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代表课展
文章标题: 《梁青:用清新舞出高贵(听少堂老师《虽有嘉肴》)》
     阅读次数:2434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梁青:用清新舞出高贵(听少堂老师《虽有嘉肴》)

 

用清新舞出高贵

—— 听程少堂老师《虽有嘉肴》课随感

广州培正中学  梁青

 

一堂好课,好比一位美人。美人可以是浓妆艳抹出来的,也可以靠略施粉黛,更可以不饰雕琢,如清水芙蓉。少堂老师的这堂《虽有嘉肴》,我以为,应属第三种,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种。

 

一、高贵典雅的教学主题

和以往的所有课例一样,少堂老师运用“语文味”的头脑和眼光,独辟蹊径,于《虽有嘉肴》这短短70字的小文里再现惊艳,把本课的教学主题确定为“一段风华几千年”,令人击节。这个标题非常抢眼,极具张力,望去让人不禁怀想:中国几千年的文字长河里,究竟要怎样的一段文字,才可以经受住文坛的大浪淘沙,为世人留下绝美风华?想这段文字一定可以勾起人们对古典汉语那丝丝缕缕的情愫,重温这段文字,也一定可以唤起人们对尺幅文字背后伫立的千年儒者形象的深情追念和无上敬意吧。

可是,如何才能生出这样一个可以引发人们情感共鸣的教学主题呢?我辗转冥想,答案还是:生命体验。用生命观照文本,文本自有生命的光华;融入生命体验的教学主题,宛若素颜美人皎洁的明眸,闪耀着动人的灵性、神韵和气质。

犹记得少堂老师开课伊始,就说了大意如此的一句话:我的文章我的课,不知两百年以后还有没有人记起。这难道不也是一种追求不朽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吗?想起少堂老师以《荷花淀》为代表的一系列经典课例十多年间产生的深远影响,我不由得想仿此教学主题造一句:一课风流几代人。也许,一段文章一堂课,正是因着这追求不朽的高贵灵魂,才能风华千年吧。

少堂老师从《虽有嘉肴》这段清新朴素的文字里,最终看到的是刚健有为的儒家气象,从而提炼出了“一段风华几千年”这样高贵典雅的教学主题,可以说,完全是从他的生命底里自然流淌出来的文人情怀。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千年之后这个刚健有为的生命向古老的几千年前那个刚健有为的生命的应答与致敬。

 

二、清新简约的教学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少堂老师这一高贵典雅的教学主题,并没有附丽在雍容豪迈的框架之上,反是通过清新简约的教学风格来表现的。

少堂老师在执教时,特别注意层次感和方法性指导。例如,在语言初感之记诵名句这一环节中,他特别要求学生放慢速度朗读全文,以读出这段不朽文章的韵律、韵味,进而让读者体味文章高贵的精神气质;又如,在文章宏观之辨体寻脉这一环节中,他紧扣文本“起承转合”的程式,通过篇章(以李白《静夜思》、李绅《悯农》、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为例)、段落(以三岁小孩如何表达爱姥姥的主题、钱穆的命题作文《今天的午饭》一篇学生范文的结尾为例)、句子(以日常生活中普通一句话、一个微笑、《虽有嘉肴》第一句为例),再由此联想到整个人生的过程这多个维度的引导性举例渐次展开教学,不断给学生和观课老师以启发;再如,在文学显微之细部揣摩这一环节中,他的三个精妙的选点(体会开篇第一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的作用、品味文章中二字的细微差别,以及比较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的句序),让听课者茅塞顿开,眼界洞然。

可见,高贵是从容不迫的节奏,是举重若轻的蓄势,是深入浅出的引导。

少堂老师按照“一语三文”(即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的模式所设计的《虽有嘉肴》一课,整体来看,脉络清秀,不蔓不枝,令观课者爽心悦目。特别是结课时,当少堂老师明确标示出整堂课“一语三文”所对应的“起承转合”的教学结构,即以“读”为中心,语言初感为起(读与记),文章宏观为承(读与辨),文学显微为转(读与品),文化开掘为合(读与探)时,观者才大悟,不禁叹服于少堂老师教学设计的草灰蛇线,伏笔千里。

由此观之,高贵还是开合有度的结构,是前后勾联的观照。

 

讲台上的少堂老师,永远保持着儒雅平易的风度,却从不以师者自居,他面对哪怕年龄再小的学生,都给予他们充分的、真正的尊重和平等;他的教学语言永远是最朴素最平实的。所以,高贵在少堂老师这里,亦是大智若愚的谦和,是随心随性却不随便的表达。

纵观少堂老师《虽有嘉肴》一课,没有草书般的狂放不羁,也不像隶书那样雄浑壮阔,它就是一幅蝇头小楷,清俊灵动的笔锋里表现的却是阳刚之风神。从这个意义上讲,少堂老师这“一段风华几千年”的《虽有嘉肴》,不失为语文味教学法之典范。

 

少堂老师说这堂《虽有嘉肴》是他空前也是绝后的“临时起意”之作。然可曾记否,八年前的那个野狐禅、那首七步诗《你是我的同类》?看来这堂课的“一时兴起”并非空前。而少堂老师敢于再作七步诗,足见他功底深厚,宝刀不老。我们要为少堂老师八年之后的再一次野狐禅、又一首七步诗,而鼓掌,而喝彩。


最后更新[2014-6-27]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