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逸闻轶事
文章标题: 《高仓健,留给时代的温度》
出处:联合早报      阅读次数:1177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高仓健,留给时代的温度

高仓健,留给时代的温度

何梦祎

2014年11月19日

  • 高仓健在《追捕》中饰演检察官杜丘

(联合早报网专稿)冷峻的眼神,刚毅的脸庞,竖立的衣领,这就是多数人印象中的高仓健。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电影《追捕》在中国的热映,高仓健饰演的“杜丘”成为一代人的偶像。而今,这位老艺术家因病逝世,“杜丘”也永远停留在记忆里。

高仓健的逝世引发了一代中国观众的无限怀念和集体追忆。文革结束后,《追捕》作为第一部登陆中国的外国电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高仓健饰演的沉默、苦涩、正义的检察官形象深入人心,“杜丘”成为那个时代男人的标杆。然而,谈起高仓健,大多数人并不了解,甚至把他等同于他饰演的角色,认为高仓健就是片中那个冷冰冰的杜丘。

高仓健不是杜丘,他是一个有温度的人。高仓健晚年塑造的很多角色都深入人心,比如《铁道员》里的站长佐藤乙松,比如《千里走单骑》里的父亲高田冈一。这些角色都是你我身边的普通人,却有着实实在在的温度:他们没有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只有最为平凡真实的生活。高仓健就是佐藤乙松,他失去了爱妻和孩子,日复一日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高仓健就是高田冈一,他只想做一个好父亲,用自己真挚的爱融化父子之间的冰川。其实,这些温度都来源于生活,而后又回归于生活。年轻时的高仓健高大魁梧,不懂得如何演绎情感,因为他并没有体会过刻骨铭心。当他经历了与江利智惠美的相爱、疏离、永别,经历了丧子之痛后,他在演绎人物时就拥有了一种温度,他的表演不再木讷、冰冷,而是细腻、温情。因此,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佐藤乙松的人生故事,也是高仓健的离合悲欢;让我们落泪的不单是高天冈一的父爱深沉,也是高仓健未能拥有的舐犊情深。

有温度的表演,是很多演员追求一生而不能得的。温度,不取决于角色的表面,不取决于情节的好坏,也不取决于演员的美丑。温度只能发乎于心,由内部的血液和热量决定。有温度的表演,就是演员与角色的高度融合,就是内部把外部纳入到自身的循环系统中,从而使得内外一体,还原表演以生活的本真。高仓健的表演就具有这样的温度,他把角色纳入自我,用人生经历去演绎故事,又把这故事变成了新的经历。这就仿佛血液从内部循环到外部,再裹挟着新的细胞回归内部,血液有了新的构成,温度也有了新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就是一个演员最重要的生命力。

如今的时代不缺乏偶像,随之而来的,是明星生命力的日益短暂。高仓健的名字现在很少被年青人提起,似乎这个昔日的偶像已淹没在新演员的更新换代中。但当这位耄耋老人逝世之时,他的“温度”又再一次被世人瞩目。其被重视程度之高,连中国外交部都对这位艺术家表示哀悼,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这样评价高仓健:高仓健先生是中国人民熟悉的日本艺术家,为促进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过重要的积极贡献。由此可见高仓健的艺术影响力。反观当下,笔者敢问那些为争一时名气而抢得头破血流的明星们,你们是否能让自己的作品被时代铭记?你们又能给这个时代留下多少温度?

高仓健走了,但他把温度留给了这个时代。愿他一路走好。

作者何梦祎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


最后更新[2014-11-19]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