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明
(1)有几位撰写的初稿中出现“当代语文教育家程少堂”这样的称呼。统稿时请一律将该称呼删去。凡有需要引用我的文字或观点的,用“程少堂老师”或“程少堂教授”即可。多年来,由于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影响深广,确有一些文章或媒体(包括人大复印资料)简介我时称呼我为“当代语文教育家”。对于这样的称呼,我认为它是一种极大的肯定和承认,因此颇觉欣慰。但它最好不要在我自己主编的书中出现。
(2)本书重点是语文味教学法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所以各章阐述语文味教学法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文字一般只加不删。篇幅较长的章节,前面论述文体特征、综述等方面的文字可适当删节。也可适当删去一些过长的引用文字和可要可不要的阐述文字。但删除不要伤筋动骨。认为需要删节的文字先不要删除,请用蓝色标记,用括号括起来,我定稿时决定是否删。
(3)注意各章观点与材料、各小节(包括段落)观点与材料是否统一。不统一的部分要做调整。
(4)注意各章分论点、各小节分论点下一级分论点的划分是否使用同一标准,主要方面划分是否完全。划分标准不统一的,要做调整。主要方面划分不完全(即未充分展开)的,要添加有关部分。除错别字、病句可随手修改外,添加的部分请用红色文字,我最后审核定稿。
(5)引用我的论文和课例,要尽量避免篇幅过多。同时要尽量避免前后不同章节之间引用我的论文和课例重复过多(完全避免很难)。统稿时,如发现不同老师撰写的章节引用我的东西重复过多,要做适当处理。
(6)李琛、王雪娟负责的五章,文字是按原计划万字左右写的,所以他们的篇幅没有其他章写得长,统稿时,可适当补充材料、增加阐述文字。
(7)记叙文写作的一章修改量很大;文言文章我也只有《虽有嘉肴》解说,需要葛福安在童宝玉写的开头文字基础上增加篇幅并整合,所以葛福安只负责6章。
(8)小学的四章,赵云用一周统稿,统稿完打包发陈嫣芹、邹先平看看,第二天返回赵云,由赵云最后梳理一次定稿。
(9)适当补充各章尤其是篇幅不长的章节的“一语三文”的选点及其分析。
(10)7月底以前(最好十天左右)第一次统稿结束后,各位负责统稿的老师,打包挂群共享,工作室成员可下载对照自己原稿看看。
(11)统稿后的文件名上请注明字数(如1.85万)
(12)我从8月1日开始最后统稿、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