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教案荟萃
文章标题: 《高二语文单元检测题三》
出处:转载    作者:钱冰山 编辑   阅读次数:3690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高二语文单元检测题三

 

2002-2003学年度下学期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

 

高二语文单元检测题—(3)

一、单项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

1.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chì)造       (qiān)峻         (pí)           (bó)

     B.(yǒng)路      (guàn)手         (pō)刀           (jǐ)角

     C.(jí)水        (xiè)渎          (gòu)骂          (tiáo)

     D.(cùn)度       (hān)顽          (kù)           (bèi)懒

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情投意和          海誓山盟             囊空如洗             顾盼神飞

     B.疏不间亲          成群结队             雕梁画栋             孽根祸胎

     C.顿开茅塞          通霄不寐             国色天香             瓮中之鳖

     D.言过其实          不经之谈             敛声屏气             等闲示之

3.加点词的词义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①自此每谈及往事,公子必感激流涕,十娘亦曲意(违背自己的心意)抚慰。

        (他)意欲以千金聘汝,我得千金,可借口  以见吾父母,而恩卿亦得所耳。

     B.①司马懿倍道而行,八日(本月的第八天)已到新城。

②马谡见事不谐(不顺利),教军紧守寨门,只等外应。

     C.①那计较(计策)都是吴用主张,这个唤做“智取生辰纲”。

②休说我是相公家都管,便是村庄一个老的,也(应该)依我劝一劝。

     D.①这院门上也有四五个才总角(代指儿童时代)的小厮,都垂手侍立。

②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懒惰)人物,懵懂顽童?

4.下面各组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②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B.①形容尚小                             形容憔悴

     C.①你理会得甚么                         ②且睡了,却理会

     D.①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           ②纳粟入监的有几般便宜

5.《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原题为《托内兄如海荐西宾,             》,根据课文内容与对偶的方法,划线部分应选填的一项是                                        

    A.接黛玉贾母爱外孙   B.迎外孙贾母怜黛玉

    C.迎外孙贾母怜孤女   D.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6.下面的句子朗读时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B.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C.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D.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7.下面是《红楼梦》中几段人物描写,后面附有脂砚斋的几段评语,评语与描写对应的一项是                  

    ①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妹妹来了。

    ②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③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如神妃仙子……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④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笼,一面听得人回话:“林姑娘到了。”

    a. 如见如闻,活现于纸上之笔,好看煞。

    b. 试问诸公,从来小说中可有写形追象至此者。

    c. 声势如现纸上。

     d. 第一笔,阿凤三魂六魄已被作者拘定了,后文焉得不活跳纸上,此等非仙非神助,从何而得此机括耶?

    A.①a②b③c④d                            B.①b②c③d④a

    C.①a②c③b④d                            D.①c②d③b④a

8.《智取生辰纲》结尾一段才交代八位好汉的姓名和用药的过程,对其叙述方式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倒叙               B.插叙              C.补叙              D.平叙

9.下列作品、作家、朝代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曹雪芹——清代             《镜花缘》——李汝珍——明代

    B.《水浒传》——施耐庵——元代             《三国演义》——罗贯中——明代

    C.《官场现形记》——曾朴——清代           《西游记》——吴承恩——明代

    D.《儒林外史》——吴敬梓——清代           《聊斋志异》——蒲松龄——清代

10.下列人物肖像描写,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2)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

3)心比比干多一窍,病若西施胜三分。

4)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

A.王熙凤  贾宝玉  林黛玉  贾探春          B.贾探春  贾宝玉  林黛玉  王熙凤

C.王熙凤  贾探春  林黛玉  贾宝玉          D.王熙凤  林黛玉  贾探春  贾宝玉

二、阅读题(35分)

(一)课内阅读(15分)阅读下面两首《西江月》完成11—15题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11.这两首词共有几个对偶句?(2分)

     答:             

12.解释词义:(2分)

     (1)偏僻:                               (2)可怜:              

13.“纨绔”的意思是                   ,“膏粱”的意思是                  ,在这里都是指的                   。从修辞的角度看,用的是               的修辞手法。(4分)

14.“愚顽怕读文章”的意思是什么?(3分)

    答:                                                                  

15.这两首词运用                的艺术手法,写出了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最能表现其封建礼教叛逆者性格的两句是                                        。(4分)

(二)迁移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为赚金枪班教师徐宁上梁山,宋江、吴用派鼓上蚤时迁去东京徐宁家盗取徐家祖传的

一副燕翎砌就圈金甲。时迁溜进徐宁家院,看见盛甲的大皮匣拴在卧房梁上。)

     约至二更以后,徐宁收拾上床,娘子问道:“明日随直也不?”徐宁道:“明日正是天子驾幸龙符宫,须用早起五更去伺侯。”娘子听了,便分付梅香道:“官人明日要起五更,出去随班;你们四更起来烧汤,安排点心。”时迁自忖道:“眼见得梁上那个皮匣子,便是盛甲在里面。我若趁半夜下手便好;倘若闹将起来,明日出不得城,却不误了大事?……且捱到五更里下手不迟。”听得徐宁夫妻两口儿上床睡了,两个丫鬟在房门外打铺。房里桌上,却点着碗灯。那五个人都睡着了。两个梅香一日伏侍到晚,精神困倦,亦皆睡了。时迁下来,去身边取个芦管儿,就窗棂眼里只一吹,把那碗灯早吹灭了。

     看看伏到四更左侧,徐宁起来,便唤丫鬟起来烧汤。那两个使女,从睡梦里起来,看房里没有灯,叫道:“阿呀,今夜却没了灯!”徐宁道:“你不去后面讨灯,等几时?”那个梅香开楼门,下胡梯响。时迁听得,却从柱上只一,来到后门边黑影里伏了。听得丫鬟正开后门出来,便去开墙门,时迁却潜入厨房里,贴身在厨桌下。梅香讨了灯火入来看时,又去关门,却来灶前烧火。这个女使也起来生炭火上楼去。多时汤滚,捧面汤上去,徐宁洗漱了,叫烫些热酒上来。丫鬟安排肉食炊饼上去,徐宁吃罢,叫把饭与外面当直的吃。时迁听得徐宁下来,叫伴当吃了饭,背着包袱,拿了金枪出门。两个梅香点着灯,送徐宁出去,时迁却从厨桌下出来,便上楼去,从  子边直踅到梁上,却把身躯伏了。两个丫鬟,又关闭了门户,吹灭了灯火,上楼来,脱了衣裳,倒头便睡。

     时迁听那两个梅香睡着了,在梁上把那芦管儿指灯一吹,那灯又早灭了。时迁却从梁上轻轻解了皮匣,正要下来,徐宁的娘子觉来,听得响,叫梅香道:“梁上甚么响?”时迁做老鼠叫。丫鬟道:“娘子不听得是老鼠叫?因厮打,这般响。”时迁就便学老鼠厮打,将下来,悄悄在开了楼门,款款地背着眼匣,下得胡梯,从里面直开到外门,来到班门口,已自那随班的人出门,四更便开了锁。时迁得了皮匣,从人队里,趁闹出去了。

16.(1)下面句子里加点的词语,对表现时迁的特点,起到了什么作用?

         ①时迁却入厨房里,贴身在厨桌下

答:                                                                    

②(时迁)悄悄地开了楼门,款款地背着皮匣

答:                                                                     

    (2)节选的小说片段里,三次写到时迁的“溜”。这三次“溜”,分别由哪里溜到哪里?

         ①时迁下来    是由□□溜到□□

         ②却从柱上只一 是由□□溜到□□

将下来                            是由□□溜到□□

17.节选的小说片段里,两次写到时迁用芦管吹灭碗灯,每次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次:时迁溜下来,去身边取个芦管儿,就窗棂眼里只一吹,把那碗灯早吹灭了。

目的:                                                                  

第二次:时迁听那两个梅香睡着了,在梁上把那芦管儿指灯一吹,那灯又早灭了。

目的:                                                                   

18.节选的小说片段,体现了明迁哪两个特点,请用简略的语言分条概述。

     答:(1)                                                                  

2)                                                                   

19.下列各项中,对小说理解,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时迁盗甲不趁半夜下手,要捱到五更,主要是担心徐宁等人四更起床会发现甲已遗失。

    B.“那五个人都睡着了”,“五个人”指:徐宁、徐宁的娘子、孩儿和两个叫梅香的侍女。

    C.时迁出班门口时,机智地随着那些跟天子驾幸龙符宫当班的人,趁乱在四更混了出来。

    D.小说节选片段里共提到五处门:楼门、后门、墙门、外门、班门。其中后门就是墙门。

    E.小说节选片段除集中塑造了时迁这一人物之外,也展示了徐宁的社会地位与性格特征。

三、填空、简答题(25分)

20.填空(14分)

     (1)我国古代小说是从          开始的,它同           文学有密切的血缘关系,又继承了自唐宋以来即已广泛流行的          文艺而逐渐发展下来。

     (2)被称为明代小说的“四大奇书”,罗贯中的                         的《水浒传》,吴承恩的             、兰陵笑笑生的            ,以及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清代小说曹雪芹的《红楼梦》,都是章回体小说。

     (3)在文学史上有“三言二拍”的说法,“三言”即                          

                       三部小说集,“二拍”即                           。它们的编者分别是明代作家                          

21.在《林黛玉进贾府》中,作品中的一些重要人物如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贾母等都

已出场亮相,初步展示了各自的性格特征。下面几项是这些人物在别的地方的言行。

对照人物性格,在各项后面填上相应的人名。(5分)

1)“你们哪里知通,不但草木,心天下有情有理的东西,也和人一样,得了知己,便极有灵验的……所以这海棠亦是应着人生的。”(         

2)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3)“那时要活不得,如今这么大福可叫谁享呢?可知老祖宗从小儿福寿就不小;鬼使神差,硼出那个坑来,好盛福寿啊!”(           

4)“我虽为你的知已,但恐不能久持;你纵为我的知己,奈我薄命何!”(        

5)“赖升家的每日揽总查看,或有偷懒的,赌钱吃酒打架拌嘴的,立刻拿了来回我。”

              )。

22.下面划横线的句子中有用词不当和不够简洁的毛病,请写出修改意见。(6分)

     信息、教育、知识是知识经济时代支撑经济发展的三大新的资源,关于信息、教育、知识三大新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和程度将在根本上决定经济的发展水平与质量

     (1)                                     (2)                                   

     (3)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内容,按要求作文。

     在你十几年的人生历程中,有许多事情曾让你久久回味。有些是你刻意追求有了好结果,如接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刻;有些则是你当时并不在意的一个镜头,一个瞬间,特别是在你和你的父母家人之间;有些镜头,有些瞬间也许将伴你一生。

     以“生活的瞬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以记叙、描写为主,适当采用议论和抒情。

②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单元检测参考答案

单元三

一、1.B(“轩”“绦”“忖”注音错)   2.B(“和”为“合”,“霄”为“宵”、“示”为“视”)  3.C  4.B 

5.D  6.B  7.D  8.C  9.D  10.C

二、11.4个  12.(1)偏激  (2)可惜  13. 细绢做成的裤子  肥肉精米   富贵人家的子弟

14.不愿读《四书》、《五经》这些孔孟之道的文章被看作愚蠢、顽劣。15.似贬实褒“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16.(1)①显出小偷的行动特征,显出时迁娴熟的技艺和高度的机警 ②事情已成功在望,时迁仍很小心,但也有几分得意  (2)①楼檐  楼窗  ②楼窗 地面  ③梁上  楼上  17.第一次:使丫鬟打开厨房后门,出去讨灯火,趁机溜进厨房潜伏下来。第二次:便于黑暗中解下盛甲的皮匣,即使有些微响,也便于潜伏。18.(1)技艺超群的职业小偷  (2)谋略过人,头脑冷静,擅长应变的英雄。  19.AE

三、20.(1)神话传说  史传  讲唱   (2)《三国演义》施耐庵  《西游记》《金瓶梅》

3)《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冯梦龙  凌濛初

21.(1)贾宝玉  (2)林黛玉  (3)王熙凤  (4)林黛玉  (5)王熙凤

22.(1)“关于”改为“对”   (2)“信息、教育、知识”改为“这”  (3)“在”改为“从”  四、略

 


最后更新[2004-4-15]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