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中考聚焦名家名篇
文章标题: 《姚小鸥:母亲的名字》
     阅读次数:879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姚小鸥:母亲的名字

母亲的名字

 (2012-05-14 00:27:32)

    母亲名为李佩侠,这不是她的本名,她原名“秀”,“佩侠”这个名字是她自己改的。我知道母亲改名的原因,是很晚近的事。

    前几年,母亲说要来北京住几天,找一个旧时的熟人,要我陪着。母亲来了以后,我才知道是要找的人是北京大学原工会主席、离休干部张侠女士。母亲的改名与她相关。

    母亲说,抗战前,因为重男轻女,姥爷对我母亲上学持消极态度。抗战军兴,学校裁撤,青少年上学更困难了,所以母亲在抗战前只上到小学。三姨生前曾对我开玩笑地说,抗战起来的时候,你妈可烧包了,到处跑着宣传抗战,还在集镇站在桌子上讲演。母亲听到,笑着承认有这事儿。母亲告诉我,大约在1939年,有抗日宣传队到母亲家乡宣传,宣传队有女兵,其中就有这位张侠女士。可能是年龄相近的关系,母亲对张侠女士很是钦敬,想随她一起到军队里参加抗战。可张侠说,你年纪还小,有机会还是上学吧。正好有回乡的北京大学毕业生李吉元先生竭力办起了“七区联中”,母亲上了中学,(关于李先生办学的事,可参见博文《母亲的英语》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17edda0100lt7g.html)参军的事儿就撂下了。

    没有当成女兵,是母亲终生的遗憾。母亲后来改名“佩侠”,就是这一心态的结果。

    有关张侠女士的情况,多年来母亲一直记挂着。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各地组织人员编写中共党史。母亲的一个堂弟(我叫三舅的)在商水县师范学校当教师,也被抽调。他在工作中了解到张侠的下落,忙告诉了我母亲,又经过一些周折,两个人才联系上。

    那天,我陪母亲到蓝旗营北京大学家属宿舍张侠女士家中。母亲和张女士的谈话时,我到住同一个楼的傅刚教授家聊学术去了。现在想起来,真是不当之举,许多谈话没有听到,今天写博客缺了素材。

   张女士有领导干部的气度和知识女性的修养,离休以后学画国画,她送了几张用铜版纸印刷的自己的作品给我们,很有模样。两人谈话中,张女士说,她比比我母亲还小一岁,这让我和母亲都有点吃惊。

    母后来和张侠女士联系过几次,母亲还委托我电话问候过她几次,但因故始终未再没能见上面。就我观察,母亲千方百计找到张女士,不过是想回味一下少年时期的理想。对于向往外部世界的母亲来说,革命军中的女兵自然难以忘怀,可对于张女士来说,这个乡下女孩儿,不过是她长期革命工作中的一个工作对象罢了。


最后更新[2014-6-22]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