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课题纵横
文章标题: 《理思:解读马克思论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现实关系》
     阅读次数:1386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理思:解读马克思论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现实关系

 
 
马克思哲学史研究室 湖北阳新435200
 
 
 
在蒸汽机推动生产力的19世纪有一位德国青年马克思,在大学生时代就发现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哲学家们立足在“哲学的基地”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从而展开“解释世界”的概念、范畴的观念去观察在现实存在的真相和事实,那是虚假的、不是现实世界的真实存在;从考察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去理解概念范畴观,那是颠倒的。
这就是马克思早期著作在重点批判、揭露的对象和内容,并直接指向德国的经院哲学和经院哲学家,而且批判、揭开德国经院哲学在现实存在是虚假的,在历史进程是颠倒的,是确立“三个概念”即“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现实关系”而展开的批判、揭露。其意图和目的是要通过批判之后,要重建反映现实存在和理解历史进程的全新哲学体系。
 
然而,由于青年马克思遇到青年恩格斯,并且两人决定要共同合作钻研人们在现实世界从事:实践“改变世界”的世界观即观察在“现实的物质前提”而存在的物质基础、物质条件的各种物质要素,去寻找“改变事物的现状”的物质变化,来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以及建构考察在历史进程存在的经验而去证明什么是现实事物,什么是现存事物的根据的历史观;来展开运用辩证法去推论、分析、预测“改变世界”的原理和方法。因此,青年马克思也就放弃了早期著作打算去重建全新哲学体系的设想,而改为创立解决“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世界观、历史观而运用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并且是用“唯物主义”去命名。这就是唯物主义世界观、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主义辩证法,这就我们能在马克思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一般意识形态”,而读到的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而阐明要用马克思的名字去命名:马克思的世界观、马克思的历史观、马克思的辩证法,在现实存在而运用于“改变世界”的真实性。
 
然而,在二十世纪初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并没有接受马克思与恩格斯两人共同合作钻研为“改变世界”的世界观、历史观而运用的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那不是哲学体系的思想,却从他们的文章、著作而摘取只言片语而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即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这样,也就将马克思的名字而命名的“主义哲学”真正地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属于他们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十一条在阐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实际上,第十一条提纲的真实思想,是反映马克思在表明他们建立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真实性,已经不是“哲学家们”立足在“德国哲学的基地”而采“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的哲学体系,“而是”创立解决“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观察现实世界的真实存在的世界观;“而是”创立解决“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而考察历史进程存在的“经验”作为“改变事物的现状”的根据的历史观;并运用世界观所观察到的现实事物去改变现存事物,并运用历史观考察的“经验”作为根据,从而展开运用辩证法的三段式,从而展开观察和考察“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和“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去肯定现实事物,否定现存事物,并通过思维的否定到实践的否定,去肯定比现存事物更发展、更先进的现实事物。这就是马克思的世界观;马克思的历史观;马克思的辩证法;从而运用于“改变世界”的原理和方法的全貌。这才是马克思为人类社会而找到能推动、促进“改变世界”的泉源和动力。
 
然而,由于二十世纪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为了夺取政权的需要,以及马克思在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一般意识形态”而建构的是“唯物主义世界观”,“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观察和考察的原理和方法,来展开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去实现“改变世界”的原理和方法,而决不是重返哲学基本问题的形式建构哲学体系,这部著作而没有看到。所以也就造成俄苏人重返马克思、恩格斯批判、揭露的“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来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而成为名符其实地是“解释世界”的工具。而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解决“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马克思的世界观、历史观而运用的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也就只能埋藏在文本中而沉睡,也就无人问讯。
那么,是什么原因而导致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合作创立解决“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世界观,历史观而运用的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不被二十世纪的“哲学家们”理解呢?
 
然而,究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所有建构、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家们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和方法,也是属于“改变世界”的思想工具。这就是将马克思、恩格斯极力反对和批判“哲学家们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的思想观点,所以也就不被二十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接受的根本原因。
 
其实,立足在“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形式而表述的内容,既不可能达到“解释世界”的真实存在,更不可能实现“改变世界”。
 
实际上,“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现实关系”,是分割“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形式和内容而取代不了的。更确切地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不是认识、理解、分析、推论、预测“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现实关系”的立足地。这就是马克思早期著作的一个重大发现。
 
实际上,在现实存在展开直接实现“改变世界”的是:改革、创新、发展的实践者。而在经院(大学)研究纯理论的工作是展开直接“解释世界”看法的实践者。
 
那么,怎样才能将“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而走到一起呢?也就是说,怎样才能使“解释世界”的纯理论,能成为推动、促进“改变世界”的泉源和动力呢?其实,这项工作在马克思与恩格斯两人的共同研究的见解,并没有实现,更没有完成。
 
然而,俄苏化建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走到偏门:所以成为名符其实地是“解释世界”的形而上学的说教理论。而中国学者展开解读“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论,实际上,在现实存在的真正作用是滋生保守僵化思想的泉源的根基。因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从“哲学基本问题”的形式和内容的展开,就已经决定了这种理论体系的性质是承认、回答“现存的东西”,而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在其本质上,那是不同于“现存的东西”。事实上,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展开“解释世界”的立足地与“改变世界”的立足地,那是完全脱离的。
 
实际上,在现实存在的“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以及物质与时间等等的关系问题,它们是“自在和自为之间、意识和自我意识之间、客体和主体之间的对立”形式而滋生出来的。然而,马克思在青年时代就发现了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就是“哲学家们”的立足地,它“是抽象思维感性的现实现实的感性思想本身范围内对立”,决不是在现实存在的新与旧、先进与落后、改革与保守、创新与僵化的现实对立。这就是青年马克思在批判中揭开德国、法国、英国在从事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的“思辨结构的秘密”。换言之,我们人类生存时空范围的真实存在“对立”是在现实形式发生的。这种现实存在的对立是:新与旧、先进与落后、改革与保守、创新与僵化等等这类现实存在而展开的,这才是人类社会存在着的真实世界。
 
因此,青年马克思在发现:纯理论的立足地是在将:自在意识客体自为自我意识主体而当做是现实存在的“对立”的对象、内容。其实,在现实存在的真相和事实:这种对立的形式,实属是在“感性的现实”与“现实的感性”之间的虚假对立,决不是在现实存在的真实对立。其实,“对立”是推动、促进改变落后的陈旧事物的外在必然性,也是推动、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的内在泉源和动力。因此,在人类社会发生“对立”是交替现实的改变现存的而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然而,青年马克思发现在真实世界而展开推动、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的真正对立形式:决不是在自在和自为之间意识和自我意识之间客体和主体之间存在和思维之间物质和意识之间的这种抽象形式而展开的,实际上是在新与旧改革与保守创新与僵化等这类现实形式而展开的。
 
因为自在和自为之间意识和自我意识之间客体和主体之间存在和思维之间物质和意识之间等等的这类抽象形式,实际上是“事物自身”存在的两个基本要素,这两个基本要素在现实存在是分割不开的现实存在。因此,哲学、社会学、经济学一旦将它们分割开来“对立”来研究“纯理论”,那么,立足在这种抽象形式而展开的纯理论,就不是在现实存在的现实东西,而是抽象存在的想像东西。这就是马克思的早期文本的一个重大理论的发现。理当说,青年马克思的这一发现,也就揭开了搞“纯理论”研究,在理论“解释存在”与“改变存在”的“抽象关系”与“现实关系”的“立足地”问题而存在的秘密被揭穿。
 
因此,“哲学家们”立足在“哲学基本问题”即分割:思维和存在的抽象形式,而展开解释的是“抽象关系”,而不是“现实关系”。事物在现实关系存在的对象和内容的对立形式,是现实的与现存的分割。也就是说,在现实存在的现实关系是事物在时空范围存在的真实存在,是现实的与现存的界限而分割为:现实(先进)事物和现存(落后)事物。这就是我们中国人从本国文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书信、文章、著作而读出马克思文本在确立“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现实关系”的认知前提。
 
事实上,在真实世界里存在的任何一种“现实存在”东西,它们自身是包括着“思维”和“存在”的“两个要素”来展开认识或认知,这才是在现实存在的东西。事实上,只有在虚假世界里的虚假存在,才有其分割思维与存在的对立的概念、范畴存在,而在现实存在是没有的,所以马克思在用“怪影”、“怪物”、“幽灵”、“圣物”来揭开从“哲学基本问题”的形式而理解的存在的实质性。我们下面用在现实存在的实际例子来说明。
比如说,在真实世界里存在的大米,它既不是土豆、也不是玉米。可是,在虚假世界里的“存在”、“物质”就既是大米,土豆、玉米、也是电视机、洗衣机、电脑。
 
比如说,在真实世界里的人是——现实的人。而现实的人在现实存在是存在生理、素质、性格、生活习惯等等的区别。可是,在虚假世界里的人是——抽象的人,只有一般共性的存在,是没有差别、区别的,只分为男人、女人或黑人、黄人、白人。
 
再比如说,在真实世界里的“现实的人”是生活在自己的现实中的,而在虚假世界里的“抽象的人”却是存在“一般”的“共性”之中。这就是马克思文本在阐明:在真实世界与在虚假世界的本质区别。也可以说,这是中国人从本国文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而读出的话语权。然而,马克思在青年时代的一个重大发现,是发现哲学的立足地是起源于宗教的立足地。也就是说,哲学没有脱离宗教意识的立足地。宗教的立足地是分割“人与神”的抽象关系,而哲学是分割“思维与存在”的抽象关系。其实,在现实存在的“人与神”是宗教信仰的自身存在,那么同样“思维与存在”是哲学理性的自身存在。
 
然而,在我们人类生存时空范围的真实存在,是“事物”而展现在现实和历史的交替存在。这种交替存在的时空范围,马克思看到了是“现存的”到“现实的”转变过程。而且马克思在考察人类生活的历史进程,从而发现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通过“改变”的这一中介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只有“改变”才能使“现存事物”到“现实事物”的转变,这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泉源和动力的真实存在。当然,马克思的这一重大发现没有被二十世纪的哲学家理解、接受。其原因有两个:一是,马克思在与恩格斯的分工研究而造成的;二是,马克思的早期文本而没有出版,特别是马、恩重点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而没有出版,而阐述这部著作的思想前提的恩格斯在《终结》的解读有误区。这样,也就由于这两个原因,所以也就自然没有被二十世纪的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的研究者们的理解、接受,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同时,在上个世纪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的误读,却起到了形成两大社会阵营对立,并产生出激烈的意识形态对抗而推动、促成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提早到来。因此,俄苏化建构的《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原理观,在人类生活的二十世纪即从上个世纪的20-70年代的这段历史,比马克思创立解决“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而运用的世界观、历史观的辩证法的现实作用而更大。因此,俄苏化马克思主义在这人类进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所做出贡献是巨大的,是不可否定的现实作用。
 
但是,当人类社会进入到现代高科技自动化生产力的现实存在之后,那种产生其对立、对抗的激烈形式,已经不适宜和谐社会的认知前提了。因此,俄苏化建构的《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原理观,已经完成了在人类历史的使命而终结。
 
实际上,在人类历史进入到现代高科技的生产力时代,改变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的历史任务,就应当由马克思的世界观、历史观而运用的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来实现。因为人类对美好的真实世界的追求真理的存在,从“解释”存在与“改变”存在的现实关系才能实现。这就是本文在展开:“论解释存在与改变存在的现实关系”来认知世界的现实前提,在现实存在的意义和目的。
 
然而,我国在二十一世纪而展开研究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研究的纯理论,在“解释世界”的认知前提,必须同“改变世界”的认知前提,要同一或统一在一个认知前提上,才能产生和形成巨大的认知作用。而且我们从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社会、家庭、个人的生存事业的现实前提也看到了马克思在19世纪的蒸汽机动力带动生产工具的时代,而发现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纯理论在“解释世界”的立足地与物质实践活动者在“改变世界”的立足地是脱离的。因此,纯理论在展开研究“解释世界”的立足地要与物质实践活动者在“改变世界”的立足地要同一或统一才能发挥“解释世界”的现实作用。
 
事实在说明,在真实世界里生活的现实的人,是依靠物质基础、物质条件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而生活的。然而,只有在虚假世界里存在的抽象的人,才是依赖承认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回答方式而存在,但决不是生活。因此,希望我国的学术界、理论界、教学界能参考:我们从本国文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书信、文章、著作而读出的话语权。既然俄苏化的马克思主义能从俄文找到他们建构《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话语权,那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能从中文而读得到俄苏化建构的马克思主义是不是误解的话语权。
 
2011-3-20日于阳新
 
 
 
————————————————————————————————————————————————
 
 
论中国化实践与俄苏化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的真实性
理思
马克思哲学史研究室 湖北阳新435200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原理”的理论体系,那绝对不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原初理论,这是不可否定的事实。因为不要说“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就连“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从马克思、恩格斯的任何一篇文章、一部著作都是找不到的。为什么在马、恩文本找不到“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呢?
 
因为马克思学说在发现任何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体系”不是在人类的历史某一阶段能产生的,而是在人类生存时空范围的现实存在和历史进程之中来实现的。所以,马克思所批判的、揭露的就是针对某个人或某学派在建立“理论体系”而确立人类生存的社会形态或经济体制的模式,在替代人类生存时空范围的真实存在是改变事物的现状,而不是寻求人类生存的形态和体制,而且也决不是某个人或某学派建立“理论体系”而能替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实际上,发展和进步是在现实存在和历史进程的不间断地展开“改变世界”的渐进性来实现的。
因此,马克思是在批判中而揭露某个人或某学派建构人类生存时空范围的“理论体系”而展开“解释世界”的看法,就是将世界的看法就是解释得完美无缺的了,这决不是人类生存时空的现实存在,而是想像存在。
 
因此,马克思主张的是:“为德国理论家开辟通向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道路,这种世界观没有前提是绝对不行的,它根据经验去研究现实的物质前提,因而最先是真正批判的世界观。”(《全集》第3卷、第261页。)
然而,马克思在确定“通向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道路”的立场是:“------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同上卷、第48页。)
 
因此,“使现存世界革命化”的真实性,决不是思想、精神的崇高性、纯粹性的“革命化”,而是“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这才是“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
 
因此,马克思在确立“通向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道路”的认识前提是:“只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产生根源来理解事物,任何深奥的哲学问题(------)都会被简单地归结为某种经验的事实。”比如说,邓小平理论在归结:“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硬道理”就属于“某种经验的事实”。比如说,“三个代表”在归结:先进文化加先进生产力==能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属于“某种经验的事实”。再比如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属于“某种经验的事实”。这样,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而实施“改革开放”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所产生和形成的是——实践马克思主义。
 
实践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而产生的特色。实践马克思主义是在将马克思的主张:“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归结“改变世界”的现实立场:“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从而展现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才真正地将马克思归结“改变世界”的世界观、历史观的辩证法“它根据经验去研究现实的物质前提”,从而贯彻落实在改革开放、创新、科学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展开:抓民生,促发展;搞改革,推进步;引先进,转国产;惟创新,推发展;定社旨,成规律;接班人,都坚持;三十年,见成效。这才是马克思文本在创立“改变世界”的原初理论的重现和展示的真相和事实。
 
然而,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俄苏化曲解的理论体系。但是,俄苏化建构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在上个世纪的现实存在和历史过程中所起到的现实作用,实际上是超过了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合作创立解决“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运用原理和运用方法的现实作用,这是不可否定的。然而,理解这一现实作用的理论前提:就是“对立越激烈而推动改变和促动进步就越快”而确定的。
 
理当说,没有俄苏化建构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部分》原理,就不会有二十世纪的人类社会提早进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到来。因此,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对加快资产阶级社会的灭亡而进入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到来,那是起过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是永存在推动、促进人类社会的对抗促进发展进步的史册中,在这个时期是最伟大的人物。但是,当人类社会进入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现实存在和历史进程之后,人类社会再不能对立、对抗了。然而,俄苏化建构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原理观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基本问题,并从这种哲学基本问题而确定的立场、观点、方法,其实质,是滋生对抗、也实属是滋生永远也争不清、论不明的思想根基。
 
因此,俄苏化建构的第一个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完成了人类社会的某一阶段的历史使命而终结。第二个部分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确立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论,以及第三个部分即科学社会主义在寻求社会主义的制度和体制的理论观,都在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和历史进程,就实属是被改变的对象和内容,决不是要终结的对象和内容。因此,当人类社会进入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后,和谐社会就不再需要对立社会的一般意识形态的立场、观点、方法的俄苏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从这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而滋生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也就自然的终端了。
 
然而,在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社会需要的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合作创立解决“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原初理论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改革开放所实施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成功经验的结合,从而产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和谐哲学:
“解释看法”—— “思想行为”——“改变实现”
  解释存在  ——     中介    ——  改变存在
 
这就是“和谐哲学”的理论全貌。然而,也只有重建“和谐哲学”才能展开实现引导世人在对立、对抗中的同一或统一。
和谐哲学的哲学基本问题:是现实存事物和现实事物的关系问题;
 
和谐哲学基本问题的立场:是深入研究现实的物质前提而寻找现实事物去改变现存事物;
 
和谐哲学联系对象和内容:是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和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而展开观察或考察在现实存在的历史进程;
 
和谐哲学辨识正确与否的根据:是总结每个现实存在和历史进程而存在的“经验根据”来印证肯定、否定、否定的否定的对象和内容是不是现实的?是肯定现实的,否定现存的,从而在思维展开否定到实践否定的肯定,是肯定比现存事物更发展、更先进的现实事物。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和谐哲学”在运用于改革开放、创新、科学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运用原理和运用方法。这不是一个人想像的理论体系,而是通过深读细研中共中央编译局出版发行的第一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书信、文章、著作,并长期地投入到“文本研究与理解马克思思想的思路”而产生的。同时,也是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所实施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而取得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的经验根据的结合的产物。并提供给理论界、学术界、教学界而参考!
 

最后更新[2014-12-7]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