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台客聚:「我早已經永垂不朽了!」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4-12-09]
去年歲暮,驚悉夏志清先生逝世,一陣惋惜和不捨的心情,油然而生。平生不識志清先生,只記得當初捧讀他的《中國現代小說史》時的讚嘆情景;而由他緬懷兄長夏濟安的文字中,更令我眼界一開;他縷述夏濟安對俗文學的看法那篇文章,影響我至深。
夏濟安死時,友儕編了一本《永久的懷念》;志清先生死後,我就渴望而且堅信一定會有一部紀念集。果然,上周赴台帶領學生採訪「九合一選舉」時,在書局便見到姚嘉為主編的《亦俠亦狂一書生--夏志清先生紀念文集》(臺灣商務印書館,二○一四年十二月)。剛出爐,此真新鮮熱辣也。
快讀全書,對書名「亦俠亦狂」四字確有深刻體會。其「狂」,從王德威一文可見,特援引一段:
「一會兒駐院大夫進來。夏先生單刀直入,開口就是『我看我要不行了!大夫,我還能活多久?』大夫囁嚅,『挺好的,沒問題......』夏先生不耐煩了,『不用瞞我的,我很現代,很科學的,人。不怕死的,你說,我還能活多久?』大夫無言以對。這會兒夏先生乘勝追擊,蘇州英語連珠炮般出來,『死有什麼關係?不怕的,你知道我是全世界最有名的中國文學批評家?我寫了這麼多偉大的書,我這麼偉大,你們都愛我的!你看,我早就已經永垂不朽了!』」
一句「偉大」,一句「永垂不朽」,在在顯出夏志清的狂妄性格。據說,夏志清在課堂講學時,也異常生猛,講到西部電影牛仔拔槍對決時,竟然「以身作則」,在堂上擺出姿勢來。一些朋友聚會甚至嚴肅的會議場合,有夏志清在,一定不會冷場。
他說:「我寫評論,壞的要罵一罵,好的要捧一捧,這樣做人才舒服。」此真快人快語也,而這也是身為評論者的「通則」,壞好讚,誰個不知?但能做到的,卻又有幾人?
夏志清獨具雙眼,堪稱「文壇俠士」。他曾自言平生有三大「得意」事,發掘張愛玲、錢鍾書是其中兩件 ,另一件就是提拔王德威成為他的接班人。果然,張愛玲在他評論之後,成為兩岸三地的紅人;錢鍾書的小說《圍城》,也在他的點評後,聲價益增。至於王德威,滿懷才情,也在他的力薦下,任教哥倫比亞大學;他曾「威嚇」哥大:王德威會被各校爭聘,哈佛會給他終身職;你們不用他,悔之晚矣。
湯振海在〈至誠可愛的夏志清先生〉一文中說:「(夏志清)對於後進後學,總是不乏援手;接受過他各方面幫助的年輕後輩難以計數,很多時候他都是來者不拒。」既是伯樂,又是扶掖後進的「俠士」,夏志清確是個「可愛的人物」。
叢甦用幾個「愛」來概括他的人生:愛書、愛才、愛寫作、愛學問、愛朋友、愛女人、愛談笑、愛美食、愛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