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高考园地高考信息
文章标题: 《江苏2014高考零分作文《什么是不朽》》
     阅读次数:5619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江苏2014高考零分作文《什么是不朽》

2014零分作文 《什么是不朽》

 

       江苏今年的作文题目是《什么是不朽?》这个题目有点难,因为世间没有什么不朽的,那些曾经称万岁的会不朽吗?那些居高堂的会不朽吗?金氏江山会不朽吗?地球会不朽吗?宇宙会不朽吗?不朽只是一个文学字眼而已。

       这样的作文想写好不容易,正像在什么永远不变的人性面前鲁迅的文学与出汗,鲁迅的那篇文学与出汗如果是当年的高考作文的话,分数一定也会像下面这篇作文:

 

2014江苏高考零分作文:《什么是不朽?》
       
昨晚又是一个通宵的DOTA,从网吧出来直奔考场,揉揉我惺忪的睡眼,看到的却又是这个2B的作文素材。关于什么是不朽?这或许不是我们这个年龄所应该思考的问题,就好像你问街头的乞丐想不想做美国总统,他一定会告诉你,他只想得到两个菜包子。
       
什么是不朽?我冥思苦想,思绪万千。
       我曾以为,道德与信念是不朽的。可当有一天得知,隔壁班的二柱子去搀扶一位跌倒的老奶奶却被她一把扭住时,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老家的三大爷变卖了家中仅有的几只山羊进城来看病,换来的只是琳琅满目的检查化验单和无可奈何的红包,在白衣天使灯红酒绿后的醉眼微醺下,大爷最终还是走了。钞票,确实是一个能化神奇为腐朽的神器。难怪,班上的白富美们总对喜儿不嫁黄世仁感到扼腕叹息,幼儿园小盆友的理想是长大了做一名贪官,这也许就是那些所谓的不朽美德给下一代的伟大启示吧。
       
我曾以为,为人民服务是不朽的。可当有一天,我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提着大小礼盒、陪着笑脸叩开楼下黄局长家的大门;挂着小号牌照的公车如平原游击队一样,七拐八绕地驶进幽静的餐饮娱乐会所;那个在电视里经常在台上正襟危坐的李书记时不时地“路过”隔壁单元的陈阿姨家,而且都是趁陈阿姨的老公出差去的那几天。我心中有多么的感慨,领导们的群众路线走得多好啊,你来我往的就像亲戚串门一样。
       
我曾以为,师德和师风是不朽的。可当有一天,我回到阔别已久的母校时,黄昏灯下,儿时的班主任早已华发,却娴熟地把一叠叠购物卡放进了抽屉,迅速而又淡定;来到教室,看到数学老师正挑灯为小女生补课,却时不时捏捏那雪白柔嫩的小手,而那女生早已吓得花容失色;这时,日理万机的老校长快步走进初二(2)班,半拉半拽地把一漂亮小女生塞进大奔,朝着某大酒店扬长而去……
       
我曾以为,诚实与信用是不朽的。可当有一天,校门口来了辆卖切糕的三轮车,一切都改变了:同桌的王二丫说,她宁愿坐在切糕车上哭,也不愿坐在宝马车里笑;班上的高帅富也时常以把玩一块切糕而自豪。作为穷矮丑的代表,我只能望糕兴叹,默默地啃着我的面包。然而就在前几天,我突然发现连面包也都吃不上了。原来,楼下那个面包房的老板拍拍屁股跑路了,只留下一堆破烂的锅碗瓢盆和一溜捏着充值卡、还指望着能抢回点面包屑子的长龙队伍。
       
我在痛苦地思索,到底什么才是不朽?不朽的蓝天被雾霾遮蔽,不朽的河水被化工厂玷污,不朽的爱情被文章劈腿,不朽的好声音被李代沫毒杀,不朽的好女婿被黄海波糟蹋,还有无数个不朽的好老公、好爸爸在东莞被截杀……
       
倘若这世上还真的存在一些不朽,我想,也许就是那些放多久都不会变质的食物,还有这永远是“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的高考作文。说到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从拒绝平庸,到忧与爱,再到这腐朽与不朽的争论,我已吐血无数。如果说这世上还有最后一个不朽,那就是我的高考零分作文终将永垂不朽,请阅卷老师节哀!

 

                这篇作文如果真是参加高考的学生所写,这学生即使没有莫言的水平,也比鲁迅差不了多少。但我们知道,这篇现实主义色彩浓厚,有思想有内涵的文章在当前是不容许出现的,但把这样的文章判零分的高考对选拔人才来说是个悲剧,不是说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吗?

 

 

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0380-804110.html

 

——————————————————————————————————————————————————————

关于不朽

已有 267 次阅读 2014-6-21 08:58 |个人分类:思想观点|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零分作文

 

本文发表于《科技日报》2014年21日4版,链接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4-06/21/content_266346.htm?div=-1  。

  我很少评论热点事情,因为热点的东西一般很肤浅,否则就不适合当下评论,因为影响深远的事情需要时间来检验。但此次看到“2014高考零分作文《什么是不朽》”(参见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0380-804110.html),感到很恐惧,这个作文表达的负面情绪令人不安。

  如果这个考生真的思考了那么广泛的社会和政治问题,他就不会是“出了网吧直接进考场”的人,那样的人根本不会去思考什么社会问题,所以这个是假高考作文。之所以被人炮制出来,其原因耐人寻味。现在网络上,宣传爱国、敬业、奉献的传统正能量之事,往往被人嘲笑,似乎揭露些什么丑事才是正能量,固然丑恶现象需要揭露,但也不具备充足的正能量,通过强有力的措施惩治丑恶现象或者提出好的建设性意见才是强大正能量。难以想象,一个年不满二十的高中生对社会的看法充满绝望,他能成为一个有为的人。假如我是阅卷老师,会毫不犹豫打零分,否则就是鼓励年轻人在错误的思想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如果他是一个懂得反思的人,那么应该知道反思本身不是目的,反思是为了更好地改进,否则反思就只是抱怨。

  从这个文章的若干个“我以为XXXX不朽”看,这本身就不合逻辑。人类社会对不朽的认定,仅仅限于某个人的某种具有长久影响的对社会发展起正面作用的贡献,而不是说某种概念是不朽的。比如,我们可以说,某个诗人的诗歌声贯古今、气动山河,具有不朽的审美价值,但不能说诗歌这个文学形式是不朽的,实际上中国古诗这种文学形式已经死亡了。文章中的XXXX列举了四种社会行为概念:道德与信念、为人民服务、师德与师风、诚实与信用,这些都是一个具体的人可能具备的品质或实施的行为,而不是具体的贡献,和不朽没有直接联系。只有当一个人的道德崇高到可以作为社会的典范,为人民服务到了呕心沥血、死而后已的程度,师德与师风足以让后辈永远景仰,他才有可能对社会有高于常人的贡献,此时才有可能“不朽”。把概念当作了不朽的主体,逻辑错误了,该文章的立意也就错误。概念是永存的,而且存在于每个人大脑里,无所谓“朽”与“不朽”。

  人是必死的,但人也是不死的。人的肉体作为一个整体有其寿命,是必然要死去的,但人的基因可以通过自己的后代遗传下去,从这方面讲人也没有死去。人之不死还有另一种含义,人对社会的贡献可以通过历史一直流传下去,比如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社会制度、道德楷模、意识形态等等,这就是“不朽”所指的范围。

  社会道德规范是随时代变化的,讲“道德是不朽的”,除了以上所指的逻辑错误外,还把一个变化永不停歇的概念固化,实在是大错特错。

  信念是个人的精神活动,人一死,信念自然不复存在,只留下后人对他曾经拥有的信念的怀念而已。比如我们讲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信念,那只是他自己的信念,我们可以有同样的信念,也可能没有,我们只是在怀念一个胸怀“国际主义信念”的人,因此,讲“信念是不朽的”也是大错特错。

  关于不朽,那不是一个活人的目标,而是其身后的社会评价,是通过评价其社会贡献而评价个人的,讨论活人“不朽”与否没有意义。如果因现实中的丑恶现象而否定“不朽”之可能性,其实就是拿活人的行为否定死去的人,拿群体行为否定个人贡献。动乱黑暗的南北朝却给中国诗歌史留下众多不朽的篇章,一生困蹇的李商隐不也给唐诗画上一个华美绝伦的句号?要是按照那个零分高考作文的思路,这样的时代就不会有任何不朽的事物产生。

  其实很简单的事情,在网络媒体的鼓噪下变得很复杂。人是很容易从众的,对个体而言,从众的决策风险小,但对社会而言,从众的后果往往很严重。关于不朽的哲学思辨,如果把愤懑情绪掺杂进去,就会让人滑向低级趣味的讨论,从而降低参与者的思想水平,如果我们的公众知识分子通过自己的笔尖表达不了深刻而正面的思想,那将来肯定也和不朽无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3939-805233.html 

最后更新[2014-6-21]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