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工作室下水作文:
彼得:一个成不了神的普通人
深圳市福田外国语高级中学 童宝玉
很惭愧,对《圣经》知之甚少。但从作文题中的故事,我认为,彼得是一个成不了神的普通人。与芸芸众生中的你我一样,有着普通人的欲望,有着普通人的情感。
从生理学角度而言,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性,在这个前提下,彼得为了保护自己,不认耶稣这个事件似乎不是那么万恶不赦。但彼得确实没有遵守自己对耶稣的承诺:即便我会同你一起死,我也绝不会不认你。事实证明,当彼得第一次面对使女的指控,他是“躲开众人的眼睛”,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他在保护自己与不认耶稣的天平上摇摆不定,尽管最后选择保护自己,但他内心仍有羞愧,觉得对不住耶稣。而第二次,第三次已然是理直气壮地为自己辩护。这时我们再听听彼得当时对耶稣说的那句“即便我会同你一起死,我也绝不会不认你”的誓词。我们会觉得虚伪至极。无论是对耶稣发誓的真诚,还是对使女赌咒发誓,此时彼时的彼得都只是说出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尽管这两个真实的想法完全相悖。但这是普通人的欲望——保护自己。
如果说与使女的对话,让我们看到一个内心丑陋的彼得,那独自痛苦的彼得呢?是假惺惺抑或是情真真。试想,彼得为什么痛哭?试想电影《辛德勒名单》中那个杀人如麻的军官为什么杀人后从来不哭泣?面对一车被运往集中营的无辜百姓在狭窄的空间里无法呼吸,军官做什么呢?悠闲地喝着啤酒,放声大笑。在与辛德勒长谈后,面对那个无法清除浴缸污垢瑟瑟发抖的小男孩,他只挥挥手,让他走了。当我们正在庆幸,这位杀人如麻的军官终于被唤醒时,走在房外的那个小男孩还是被军官一枪毙命。而彼得不一样,他人性中善良的基因还在,尽管他为了保护自己,不认耶稣,但他的善良并没有完全泯灭,所以他会痛哭。为自己不守承诺而哭,为自己背叛耶稣而哭,为自己的软弱,为自己无法控制的人生而痛哭。在痛哭的彼得身上,我们又似乎看到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
又是虚伪,又是丑陋,又是善良,又是美好。哪一个是彼得呢?哪一个又都是彼得。人性总在不同的状态下展现其不同的特征,或光明或阴暗,或美好或丑陋。彼得是这样,在芸芸众生中的你我也是这样。所以,彼得是普通人,而耶稣是神,彼得是成不了神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