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少堂志林
文章标题: 《少堂志林(99):初见女儿男友》
     阅读次数:870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少堂志林(99):初见女儿男友

初见女儿男友。这纯属家里的私事,按说不宜张扬。不过还是想记下来。

女儿最近谈了一个男友,打得火热。年前回国度假,她要她妈妈和我一起见一下。她妈妈去见了,我没有去。我让女儿告诉小伙子,先写一篇家史我看看,篇幅不限,不能打印,要用钢笔写。看完家史再说。女儿马上通知他写家史。接着给我看手机里的男友照片,说,没你帅啊。我说帅不帅,我不管——男孩子,五官周正就行;但有一条不能缺,即无论做什么,年轻时都要有远大理想,人生追求定位要高。我还说,我见不见没关系,你妈见过就行。

从女儿口中得知,小伙子在悉尼科技大学读完金融,回到深圳他家里企业工作。

口里说不见,但实际上很关注。此为人之常情。天下没有不关心儿女婚姻大事的父母。只是父母的关心有所不同。一般说来,儿子的婚姻选择,母亲比较关心;女儿的婚姻选择,父亲比较关注。缘由大概在于,母亲比较了解女人的优与劣,父亲也比较容易看出男人的好与坏。做父亲的,可能表面看上去不大管女儿的婚事,实则内心的关注度,要比母亲深得多。我对女儿,也是这样。她恋爱过程中的有些动作,她妈妈颇能接受,而我是颇不能接受。不接受,但我也不像平时一样地批评她,相信面对终身大事,已成人的她,有管理自己的能力。让她妈去见而我自己不去见,也不是不开明,而是特开明。我的原则是,女儿终身大事,对象她喜欢就行。她妈妈见了,就代表我了。我是要出场的,我研究过“出场学”,不打算随便出场。不过我也充分而深刻地认识到,我出场的意义,说大就很大,说小也就很小。说大,面对的是女儿婚姻,兹事体大;说小呢,仅限于点头而已。做个点头动作,容易;但要点得自然轻松,不容易;要心里点头,就是很情愿地点头,就更不容易,甚至有点难。(哪个父亲会很情愿?)可不点头也没有办法啊。女大不中留。点头只是一个象征性程序。是谓程序性点头。天下做父亲的,一辈子总得这么被绑架一回不是。这是做父亲的幸与福,也是悲且哀。幸与福不说,悲且哀,来自于无可奈何,又无处诉说。总之,这个头,点与不点,都要点。我盘算着尽量到合适时候才点。明天女儿要飞回澳洲上班,中午午休,女儿专程到我床头坐着,史无前例地,郑重其事地,温柔地,轻言细语地,带着浓重的请求性口吻,问我是不是想要见见她男友一面。我道,我倒真是不想见呢,不过你想我见,那下午就见。我顺手用手机联系一家靠家近的酒店老总,订了酒店包间。

下午六点,女儿发微信来,要我们带上书,来酒店吃饭。她妈说,带本稍难读点的书,让年轻人学习学习,提高一下。我说,别人是生意人家,又不是做学问的,看不懂的书不带。就挑出几本好读的,也就是别人写我的书。我说带这几本书给他,也是对他发出一种影响:我平生做学问,学问尽管不大,但走过了三境界,即“读书——写书——被别人写成书”。且进了大学教科书,成了大学教材研究的对象。作为学者,能活着且未退修前就看到自己达到这境界,不容易不是。加上《程少堂讲语文》,这本书第一部分是自传,让他了解一点我们的家史。说完,携夫人去和女儿他们吃饭。刚出门,女儿微信又来了:爸爸不要为难他啊。我心里一笑。不知父,莫若女。

进酒店包间,刚落座,小伙子寒暄几句,马上和我谈起相当高端的话题:叔叔,你看什么样的大学生是好大学生?我是学教育学、心理学出身的就知道这小子会把谈话很快引向“高端”,但没想到会这样快进入“高端”。女儿大约的确会给他打了预防针,告诉他,我爸是教授,学术上有点影响,你和他谈点“高端的”“精神的”什么的。想必小伙子是用心细备了课,又急于将精心备好的课公开。小伙子哪里知道,他碰到的不止是一个差不多有40年教龄的老教师,而且是一个以听评教师讲课为专职的“专家”。他不知道,现时代,所谓教师者,就是捉摸着自己讲的课怎样不被我们这样的人骂的人;所谓评课专家者,就是捉摸着如何骂老师讲的课的人。所以讲课者通常不是评课者的对手。我也知道小伙子是想通过我下的判断来判断我对他的判断。不过姜是老的辣。我四两拨千斤,不按他的思路出牌,道,你家第一代大概已过了原始积累时期,你这一代,要有更远大理想,要做品牌,要在业内做出影响来。如何做出影响呢?给他重温了一遍庖丁解牛的故事。我说杀牛多庸俗啊,但你看庄子笔下的庖丁,把杀牛过程变成了艺术创造过程、审美过程,最后“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那人生境界多美。不瞒你说,我现在常有类似庖丁解牛般的审美享受。小伙子蛮聪明,归纳道,像庖丁一样用心做。我对他的回答比较满意。就给他签名送书。我告诉小伙子,不少人说,我在业内已做到巅峰。不谦虚地说,中国语文教育史将证明这种说法是客观的。但这是几十年专心专注于学问的结果。我是走到哪里,事业心都会感染、激励周围的人的人;我的事业心和追求的坚毅与执着,往往成为周围不少人的潜在标杆。我学习、工作过的几个单位都是如此。去年暑假到珠海讲学,九十年代在珠海工作的同事、珠海城市学院数学教授游安军见面就说,当年程少堂一走,我就觉得没有目标了。游安军说这话时,瑶瑶妈妈在场。今天是第一次和你见面,以后如果见面的机会多了,相信你也会受到感染的。小伙子不失时机来了一句:早从瑶瑶口里间接受到感染了。我说,瑶瑶她目前做的事不算伟大,但能力很强,动不动就能做到全澳洲新西兰地区第一。如果有更大的舞台,她会做出很拔尖的事情出来。对此我坚信不移。因为她身上有我的基因。

最后我对小伙子说,咱们第一次见面,千言万语一句话:希望你今后不仅仅是赚钱,而是把家族企业当成艺术作品来打造。有了这个理想追求,不一定能也不一定要达到目标,但有这样追求的人生是幸福的。学会享受追求过程本身,人生就会不同。希望你记住这句话。这是我半辈子的人生经验。小伙子说,记住了。

回家的路上,才想起没有看到小伙子写的家史。不过听女儿说写了,还买了字帖练字呢。

回到家,想了一下,有点笑自己。笑的是,觉得今天怎么好像是跟一个外行间接讲了一场关于语文味的学术报告似的——把自己的心血、生命体验和所做的事情(语文教师的所做的事情就是语文教学)当成艺术作品来打造,这不是语文味教学思想的精髓吗?说来说去啊,研究十几年的语文味,就是这点学问。好在庄子有言在先:“道在屎尿。”语文味的学问不大,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和做好其他事情的道理,是相通的,就是把自己的灵魂,与所做的事情合而为一。这样做出的事情,就不是一般的事情,而是艺术品。

人生只此一回。在不再的人生中,无论做什么,都要力争给后世留下一个艺术品。留下了,就可谓之不朽。

高端吧?

2015-2-26晚)

 


最后更新[2015-2-27]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