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问题透视与对策
深圳市福田中学 欧阳毅
长期以来,我们的基础教育只重视学生学习的进步和身体的成长,忽视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使他们在心理素质的发展上存在诸多问题,如学习热情降低,亲情淡漠、好逸恶劳、承受力差、缺乏社会责任感等。1999.6.13通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同年9月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从2000年秋季起大中城市有条件的中小学要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小城镇及农村的中小学也要从实际出发逐步创造条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 中学生心理问题透视
1. 学习适应性差,厌学懒学惧学现象严重。
表现为注意力易分散、精神萎靡、抄袭作业、考试焦虑、虎头蛇尾、惰性严重等。某重点中学初一学生张某,进校时各科成绩优秀,是师生有口皆碑的特长生,近来由于其父经常在外酗酒打牌,父子一周难见几次面。孩子担心父亲赌博输光钱财,整日学无精神,忧心忡忡。让孩子难以置信的是,一次孩子的妈妈无意中道出其父一夜输光张某十岁生日的三万元人情的真相,让孩子的思想更不堪承受,以致每次上课“跑神”,周末进网吧,成绩倒退。
另一个高一男生何某,进校后整天贪玩,上课东张西望或埋头睡觉。期中考试后,不敢回家告诉父母自己的学习情况。后来班上召开家长会,只有其家长未到,他再三向班主任请求不要把开会的事通知其家长。事后,何某上课依然我行我素,心不在焉。
2. 情绪不稳定,亲情关系淡漠。
主要表现为忧郁、麻木、惊恐、紧张和烦躁,不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对父母的感情淡漠。高一学生刘某一次上语文课,心不在焉地用刀片不断划自己的左手背,血迹斑斑。原来,其父母分居,感情不和,影响了她的情绪,整日郁郁寡欢。高二学生陈某因与同班两位同学关系处得不好,整日担心会有人加害自己,后来家长只好替她请长假回家休息。
另一位女同学在日记中这样写道:“那天,母亲给我送来衣服,我见母亲衣着寒伧,忙示意她快点离开,以免被同学瞧见而看不起自己。”某高一黄姓男生,当父亲骑摩托车在校门接他时,竟手指坐垫上的几点雨水,登大眼睛,抖着腿说:“这多水,要爷坐?”其父亲莞尔,忙用手拭水让“爷”落坐。可怜天下父母心!
3. 贪图口体之奉,缺乏艰苦奋斗意识。
去年,我在本班搞了一次暗中调查:全班51人仅两人不吃零食,个别同学每月的零花钱高达400元。一男生上学途中划伤了鞋子,随手拿出300多元买了双新鞋换上。一位长期从事中学政教工作的朋友如是说,一次他值班发现某班缺七、八人,后来弄清楚他们利用晚修搞生日聚会,一桌酒席花掉近千元。《楚天都市报》曾报道,四川一中学生春节间以串门为由,与另一个同学去洗头按摩,一次花掉600元压岁钱,还振振有词:“我的钱任我花,别人管不着!”
4. 性的需求与畸变。
报载湖北天门某中学生用报名费、生活费找“三陪小姐”,被警方抓获。荆州某重点中学高一学生许某,父亲去世,厌恶其继父,母亲每次到校看他时,他都当着同学的面与母亲勾肩搭背;有一次仅用掉家里给数学老师的200元家教费去卡拉OK厅潇洒。
5. 自杀行为,缺乏对生命的珍爱。
这类案例也明显增多,近来又有《呼和浩特市一中学生以死讨要尊严》的报道,这位初二男生凯钦只因语文老师冤枉,骂他“人渣”,一气之下竟自缢身亡,再一次证明中学生的心理素质糟糕、承受力之差实在另人震惊。
二、 对策
1. 切实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2001.11.26.《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题报道大型报告会在北京首讲,强调学校要把“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落实到教育工作各环节,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真正“使学生体味求知探索积极思维和创造之乐,生活更充实,胸怀更宽阔,内心世界更多姿多彩”(北京大学附中校长詹文龄语)。
2. 努力加强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教育。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你要教育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首先就要成为这样的人”。很难想像,一个心理不健康的老师,能培养心理素质高的学生。各地各校应根据实际,利用假期轮训教师,宣将心理学知识和现代教育理论。
3. 探索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
今年11月央视报道的上海中学生的“实践活动课”;去年《楚天都市报》报道的武汉市城市中学生到田间开展的“劳动课”。农村中学则可以进工厂开展“务工课”;经常开展各种学科的“微型辩论课”;语文可开设“当代小说欣赏课”、“电影理论课”、“读报课”。开设“挫折教育课”(如英国)。
4. 丰富校园文化,充实课外活动。
经常开展学科知识竞赛,举办学生文艺汇演,请专家作报告等来提高学生求知欲和参与意识。我校曾引进20多部电影,组织全校学生观看,《伟人爱迪生》、《毛泽东和他的儿子们》等影片深深打动了学生成长的心灵,能有效培养他们的人生观、成才观、苦乐观和得失观。
5. 搞好社区办学,开办“家长学校”。
各级领导要树立“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思想,“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参与关注。农村城市街道居委会派出所文化宫电影院等要力所能及地为教育开绿灯,服好务。同时,学校教育离不开家长的关心与支持,家长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素质,一方面要为教育献计献策。
6. 建议拆除学校内的所有副食店。
今年9月,深圳教育局发文要求全市中小学一律关停并拆除校内零食店,受到全社会好评。
另外,2002.1.5《中国教育报》报道,广东拟在中小学开设性知识课,这一举动也值得各地借鉴。
心理素质问题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对现实人的生活所作的现实分析和整体研究不足,使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成了一门亟待解决的现实性课题。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