不要说超过万字的长文了。我的论文尽管不是工作室集体成果,给钱冰山署名尽管出于一片好心,但也不够实事求是,不够原则,对工作室其他成员也不够公平,所以下不为例。)又比如“一个团队需要有健康的文化和传统,需要建立、传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和文化。学生做人的问题,是父母的责任,是幼儿园、中小学老师的责任。学术规范,学术人的素养问题,是导师的责任。”我对工作室成员的学术规范素养、学术道德的培养是抓得很紧的,曾就工作室成员文章注释不规范问题开展过专题讨论和批评,并经常重提学术规范这一话题。为了在工作室营造互相学习、互相提高的风气,我自己的文章写完,我都要请工作室成员帮我看一看,提点意见,甚至做一些文字修改,我把这一过程称之为“洗文字”。这些文章,无论是寄给杂志发表,还是挂到语文味网上,文尾我都会对帮我看过文章或“洗”过文字的工作室成员鸣谢(只是由于我国语文教学杂志学术档次不高,杂志发表文章时大多将作者的鸣谢文字删去)。不过令我遗憾的事,目前一些年轻人以及我工作室有部分成员好“面子”,对别人在自己撰写论文(文章)或其他智力活动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公开以文字形式表示感谢(鸣谢)这一点,还未养成习惯。有的宁可私下感谢,也不愿意用文字形式公开表示感谢,似乎一在文章后面鸣谢,就把自己的水平降低了一样。实际上,照我看来,对论文撰写过程或其他智力活动中他人的贡献加以鸣谢,是高贵不是耻辱,是素养不是无知,是自信不是自卑,是水平高的表现而不是水平低的表现。再比如对《导师,不是好就是坏》这篇文章最后一段谈的观点,我也印象很深并产生强烈共鸣:如果导师或成员在那里不设防聊学术、聊思考、聊读书、聊理想、聊人生,有成员在下面暗中搜集“罪证”,这样的“白眼狼”,任何导师都是不会要的。一个学术团体成员之间不能相互诋毁,不能过河拆桥,不能一锤子买卖。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是起码的相处原则。如若有人破坏这样的原则,导师就要清理门户。

我希望我是一个好导师,而不是一个坏导师。我心情好时,在程少堂工作室qq群中作学术聊天放得很开,指导学员掏心掏肺,毫无保留,也不设防。其中有许多火花,学员对其仔细揣摩,就能学到不少学问的方法。我的家庭没有任何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但经过漫长时间的执着奋斗,在业内,客观地说,我的学术影响是相当广泛的,别人研究我的近30万字的专著《荒原中的舞者——程少堂语文教育思想研究》都出版了(这部书也是国内学者独著的、系统研究在职语文教师的语文教育思想的第一部专著),研究员也评了(是广东省在职教研员中第一个也是唯一的研究员)。去年华东某省举办全省骨干教研员培训班,某主讲专家应邀作《如何成为一个优秀教研员》的讲座,讲座中他把我作为所谓做教研员时间不长但产生全国性学术影响的突出例子来“解剖”。我当时还对传递消息的朋友玩笑道:“与其让他转手讲‘二道货’,还不如直接叫我本人去讲哩!因此我不能矫情,我得承认,按世俗的评价标准,如今我当然属于所谓的“成功人士”,甚至可以说相当成功。(2012年09月14日,罗湖区教研员余克俭老师在我QQ留言表扬道:“程老师这样的人才深圳五十年难出一个。”我自然只是把他这句话当成是鼓励)所以在工作室群中聊天内容除了学术,我还常常谈我的人生经历和理想追求过程,用意是:想以此激发学员的内驱力。没有内发动力,“名师”也好,“专家”也罢,仅仅靠外在培养,能成吗?我也骂人骂事,但大都是针对学术或工作之事。我有时一天的聊天信息量,绝对大于一次讲座。有些聊天学术质量很高。例如,有专家评价钱冰山的公开课,我了解到评价内容,认为专家大部分的批评都是对的,但批评钱冰山展示的问题中有些是学生的“伪问题”因此不应该展示——我对此不敢苟同。我的学术敏感让我马上抓住“伪问题”做文章,我认为“伪问题”绝不属于不能展示的问题,而是应该研究如何展示的问题,换言之,学生的所谓“伪问题”有重要教育学意义,高明的教师绝不应忽视(这一点过去教学论似乎没有论及,当然也许有论及我没有看到)。于是我在工作室群中要钱冰山做文章,同时在工作室群中迅速口述写作提纲给钱冰山。这里头的一些学术敏感与思考路径,是即使我自己讲也讲不清楚的,只能靠学员耳濡目染,自己揣摩领悟。还有我帮罗灿备全国比赛《云南的歌会》一课,抓“这”字句,从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四维观照课文,最后环节的文化开掘,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探讨:沈从文通过这篇文章究竟在呼唤什么?落脚到沈从文通过对少数民族野性雄风的歌颂,呼唤汉民族曾经有过的阳刚之气回归——这正是沈从文的民族梦、中国梦。(后来读书时发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已去世的台湾苏雪林教授认为这正是沈从文作品的总主题。)这种教学构思多漂亮多有深度多有现实感啊!当时我就在qq上对罗灿说,你把这个思路落实了,要得第一名。果然得第一。听说比赛现场评委很欣赏这堂课,赞不绝口。这次备课也是灵感型的即兴式杰作。工作室成员是像看现场直播一样看我在qq上帮罗灿备课的整个过程实况转播的(我在qq上和罗灿说一句,就马上复制到语文味工作室群中一句)。我常常把我自己的公开课和工作室成员的公开课的备课过程,当成工作室成员培训过程。这种对工作室成员的培训方式省时(不用集中开会)、高效,但对导师要求很高。这些你要我正儿八经讲座,不一定能讲出这样的效果来。工作室开办两年来,这样的例子很多。


我相信很少有工作室主持人像我这样花这样多时间在工作室qq群里聊学术、聊思考、聊读书、聊理想、聊人生,而且敢于把这些聊天记录印出来提交上级检查。

————————————————————————————

原题:导师,不是好就是坏

王德华(中国科学院 研究员)

 

(今天的北京,阴雨绵绵,凉快了许多。阴郁的天气,人心里也不敞亮,有些压抑。压抑的心情下,讨论当今的师生关系,是自找没趣。)

写几句读《师从天才》的读书笔记(注:加引号的内容是抄录子《师从天才》一书)。

 

师生关系是充满感情色彩的。

“导师不是好就是坏,极少中性的。”

这是《师从天才》的作者在采访科学家时的感受。当她问及被采访科学家们们的导师时,“对方马上就停止面无表情地背诵过去的情况。其声音或变得柔和,或语速加快,或因愤怒而提高,总之是充满感情。”师生关系不是一般的人事关系,也不是缺乏情感,反而是具有强烈情感的关系,所以才有婚恋关系、朋友关系、父子关系、师徒关系等等的比拟。

师生关系是充满了感情色彩的,古今中外都是这样。“导师”这个角色的出现,本身就是具有强烈感情因素的。师生“双方会投入狂热的日常工作,每天工作时间会很长,并将分享实验成功的喜悦,或是失败的沮丧。通过这种关系,学生按导师的方式得到培养,学生带着自己的一种看法,一种风格,一种口味或只是一种对成为‘好的科学’的内心感受而离去。通过这种关系,偏爱被认同,科研事业得以发展,某一学科的统治地位得以延续。但通过这种关系,有时会引发愤慨,乃至终生的怨恨。”

 

做学问,一定要师从天才。

读研究生,影响自己最大的人生当然是导师。所以,选择什么样的导师,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你的将来的学术生涯。下棋找高手,登高望远,这些道理似乎很容易懂,但真正践行的不多。走捷径,容易,简单,轻松,是一般人喜欢追求的。

“一个科学家的早期声誉,几乎一半取决于他在谁的实验室工作过- 他是谁的后代,另一半则取决于他的科学发现。… …有一种说法,在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一半以上曾师从诺贝尔奖得主。”

 

实验室就是一个小社会。

一个实验室有不同性格的人,不同家庭背景和教育背景的人,不同的地理文化,不同的地域传统等等,这就组成了一个小社会。

“(实验室成员)成了一个复杂的社会组织,有明确的特点和气氛。在这个紧密的、有限的小社会中,(可以)听到并看到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友谊、竞争和愤怒,对诺贝尔奖的野心,实验室中的朋友聚会及绯闻,实验做到一半时狼吞虎咽比萨饼,电泳室外的流言蜚语,争用设备与争先引起实验室主任的注意,年轻人的爱和无限热情,以及深深的、日益加重的愤怒。”

既然是一个小社会,对于实验室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所以,出现问题,很容易理解,不是不可思议。不可理解,是自己没有遇到,总觉得社会上那些人和事不会在自己身边。遇到了,你也就明白了,也就理解了,真的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吃惊、震惊、惊讶,这些心理也都是正常的。

社会是多样化的,一些事情和人,只要不违反基本原则,只要不跨越底线,是应该容忍的。不宽容,是自找难堪。

 

导师需要宽厚的胸怀

科学发现重视优先权。这个好主意是谁提出来的?这个好点子是谁贡献的?这个好问题是谁发现的?《师从天才》书中描述了实验员因谁是“微粒体酶”的第一发现者而与实验室的头布洛迪闹翻了的情况。关于这个争议,后来有实验室的人员回忆说:“(他指了指刚修好的一个小院),假设你要设计一个小院,有好几个人一起设计。你对大家说‘这儿砌些砖怎么样?’另外,你自己想‘这儿可以砌堵墙。’这时有人说了‘对呀,这儿可以砌堵墙!’那么是谁先说的?是谁的主意?科学上的事也是这样。大家一起共事,很难说谁在想什么。大家都在努力研究。”

与实验室的头分道扬镳后,这位实验员在另一个大学申请博士学位时,布洛迪是答辩委员会委员,但没有为难他。还有一件事情,在这位实验员读博士学位后求职的时候,研究所的新任所长很欣赏他,但担心他的“聪慧绝顶、育人有方,但相当专制,不肯让手下人独立行事”性格的大权在握的布洛迪。出乎意料,布洛迪“大力推荐,称赞他聪明、有能力、多产,而且没有问题,他已经羽翼丰满、可以单飞了。”几年后,已经获得博士学位并作出了新的突出科研成绩的这位实验员说:“我曾经做过的最好的事是和布洛迪共事,次好的事是离开了他。”

 

学生出了问题,首先是导师的责任。

一个团队需要有健康的文化和传统,需要建立、传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和文化。

学生做人的问题,是父母的责任,是幼儿园、中小学老师的责任。

学术规范,学术人的素养问题,是导师的责任。在这些方面出了问题,导师要首先自己吞下苦果。不要抱怨,不要哭喊。导师必须告诉学生什么样的学术规范是正常的,哪些是错误的。我们今天学术界很多方面都是不正常的,有些是极其错误的。不只是国内的导师们不懂,受过海外教育的导师们也有很多不懂。师生发生成果争执,双方开口对骂,那是厕所里打架。导师自己不遵守学术规范,不要责备学生更出格,这叫青出于蓝。导师自己对自己的导师不尊重,对同行不尊重,出了白眼狼学生,也是自食其果。我们很多导师自己就没有底线,没有学术规范,没有学术素养。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导师看似在帮助学生、为学生着想的一些做法,很明显是违背了学术规范,这是在助纣为虐,是在践踏学术规范,不值得宣扬,编辑更不能精选这类文章。也可能是导师自己没有意识到,也许是编辑们也不懂什么是正常的学术规范。所以,科学网上不科学的内容很多,本是正常,但年轻学生不可以盲目信从,要学会理性判断。满嘴跑火车的科学家不少,说话不靠谱、不着调的导师也不是少数。不是“为了学生好”就是正确的,有些事情是不得已,自己应该清楚是否合理正确。如果自己意识不到,还拿出来炫耀,那就是无知者无畏了。您做了违规的好事,可以学习雷锋,记在日记本上,但不要说出来。一个人不会永远正确,也不会一无是处。所以,我们需要教育。所以,年轻的研究生需要导师。所以,导师不要只是催着要数据,要文章。读研究生,绝对不是一篇文章的事情。学生与导师的关系,也不是跟着发表一篇论文的关系。

说点有用的。我们都知道从事科学研究,应该选择“重要的科学问题”。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是重要的呢,如何发现这些重要的科学问题呢?遇到了重要的科学问题又如何去辨别呢?

“要找出以上问题的答案,从书本上去找是没有用的,就算直接把答案交给你也没用。问题的答案更经常是通过榜样(的作用)在不经意间传递的,通过知名科学家与门生多年密切共事的耳濡目染,通过喃喃讲出的题外话,嘟嘟囔囔的咒骂,通过一笑一蹙,以及感激时的惊叹,而使门生心领神会。”

所以,一个集体里,成员之间需要坦诚,需要敞开心扉,需要一种轻松舒适的氛围。成员之间不能设防,不能收集“罪证”,不能相互诋毁,不能过河拆桥,不能一锤子买卖。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是起码的相处原则。

没有健康舒适轻松的氛围,没有健康的学术讨论氛围,每个人过得一定不是所希望的生活,科研也好不到哪里去。集体的力量,不可疏忽。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797273.html 
最后更新[2014-5-31]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