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少堂志林
文章标题: 《少堂志林(46):孔子庄子何以有思想》
     阅读次数:1145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少堂志林(46):孔子庄子何以有思想

 今早有位外地教授在QQ上和我短暂聊天,有点意思。记录如下: 

 

外地某教授: 10:27:33

 程老师:您好!有什么QQ群比较专业、期刊编辑比较多呢?

don 10:28:48

我没有主动参加任何QQ群。也不愿参加。

 

外地某教授: 10:29:03

哦,我记得您说有几个比较专业的有许多编辑在的群

 

don 10:31:48

我未主动参加任何QQ群。

人多的群我更不喜欢。

 

外地某教授: 10:34:05

群里发言很多无聊。

 

don 10:35:25

我习惯自己思考。

那些打着所谓学术旗号的群,都浪费时间。开始新鲜。很快讨厌。

 

外地某教授:10:35:51

是啊,很多群是钓鱼群。

 

don 10:36:40

没意思。那里不是学问场所。

 

don 10:37:41

我现在真懂了据说是苏格拉底所说的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我现在不需要认识更多人,编辑。我只要认识我的内心,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认识了自己的内心,就认识了全人类。我文章不求多,写一篇是一篇,一点不急。

don 10:37:49

你也不要太急。

外地某教授: 10:37:59

 

don 10:38:57

人文研究最后比的不是文章数量,而是质量。质量就是思想。思想要死想,长期思考。

以前丁玲提出“一本书主义”。大意是指一个作家必须写一部立得住、传得下去的书,要有一本足以支撑自己的书,即“作品不能光图数量而忽视质量”之意。丁玲谆谆告诫文学青年:“写文章不是要多,而是要好。过去有一个外国作家对我说过,鞋子要一百双差不多的,不要只有一双好的。而作品相反,不要一百篇差不多的,只有一篇好的也行,我认为这是对的。”这里提到的“外国作家”,指的是苏联作家爱伦堡。

我非常赞成丁玲的“一本书主义”。我自己做学问,就是想通过投入毕生精力争取写出一本能传世的书来,所以16年来我只研究三个字“语文味”。同时我还要加一个“一篇文章主义”,就是文章也不求多,但求写出一篇能传世的文章来。

don 10:39:37

我只在我工作室群里说得多,每年的聊天记录几十万字,能出书。说是聊,其实主要是我讲,主要是讲学术。也常常励志。因为我觉得名师不是培养出来的,主要看自己有没有志向和实现志向的毅力。像培训讲座。工作室有人很喜欢看我在群里的讲座,甚至坚持天天下载我的讲座实录。但我知道也有人不愿意看,屏蔽。我只是当成一项工作来做。尽心而已。工作室结题后,就不会再花费这精力了。

don 10:40:39

各地有好几个什么名师QQ群邀请我进入,我理都不理。

外地某教授: 10:40:47

 

don 10:40:48

 不如看书思考。

don 10:41:16

 孔子庄子之所以有思想,就是不参加 QQ群。

 

(2014年12月20日)

 


最后更新[2014-12-20]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