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2003年中考试题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24分)
1.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安( )xiáng ②( )tián静 ③温( )róu ④( )xuàn丽
2. 下边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慢不经心 伸张正义 叹为观止 抑扬顿挫 燥动不安
相形见拙 万世景仰 望文生义 前扑后继 司空见惯
3.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作品。(10分)
① 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间小谢有清发.(《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③ 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已亥杂诗》)
④ _________________,左牵黄,右擎苍……(苏轼《__________》)
⑤ _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________《陋室铭》)
⑥ 子曰:“默而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有于我哉!”(《〈论语〉十则》)
⑦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__(《鱼我所欲也》)
⑧ ____________________,而莫得其涯;____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穷.(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4. 给下边一则消息拟写标题,不要超过10个字.(不含标点)(2分)
据新华社长沙5月23日电 湖南长沙、株洲、益阳等地近日发现了伪造的“北戴河“邮票,警方已介入调查者次大规模的倒卖、销售、使用假邮票事件。截止21日,株洲市已查获伪造的”北戴河“邮票1300多枚。邮政部门提醒说。可从三个方面辨别“北戴河”邮票的真假:一是看光泽。真邮票使用的是荧光油墨,假邮票使用的则是常规油墨,将真邮票放在荧光灯下一照,荧光很明显,假邮票则相反。二是看颜色。真邮票上的海水颜色较深,假邮票上的海水颜色浅得多。三是看字体清晰度。真邮票上字体印刷等清晰规范,假邮票则比较模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41分)
阅读《公输》中的两段文字,完成6-10题.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梁肉之与糠糟。荆有长松之文锌片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史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6.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读音和意思都不相同?(4分)( )
②③④⑤⑥⑦
子墨子起,再拜 请说之
A. B.
不亦说乎
一鼓作气,再而衰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
C. D.
赏赐百千强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E.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下边的句子都是疑问句,哪一句与“宋何罪之有”的语气不相同?(2分)( )
A.何以战?(《曹刿论战》) B。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C.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爱莲说》) D。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鱼我所欲也》)
8.用现代汉语翻译“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联系上下文,说说“臣以王史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一句中的“此“指的是什么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你根据上边的文字说说墨子对战争所持的态度.(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冰心《纸船》,完成11-13题。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1.下边句子中的“/”和“· ”分别表示朗读的节奏和重音,哪一句不恰当?(2分( )
A.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B。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C.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D。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12.作者用叠纸船、漂纸船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假如诗人的母亲在梦中见到了这只小船,她会想些什么?试以“母亲”的口吻把它写出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诗人常常用写梦境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如冰心明知纸船无法漂到母亲的身边,却希望它能入母亲的梦中.回忆你读过的古诗,写出一句类似这种写法的诗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张继《枫桥液泊》一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阅读《枫桥液泊>新解质疑》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4-16题。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眼。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对于“愁眠”,新解者也有发现,说是“运河西岸,对着寒山寺大约两公里远有两座山,一座叫狮子山,另一座叫愁眠山,又名孤山。”所以,新解者读认为,“江枫渔火多愁眼”,就是江村桥、枫桥、渔火,对着愁眠山的意思。我觉得,给这么一“解”,这句诗就索然无味了。整首诗也索然无味了。近来有些同志在那里大声疾乎:诗中要有一个“我”在,没有“我”就没有诗,没有文学!这说法对不对暂不去说它。单就《枫桥夜泊》这首诗而言,确是有一个“我”在的。这“我”就在“愁眼”二字上。这个“我”,实为一篇主宰,全诗命脉。有了这“愁眼”的“我”,月落、乌啼、霜天、江枫、渔火、钟声才有了活力,才染上了主观感情的色彩,才出生一种动人的意境。若把“愁眼”解释成两公里外的一座孤山,“月落”等等就全变成死的了。如此,“夜半钟声”也变成没来由的了。须知,“钟声”到客船,实际是到客船上的“愁眼”人耳中。船是无知之物,它管你钟声不钟声呢?
14.“新解者”认为“愁眼”就是“愁眼山”,作者认为这一“新解”使诗歌“索然无味了”。你对此有什么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认为,景物“染上了主观感情的色彩,才生出一种动人的意境”,请另外举出一个例子谈谈你的见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边是沈德潜的《枫桥夜泊》,与张继的《枫桥夜泊》相比,你喜欢哪一首?请简述理由。(2分)
野宿随寒雁,辞家第一宵。
星星渔火乱,知是泊枫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17-19题.
电子通讯网络的建设,其内容并不复杂,即通过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联合发展,形成全国及全世界的电子通讯网络,将每一个人连在一起,为人们提供可以想象出的任何电子通讯服务.这个网络四通八达,如同交通网络一样可以直通每一个企业、学校、医院、娱乐设施及所有的家庭。
信息时代最有力的信息交流工具是计算机,前几年计算机之间的信息流通主要依靠二进制数据在电话线中传输。由于技术上的原因,这一传输的速度、容量和效率都无法提高,路径狭窄,如同汽车行驶在羊肠小道上。而信息高速公路则以光导纤维缆作为“路面”,数据经过压缩后,能以千倍的饿速度进行传输。一条典型的光导纤维缆直径不足1.3厘米,其中含有32根头发丝般的玻璃纤维。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每一条光导纤维能同时输送5000个频道的图象信号禾0万路电话语音信号,它可以将声音、图象、文字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高速传输,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革命性的改变。
17.根据文章所提供的信息,解释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不要超过34个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所说的“路面”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它指什么?(2分)
A.指电子通讯网络 B。指传输信息的载体
C.指经过压缩后的数据 D。指传输信息的速度
19.结合自己利用网络获取和交流信息的实践,谈谈对“信息高速公路”的认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边一篇文章,完成20-24题.
人与城
陆文夫
苏州城,一颗东方的明珠,一个江南的美人,娴静、高雅,有很深厚的文化素养,又是那么多才多艺,历2500年二不衰老,阅尽沧桑后又焕发青春,实在有点不可思议。如果去询问她驻颜有何妙术,却又发现她一未吃珍珠粉,二未吃人参蜂皇浆,更未偷食长生之药。除掉她的天生丽质,即某些特殊的地理条件之外,主要是靠那些名不见经传的人,那些人为了生活,为了改善生活,为了美化生活而日日夜夜地辛劳、谋划。苏州人形容此种辛劳有句土话,叫“勿停格爬”。修建房屋叫爬房子,做家具叫爬家什,侍弄盆景叫爬盆景。一家一户地爬,一代一代地爬,便爬出了一个美丽的苏州城,而且使其永葆青春。爬,不是奔,需要耐心、细致、坚韧。于是,那精巧与细致便成了苏州的特色。苏州的园林,苏州的刺绣,苏州的美食,苏州人的待人接物等等都与精巧、细致不可分。此种特色不可替代,获得八方人士的青睐。
我们的祖先也许并未想到要故意去创造苏州的特色,没有想到要去创造一颗东方的明珠或培养一位绝代的佳人。他们只是在生活的搏斗与享用之中,把自己的个性、爱好、审美观点渗透到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之中,一旦形成风习,便会得到维护与发展,半是天生,半是人为,任何英雄豪杰都是无法左右的。庆祝苏州建城2500周年,实际上是为了缅怀我们那些“勿停格爬”的祖先,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与可贵的城市特点,同时也是为了庆祝自己“爬”得也很艰难,而且终于爬过了十分艰难与百般困扰的近十年。回过头来看看苏州城,倒也做了不少事情。人与城的关系要回过头来看看才能明白。人活百年已经十分稀有了,一个城市却有活2500年,3000年……城市是人的物化,人的精神的转化,每个为这个城市做过一些好事的人,虽然没有留下名字,却都会在这个长生不老的城市中留下有形无形的痕迹.你在苏州的大街小巷中走走,看见一座园子,一顶小桥,一个井圈,一间临河的小楼,会觉得古朴、优美。再往深处一想,便会有许多曾经活着的人显现在你的面前。你仿佛看到一位白发的长者种下了一棵小树,如今已长得参天蔽日;你好象看到几个浑身污泥的掘井人蹲在墙角里抽烟,如今那青石井栏已被吊桶绳磨出几十条一寸多深的凹痕,使得许多国外的旅游者都很惊讶,觉得这样的井圈应该陈列在博物馆里……
中国人有个习惯,逢五逢十是大庆,等到庆祝苏州建城3000年的时候,我们这一代人早就灰飞烟灭了,但也和古人一样,凡是给这个城市做过一些好事的人,都会为这个城市留下一点有形或无形的痕迹.只是有一点大家不必计较,不必计较那痕迹是你的还是我的,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20.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勿停格爬”是什么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为什么说苏州特殊的形成“半是天生,半是人为,任何英雄豪杰都是无法左右的”?下边的理解哪一项不正确?(2分)
A.人们在生活中的搏斗与享用之中,把自己的个性、爱好、审美观点渗透到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之中,逐步形成了苏州的特色。
B.苏州的特色形成,主要是靠一代一代名不见经传的人日日夜夜地辛劳、谋划,凡是给这个城市做过一些好事的人都会留下一点有形或无形的痕迹。
C.苏州的特色是在当地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经过无数人“勿停格爬”,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这个过程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苏州的特色是在苏州这一特殊的地理条件下自然形成的,任何人(包括英雄豪杰在内)都是创造不了的,也是无法左右的。
22.谈谈你对“城市是人的物化,人的精神的转化”这句话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下边是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哪一项最恰当?(3分)
A.展现苏州城的精巧与细致,品味苏州的城市特色.
B.赞美苏州人的勤劳与坚韧,挖掘苏州的人文资源.
C.探询苏州城永葆青春的奥秘,解读人与城的关系.
D.寻访苏州城的历史遗迹,揭示苏州人与苏州城的关系.
24.在作者看来,“人”与“城”有着怎样的关系?(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55分)
25.作文.(55分)
以“牵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所在学校。
苏州市
第一部分(24分)
1.①详 ②恬 ③柔 ④绚(4分)
2.(4分)
错别字 |
慢 |
燥 |
拙 |
扑 |
改正 |
漫 |
躁 |
绌 |
仆(赴) |
3.①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②蓬莱文章建安骨
③化作春泥更护花
④老夫聊发少年狂 江城子·密州出猎
⑤苔痕上阶绿 谈笑有鸿儒 刘禹锡
⑥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⑦舍生而取义者也
⑧悠悠乎与颢气俱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1-8题各1分,作家作品填空答对一处得1分)(10分)
4.(1)全国和北京的瘟疫总体呈下降趋势,其间有波动,5月13日以后(或5月14日开始)下降幅度明显加大;
(2)北京的瘟疫变化直接影响全国的瘟疫变化.(第一小题3分,第二小题1分)
5.“北戴河”邮票有假;或者:警惕伪造的“北戴河”邮票;湖南发现假“北戴河”邮票。(2分)
第二部分
6.BE (4分) 7。A(2分)
8.这好象是华丽的车子和破车子相比。(2分)
9.指上文说的舍文轩窃敝舆、舍梁肉窃糠糟、舍锦绣窃短褐。(2分)
10.墨子反对不义之战。(2分)
11.C.(2分) 12(略)(2分)
1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与“梦”相关的诗句均可)(2分)
14.(略)言之成理得(2分)
15.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可以从下面的角度思考;诗歌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诗人的情绪和情感是诗的基础。“一切景语皆情语”,有了诗人的情感,景物就有了情味,有了生命,诗歌的意境就深远了。考生答题时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举例(略)(2分)
16.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喜欢哪一首,只要言之成理就可以。(言之成理得2分)
17.“信息高速公路”是以光导纤维缆作为载体,能高速传输信息的电子网络。(2分)
18.B(2分)
19.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可以从下面的角度思考:信息高速公路传输信息的速度快、容量大、效率高。(2分)
20.为了生活,为了改善生活,为了美化生活而日日夜夜地辛劳、谋划。(2分)
21.D.(2分)
22.城市是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人世世代代努力的物质成果,也渗透了他们的个性、爱好、审美观点等。(2分)
23.C.(3分)
24.城市是人创造的,人又在城市中永存。(2分)
第三部分(55分)
等次
项目 标准 |
一类卷
51-55分 |
二类卷
46-50分 |
三类卷
40-45分 |
四类卷
33-39分 |
五类卷
32分以下 |
内容 |
中心明确
内容充实 |
中心明确
内容实在 |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比较实在 |
中心不明确
内容空泛 |
文不对题 |
语言 |
语言流畅
|
语言通顺
偶有语病 |
语言基本通顺
有少量语病 |
语言不通顺
语病较多 |
文理不通 |
结构 |
结构完整
条理清晰 |
结构完整
层次清楚 |
结构尚完整
层次较清楚 |
结构不完整
层次不清楚 |
层次混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