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我的研究生女同学看了语文味网站上挂出的《少堂志林(8)》后说,“做你的弟弟好累啊,你太高太大了,不好超越”,又说,“只好要求自己,尊重他人选择。难说啥是好”。
做我的弟弟很累,可能的确如此吧。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中有的老师们也在外面这么说。其实呢,我并非要我近处的人和我一样,也不是认为人生一定非要成功,而是认为,人生,须要有点精、气、神,要能将自己的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我希望自己身上的正能量多点,希望这些正能量多少能影响一点近处的年轻人,至于能否真正影响别人,我从不作奢望,从不想将自己的人生观强加于人,因为即使是亲弟兄,强加也达不到目的,或者起不到效果。
五十功名尘与土,回头一顾百媚生,在业内,虽千军万马,我也许算得上遥遥领先,但我离“不好超越”何止十万八千里。不过我知道,不光做我的弟弟很累,从我做小学生开始,一直到1990念研究生,我周围的同学都感觉有压力。在小时候,每天看着一些同学去疯玩、昏玩,我一边学习一边很阴暗的暗自高兴,高兴自己学习的时间比同龄人多了。参加工作后,我先后工作过好几个单位,我工作的每一个单位的同事,大都感觉到我给他们带来一种无形的压力——不是我主观张扬或催逼着他们向我学习什么(除了亲兄弟、工作室之外,谁会逼你?),而是我的意志特别顽强。我无论在哪个单位工作,我的刻苦勤奋是有名的,我能耐得住寂寞执着地十年几十年如一日做自己的事业。我到现在不会打麻将,单位集体出差,别人打麻将,我关起们来读书研究写作,从20几岁到50多岁,常有写文章写通宵的经历。我不断刷新的人生客观上让周围的同事倍感压力,让他们觉得自己越来越“渺小”。可是人都有成就的欲望,就连几十年来一贯抱持“各人有各人的活法” 的我家老四,表面看起来“逍遥”,但说到他学校老师在他面前夸奖我的影响如何如何大的时候,也不忘说一句他彼时的心情:他觉得有些自卑。(事实上,他也曾奋起直追过一段,并通过自学考试获得本科文凭,后来又通过在职研究生学习。)说明什么?说明“逍遥”的人实际上并不能完全逍遥。
是的,人人都有成就的欲望,只有得到的人,才有资格真正去说“要看穿”、“要放得下”。连口头上说“各人有各人的活法”、“我这样活得也不错”的亲兄弟,看见我的成功还心生自卑,周围其他人呢,面对我的一个接一个的大大小小的成功,我太清楚了,相当一部分人他们内心基本上在唱“长恨歌”——长羡慕嫉妒恨歌。
是的,绝不是每个人都须要成功。正常的世界也的确是有层次的,没有层次不是正常的世界。放眼大千世界,大部分都是庸人,自足自乐,也能幸福一生。此样人生观,实在算不得如何消极。不喜欢这样的人生观,可;厚非这样的人生观,不可。不过假如人人如此“逍遥”,往大里说,社会如何发展?文明如何进步?往小里说,门庭如何光耀?魂灵如何安放?
人生可以没有成功,但人生总要爆发一回不是?
让我们常常在内心吟诵海涅与李清照千古相和的诗句: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2014年6月17日21: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