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得百花酿成蜜
——2003年高考作文阅卷回顾与反思
福田中学 欧阳毅
2003年的作文命题材料出自《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故事。自八十年代以来,二十多年没有采纳古代文化史料,显示了今年高考作文取材的新特点,也表明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视。
今年的作文,从话题本身的结构讲,与往年的有所不同,2001年是一个概念“诚信”,2002年是偏正短语“心灵的选择”,今年是一个并列短语,内容比较宽泛,更能体现立意的自主性。从考试的要求讲,今年的题目更能考查学生的拟题水平。从评分标准上说,今年也有所改革,表现在具体操作上是,把内容和表达分开打分,各自占25分。并且更加重视对语言文字的评分,这一导向,更有助于当前的课改,有利于方言区学生对认真学习祖国语言的重视。
一、阅卷回顾
1、 内容气象万千,想象联想丰富
政治风云、经济纵横、文化曲艺、体育竞技、影视趣谈、婚姻家庭、风物人情等无不涉及。这些可喜现象,无不昭示着当代中学生在阅读领域博览群书,凸现了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精神风貌,表现了他们作为一代新人在写作领域和技巧上“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娴熟与超脱。
《给布什的一封信》写到,布什政府手里拿着一个“框子”,在全球各地到处“套”,合彀者亲之,龃龉者仇之,在考生笔下,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美国政府丑态毕露。
《欺骗与看错》写的是俄德战争时期,一位俄国老母亲为反抗德国法西斯的儿子准备晚餐的故事,老母亲盼望已久的儿子就要荣归,她的心情可想而知,当当当的敲门声过后,开门所见让她惊呆了:眼前分明是几个气息奄奄的受伤的德国士兵,备受心灵折磨的老母亲最终为生命垂危的德国士兵送上了一顿美食。
《还记得有爱》主要写在非洲某原始部落每年要用漂亮女孩祭神,方式是火葬或水葬,今年碰巧选上了部落首领的女儿,在亲情和制度面前,文章最后写出了精彩:一袭白衣的女子从瀑布上飞流直下,她蓦然回首,发现白发的父亲也紧随其后。
散文《木棉花断想》更是文质兼美,女考生用拟小标题的形式,撷取了家庭生活的几个片断,写出了“我”与表叔感人的故事。“初次误会,顿生涟漪”写表叔初来乍到,到我家小住一段时间,以“惊梦”一节发端,富有生活气息,交代我对表叔的“异样”感觉。“木棉花开,误会袭来”写我回家发现阳台上的衣服不见了,再次蓄势,我的猜疑愤怒与表叔的热心快肠、隐忍诚实形成鲜明对比。“误会冰释,伤心离别”一节最令人伤感,木棉花开又花谢,表叔办完事很快走了,留给“我”与读者无尽的遐思,真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2、 体裁异彩纷呈,佳构妙篇众多
今年的考生作文表现在形式上,也呈现出绚丽多姿的特点。首先是表现在体裁上的百花纷呈,除了平时常见的议论文记叙文外,其它的,如散文《木棉花断想》、书信《给布什的一封信》、寓言《那只沙皮狗》、小小说《两副药方》、文言体《煮豆燃萁》等都是典型的妙文,还有日记体、科幻体、戏剧体等。其次,写题记的增多,并且写得相当精美。如《欺骗与看错》的作者用泰戈尔的话作题记:“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却说是世界欺骗了我们”。《远与近》的作者这样写到:“一颗流星划过天空时,你是否错过了它的美丽;一朵昙花开放时,你是否错过了它的芬芳”。
3、 文字功底扎实,语言驾驭能力强
文学家们常说,语言是文学的盐。在阅卷的过程中,我不时被考生的精美的文字所打动,并把它们记下来。有的是引用名人的话,大部分是运用了多种修辞格的句子,体现了考生对语言的锤炼能力。如“一次不忠,百次无用”、“千防万防,家贼难防”、“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心中有花,看人像花;心中有屎,看人像屎”、“不能放纵你的感情,吝啬你的理智”、“在尘埃落定的六月,残酷的阳光灼痛了我们年轻的心”、“放下冰冷的枪炮,塞族与阿族可以交流;熄灭喷火的导弹,美国与伊拉克可以沟通”等
二、阅卷反思
1、强化审题立意,加强议论文训练
今年的考生作文有“两多”:同构文多,离题文多。主要表现在议论文的结构与材料上,如考生基本上写的是“三段式”单一模式化的文章,不会运用并列、层进、对照和总分式等多种论证结构方式。在材料的引用或列举事例方面,“帮理不帮亲”、“包拯断案”、“毛泽东送子上战场”、“孙中山不任人唯亲”成了考生包医百病的“良方”和对付作文的“杀手锏”。陆游说:“文章最忌百家衣。”看来让学生关注社会,感悟生活,体察人生,培养创新意识还要走相当长的一段路。
2、 语言表达问题
某种程度上,写作就是“打仗”,这是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要调动所有精锐武器和精兵强将,要把平时积累的优秀的文字尽情地恰如其分地展示出来(当然不是堆砌)。在阅卷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量的是四平八稳的“庸品”。语言干瘪,词汇贫乏,像个“瘪三”;方言口语现象泛滥,如把“是的”写成“系的”;辞不达意倾向严重;语流松散语无伦次,如《心中的围墙》开头写道“围墙,课室有,校园有,医院有,公园有,它存在与金钱的四周;目的是要保卫人们眼中的所谓金钱。我不是楼下的那堆清洁工具值多少钱,只知道它们被牢固地包围起来,只就是现实”(原文照录)。
美国著名专家波依儿曾指出:21世纪的基础教育的学校应当是生动活泼地发展的学习共同体,最基本的目标应当是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能力。有的教师提出,在作文教学上“要熬出语言的老卤”,这是千真万确的。“读写双轨”中的“写”要落实到教学环节的实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3、 汉字书写问题
试卷中的书写也不容乐观,七倒八歪“缺钙”、龙飞凤舞“出格”、春蚓秋蛇难辨。要大力提倡写字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思想,不要怕浪费学生时间,不要有埋怨情绪。一句话:练起字来,每天十分钟。
三、高考导向
1、要宽容中学生的议论文。今后各地在教学备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写好议论文,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2、重视语言和书写教学。语言就不赘述了。与往年不同,今年加重了文字扣分,如有一考生的文章错别字达19个,仅此一项被扣掉6分。
3、写作教学要把握好几个关系。如开放与严谨;积极与消极;理智与情感;袒露与保护等。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