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2003年中考试题
(本题共120分,其中书写4分。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共18分)
阅读理解,填写原文,完成1-5题。(5分)
1.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上生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
3.纷纷暮雪下辕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小人长戚戚.
5.三峡工程蓄水之时,面对汹涌澎湃的江水,我们不由得想起郦道元《三峡》中表现夏水湍急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面每句话,都会想起一个名句.根据你的理解,任选其中三句,填写在横线上完成6-8题.(3分)
陶渊明那朵菊花温暖了宁静深远的峰峦;李白的愁情汇成了滔滔江水;杜甫的雄心量出了泰山的高度;李清照憔悴如风中的一株黄花;苏轼矫健弯弓,梦想射下天上的星座.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仿照示例,运用古诗文名句,再写一句话(不要涉及1-8题的内容)(2分)
示例:结识古仁人,我赞赏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
仿写:结识古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选择《西游记》中你喜欢的一个人物,结合社会生活,说说你喜欢他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完成11-13题.(5分)
①一个窗台有一朵花,这个屋里就有了生气;一个人送给另一个人一束花,这两个人就有了情意.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就是提高自己生存的质量.用自己的心为他人做圃,给他人吐一地绿阴,染一片色彩,就是给自己的人生喝彩.
②面对“非典”的袭击,一次无( )的献血是一朵花,一个及时的电话是一朵花,一朵花是一次适时的看望,一次大度的让贤是一朵花……
③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的生活绚丽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11.根据拼音,把汉字写入字格中.(1分)
无chàng 的献血
12.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中“花”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②段句式不够整齐,语意不够连贯,请你修改.(2分)
修改后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共48分)
[甲]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乙]人有从学者,董遇(人名)不肯教,而云“必先读百遍”。又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于无日。”董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董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农时)之余也。”
14.用自己的话概括,[甲]文中王君推崇王王羲之的目的是____
__________;[乙]文中董遇告诉从学者_________________(3分)
15.解释下面两组加点的词.(4分)
(1)a.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被:____________________
b.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_____________________
(2)a.或问“三余”之意 意:_____________________
b.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加点词必须准确译出)(4分)
(1)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农时)之余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谈谈你读[乙]文后获得的启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议论文,完成18-21题.(14分)
民国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人饱经沧桑沉浮,却一生淡泊,荣辱自安。常有友人问及他高寿的养生之道,他总是指指客厅墙上高悬的那幅字画,笑而不言。
那是一幅写意的莲花图。旁边是一幅对联:不思八九,常想一二。横批:如意。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倘若心为物役,患得患失,就只会悲观、绝望窒息心智,人生的路途注定是如负重登山、举步维艰了。常想一二,就是用心感恩,庆幸、珍惜人生中那如意的十之一二,最终以那份豁达与坚韧去化解并超越苦难。
我不由得想起了霍金,眼前浮现出这位科学家大师那永远深邃的目光和宁静的笑容.世人推崇霍金,不仅仅因为他智慧的英雄,更因为他还是一位人生的斗士.
有一次,在学术报告结束之际,一位年轻的女记者捷足跃上讲坛,面对这位已在轮椅上生活了三十多年的科学巨匠,深深景仰之余,又无不悲悯地问:“霍金先生,卢枷雷病已将你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的太多了吗?”
这个问题显然有些突兀和尖锐,报告厅内顿时鸦雀无声,一片静谧。
霍金的脸庞却依然充满恬然的微笑,他用还能活动的手指,艰难地扣击键盘,于是,随着合成器发出的标准伦敦音,宽大的投影A屏上缓慢然而醒目地显示出如下一段文字: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
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
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心灵的震颤之后,掌声雷动。人们纷纷涌向台前,簇拥着这位非凡的科学家,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
人们深受感动的,并不是因为他曾经的苦难 ,而是他直面苦难时的坚守、乐观和勇气。人生如花开花谢,潮起潮落,有得便有失,有苦也有乐。如果谁总自以为失去的太多,总受到这个意念的折磨,谁才是最不幸的人。
常想一二。因为境由心生——问题本身都不是问题,如何对待它才是最大的问题。
常想一二。毕竟,决定生命品质、塑造人生境界的,不是八九,而是一二。
18.根据文章内容,请你为本文拟定一个标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具体说说于右任老人把莲花图和对联挂在一起的深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为论据的事实,可以是一人一事的具体事例,也可以是多人多事的概括性事例.
(1)请结合霍金事例中让你动情的句子,简答这一具体事例证明论点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再补充一个能证明本文论点的概括性的事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思考作者的观点,请说说你真切的感受或与之不同的见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记叙文,完成22-26题.(20分)
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
童话,并不只是给儿童读的.
我在成年之后,还常常读童话.每当烦心的时候,从书架上随手扯出的书,必是童话.比如安徒生的《海的女儿》,我就读过多遍,它也被翻译成“人鱼公主”。比较起来,我更喜欢“人鱼公主”这个名字。海的女儿,好象太阔大太神圣了些。人鱼呢,就显得神秘而灵动,还有一点点怪异。
大约8岁的时候,第一次读到人鱼公主的故事。读完后泪流满面,抽噎得不能自己。觉得那么可爱和美丽的公主,居然变成大海的水泡,真是倒霉极了。从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看到湖面上河面上甚至脸盘里的水泡就有些发呆,心中疑惑地想,这一个水泡,是不是善良的人鱼公主变成的呢?看到风把水泡吹破,更是分外伤感。
大约18岁的时候,又一次比较认真地读了人鱼公主。也许是情窦初开,这一次很容易地读出了爱情,原来,这是一篇讲爱情的童话啊!你看,她之所以能忍受那么惨烈的痛苦,是为了自己所爱的人。她忍受了非人的折磨,在刀尖样的甲板上跳舞,她是宁肯自己死,也不要让自己所爱的人死。这是一种多么无私和高尚的不求回报的爱啊!
到了28岁的时候,我已经做了妈妈,这时来读人鱼公主,竟深深地关切起人鱼公主的家人来了。她的母亲在生了6个女儿之后去世了,我猜想这个女人临死之前,一定非常放心不下她的女儿,不论是最大的还是最小的。她一定是再三再四地交代给公主的祖母老皇后,要照料她的孩子,特别是最小的女儿。
到了38岁的时候,因为我也开始写小说,再读人鱼公主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地探讨起安徒生的写作技巧来了。我有点纳闷,安徒生在写作之前。有没有一个详尽的提纲呢?我的结论是——大概没有。似乎能看到安徒生的某种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当然了,大轮廓走向他是有的,这个缠绵悱恻一波三折既有血泪也有波浪的故事,一定是在他的大脑里酝酿许久了,但是,连续了几遍之后,感到结尾处好象有点画蛇添足。
现在,我48岁了。又读了几遍人鱼公主。这一次,我心平气和,仿佛天眼洞开,有了一番新的感悟。这是一篇写灵魂的故事。无论海底的世界怎样瑰丽丰饶,因为没有灵魂,所以人鱼公主毅然离开了自己的亲人。人鱼公主是顽强和坚定的,她选定了自己的道路就绝不回头,终于,她得到了自己终就一个灵魂的机会。在一个接一个严峻的考验之后,在肉体和精神的磨砺煎熬之后,她又踏上了寻找不朽灵魂的漫漫旅途。
这个悲壮而凄美的寻找灵魂的故事,是如此地动人心弦,常读常新。于是想,当我58岁……68岁……108岁(但愿能够)的时候,不知又读出了怎样的深长?
(作者:毕淑敏 本文有删节)
22.作者一生常读人鱼公主,感受常新.请你简要概括作者8岁、28岁时读出的内容.
8岁时_____________________;18岁时理解了这是一篇写爱情的童话;28岁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38岁时热衷探讨写作技巧……(3分)
23.48岁时,作者读出人鱼公主“是一篇写灵魂的故事”。你认为这里的“灵魂”指什么?请结合文中你感受最深的词、句作一点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品读文章的结尾,简要说说好在哪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本文突出的写作特点是巧用年龄阶段组织材料.你觉得这种方法巧在哪里?请从结构和内容方面回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重读学过的课文,与作者一样,你也会有“常读常新”的感觉。请就《背影》的写作技巧或《斑羚飞渡》的思想内容,谈谈你原有的认识和一点新的感悟。(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27.《太原教育》的一则征稿启事说,2003年第8期要设《人与自然》、《人生百态》和《成长笔记》三个栏目,全力为中学生打造一个展示自我,尽显文采的平台,欢迎大家投稿。
亲爱的同学,请你抓住这个机会,任选其中一个栏目,写一篇文章为它投稿。
要求:(1)写明栏目,题目自拟,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600字。
(2)努力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太原市
1.在水一方 2。天涯共此时 3。风掣红旗冻不翻
4.君子坦荡荡
5.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白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或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其间千二白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7.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8.莫道不消(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1-8小题,每小题1分)(错、漏、多字均不得分)
9.我概叹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的悲壮。(2分)
10.答:示例:我喜欢孙悟空。因为他明辨是非,疾恶如仇,是正义、智慧、勇敢的化身。今天,能有孙悟空这样的人来执法,社会就会多一些公正。(3分)
11.偿;(1分)
12.这里指奉献精神(1分);这奉献中体现出的是人生观、价值观、人性美。(1分)
13.①一次适时的看望是一朵花。(1分)②删掉“一次大度的让贤是一朵花”(1分)
14.勉学劝善; 利用“三余”勤读;(2分,每空1分)
15.(1)影响;穿着(或通“披”);(2)意思;:情趣(2分)
16.(1)教授王盛君担心墨池不够明显,于是写了“晋王右军墨池”悬挂在门前的楹柱之间来标明它。(1分)
(2)冬天是一年的空闲时间,夜晚是一天的空闲时间,阴雨的时候是农时的空闲时间。(1分)
17.要点:善于利用空闲时间学习。(3分)
18.常想一二(或由一副对联想到的。或有关把八九和一二的思考等)(2分)
19.示例1:图和对联相映成趣。莲“出淤泥”的过程即于右任老人饱经沧桑沉浮的一生,莲最终“出淤泥而不染”,“亭亭净值”的结果即他一生淡泊,荣辱自安的人生态度。
示例2:莲生于污泥间,却开出鲜艳的花朵,不正像那些身处逆境的人们,笑对人生的苦难?因此,图和对联包含的思想是一致的。(共3分)
20.(1)示例:读霍金扣击在投影屏上的文字,我被震撼了。在轮椅上生活了三十余年,还能豁达地说,我还有手指、大脑、理想、亲人和朋友、感恩的心。这种胸怀只有常想一二的人才有。这事例,以情感人,更以理服人。(3分)
(2)略(3分)
21.略 (3分)
22.伤感于美人鱼变成水泡;读出妈妈对孩子的爱。(2分)
23.这里的灵魂是指一种精神,作者读出了安徒生生是借鱼写人。为了寻找灵魂,人鱼公主抛弃了海底“瑰丽丰饶”的物质生活,毅然离开了自己的亲人。其间尽管旅途漫漫,肉体和精神经受了“磨砾”和“煎熬”,但她顽强、坚定、永不放弃。这正是一种精神的体现。(4分)
24.示例:①结构完整。、承接上文年龄阶段,使线索贯穿始终。示例②:篇末点题。突出了“常读常新”的主题。示例③:语言耐人寻味。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4分)
25.结构上,以年龄阶段组织材料,独具匠心,使文章层次分明。内容上: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生活角色的转换,对生活有“常新”的感悟。作者巧用这种形式,将自己读书和读人生的感悟结合在一起,使内容与形式达到完美统一。(4分)
26.评分说明:回答出原有的认识2分;说出一点新的体会。并言之有理2分。新体会比较深刻1分;语言通顺、完整1分。(共6分)
27.作文评分说明:
A.立意较深,结构严谨,内容充实,富有文采,感情真挚,表达有创意,符合文体要求(50-45分);
B.中心明确,结构完整,内容较充实,语言流畅,感情真实,符合文体要求(44-40分);
C.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整,内容单薄,语言基本通顺,基本符合文体要求(39-35分);
D.中心不明确,语言不够通顺,但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内容(34-30分)
E.没有中心,没有内容,没有结构,语言不通,没有文体(29-0分)
扣分说明:①不写栏目扣1分,不写题目扣1分;
②每三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分不超过3分;
③字数不足,每少50字扣1分,超出字数不扣分。
卷面书写:(4分)
评分说明:漂亮、工整、有一定书法功底4分;
较漂亮、工整3分,
不漂亮、也不工整2分;
书写混乱,难以辨认,酌情给1分或0分。
南京市2003年中考试题
(本试卷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24分)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①潜( )滋暗长 ②深恶( )痛疾
③不屈不náo( ) ④心旷神yí( )2.用原文原句填空。(10分)
①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②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③_________________,潭影控人心.(常建《题破山寺禅院》)
④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⑤___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⑥不以物喜,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① 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⑧__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⑨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一文中,就“文”与“气”的关系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文者气之所形,然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⑩我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出现峰回路转、扑朔迷离的情况,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便会突然发现一个全新的天地。陆游《游山西村》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就包含了这个哲理.
3.下面对文学名著的点评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B.《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C.《鲁滨孙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孙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D.《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4.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招贴画,按要求答题。(4分)
①请简要说明画面的内容。(不超过30字) (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说说这幅画我们的启示.(不超过30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护士节前夕,某校初三(1)班的同学委托医院工作人员,给日夜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护士阿姨们捎去一束鲜花和一封简短的信,信的内容如下:(4分)
亲爱的阿姨:
你们好!
①连日来,你们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面对SARS的挑战,你们没有丝毫的退缩,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面对无情的“隔离”,你们以苦为荣,把对家人的思念化作对病人无微不至的呵护。②从报纸上了解到你们的事迹,使我们非常感动。我们决心以你们为榜样,也要为抗击“非典”做出自己的贡献。
祝
身体健康、早日凯旋!
╳校初三(1)班全体同学2003年╳月╳日
①这封信在格式上有一处错误,请说明。(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画线句有一个是病句,请改正.(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除了献花和写信,你们班打算用什么活动来表达对白衣天使的敬意呢?请写明活动的名称和步骤.(2分)
活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46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8题(9分)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6.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穷回溪 B日与其徒上高山
复前行,欲穷其林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C 醉则更相枕以卧 D 施施而行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人不和而不愠
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任选一句)
①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画线的句子“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这一哲理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9-13题(15分)
丁香赋
每当冰雪消融,一股细细的清香立刻浮满北国冰城,是丁香选择了哈尔滨,还是哈尔滨选择了丁香?问花花不语,天地间都在感叹着花与城的奇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当春风尚未完全驱走哈尔滨的冰寒,丁香就像春天的使者,绽满枝头,如霞如烟。哈尔滨的春天实在是太短暂了。丁香就像春天里的一个梦,与哈尔滨春天交相辉映。有了丁香花,哈尔滨的春天就变得芳香四溢,美不胜收。
春天的丁香花,夏天的太阳岛,冬天的冰雪,是每个哈尔滨人心中的挚爱。几十万株丁香装点着哈尔滨的街道、公园、庭院。
丁香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簇簇的,紫中带白,白中映粉,远远望去,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着情景给寒冬里走过来的人以张力,创造的热情,想象的驰骋。
丁香,花香袭人,在花草中,她的香气最为浓郁了。倘若你漫步街头,往往是还没有看见花,香气已先冲入鼻中。一代代的哈尔滨人就是在这沁人心脾的芬芳中梦想自己的未来。
丁香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它给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
古时,有许许多多关于丁香的传说,说丁香是“神树”。它能给人带来幸福。
历代的文人墨客,又为丁香留下了许多名篇。
“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芳流荡紫云藤。”
李商隐则用“芭蕉不展丁香洁,同向春风各自开”的诗句,描述情人的思念之心。
哈尔滨人把丁香作为自己的市花,丁香是他们情感的寄托、审美的移情,更是对生命价值的一种追求。
丁香花的生命力很顽强,能绽放在北纬45度线上,深得哈尔滨人的宠爱。
这里的丁香外表柔媚,但它的根紧紧地抓住土地,纤细的枝杆,劲健地支撑着一簇硕大的花冠,抵御着北方的风寒和干旱。
初春,丁香浓香馥郁花飞全城;深秋,浓绿的叶子也久久不肯落下;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哈尔滨人对丁香的深情,在与丁香的品格凝聚了塞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她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
丁香是哈尔滨人精神的写照,丁香是北国历史的见证,丁香,秀美的花色。繁茂的花丛,把北国冰城装得分外妖娆。
丁香是哈尔滨人的挚爱,哈尔滨是丁香永久的家园。
(选自中央电视台《电视散文精品》)
9.阅读全文,说说作者赞美丁香花是为了赞美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是根据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改写而成.(2分)
11.作者根据什么说丁香“给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无限的秀色”?(可用文中原句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处.(任选一句)(3分)
①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丁香花、太阳岛、冰雪是哈尔滨人心中的挚爱,南京的梅花、栖霞红枫、雨花石、玄武湖等也是南京人心中的挚爱。请你选择具有南京(含郊县)地方特征的一景或一物,写一段话,抒发自己的喜爱之情。(不得直接套用文中的原句,不超过60字)(4分)
(三)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14-17题(11分)
气流功能充满奇妙
①对气体施以一定的外力,它就会像水流一样能够流动而形成气流.当我们自己的手上吹气的时候,就可以感觉到气流的存在.
②气流很小的时候可以吹灭火柴和蜡烛;再大一些,能够吹起气球或是给自行车车轮胎充气;非常强烈的气流常用来清洗机器上的油脂或棉布上的污垢.有的时候,人们还会将空气压缩,存储到气箱或气罐中.使用时打开阀门,被压缩的气体就会急速膨胀,形成猛劲的气流.这种压缩空气常被用来喷涂、清洁建筑物。
③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时代中,气流的应用更是充满神奇的色彩.20世纪80年代初,德国科学家首先提出并付诸实现了利用气流来发电.这种气流电站的构造很奇特.外形象一个既高又粗的大烟囱直径10米,高200米,可以用来抽吸空气而使热气流迅速排出.围绕烟囱是一个巨大的环形曲面透明塑料大棚,大棚与烟囱连接部分高约8米,边缘高2米,方圆252米.烟囱的底部装有发电机..由于塑料的透光和保温作用,大棚内的空气经太阳照射后便会逐渐升温,使棚内温度比棚外要高出20℃左右.利用空气热升冷降的特点,再加上高的大烟囱的急速排出作用,可以使热空气以每秒20-60米的速度,经由设在烟囱底部的发电机,并驱动发电机进行工作.利用这种发电装置,这座电站白天可以发电100兆瓦;夜晚利用余热也可以发电40千瓦.据推算,发电成本与核电电相近.利用起来十分合算.
④美国利用气流的作用,研制出一座无水的空气游泳池.在一间直径6米、高7米的圆型房间里,安装一部大型鼓风机向顶部鼓风。在气流的作用下,房间里就会产生一种向上的托力,使得人们可以在房间里漂浮,既像在水中游泳,又像在空中飞行。这种环境,可以进行体育锻炼,又可以进行仿生飞行科学研究,为人类生存开拓出新的适应方式。
⑤现在,有人正在研究利用气流的作用制作气幕屋顶。当瓢泼大雨降落到体育比赛场时,在体育场四周安装的高压空气喷管,就会把强大的气流喷向天空,将雨水移至它处。这样,体育场就变换成为体育馆。人们在巨大的气流和降雨声中观看比赛,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14.本文的中心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5.下面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利用气流给自行车轮胎充气,喷涂、清洁建筑物.
B.第三段主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介绍了气流发电站的构造、工作原理和经济效益。
C。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时代,德国建成了气流电站,美国研制出无水的空气游泳池。
D.现在,人们已经利用气流制作成气幕屋顶。
16.请说说“据推算,发电成本与核电站相近”一句中“据推算”的表达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除了文中提到的利用气流的例子外,请你从生活中另举一例.并简要说明它是怎样利用气流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18-21题(11)
说真诚
①曾几何时,我们渴望辉煌与成功,富于幻想与憧憬。然而,当岁月为我们的人生之树又增添一 围崭新的年轮时。我们却愈来愈感到首先需要的是真诚。因为真诚是火,当心与心之间横着樊篱时,它会焚去素有的阻隔,引导心灵共同拥抱美好与真情;真诚是水,当思想里积起种种难以沟通的障碍时,它会洗去一切误解,在不同的思想之间串流一条理解的小溪。
②真诚的人坚强自信,乐观向上,在他们眼里,困难是胜利的前奏,失败是成功的信号;真诚的人从善如流。热情大方,生活里平易近人,虚怀若谷,实践中乐于助人,行为高尚;真诚的人疾恶如仇;崇高真理,他们是现实生活的清洁工,又是良好社会秩序交通警;真诚的人潇洒自在,人格高尚。真诚像春天的明媚阳光,即使有的地方普照不到,也会把温暖辐射到那里。
③缺乏真诚,心灵里会生长芥蒂与隔膜,人与人之间无法沟通。没有真诚,生活会失去美好,变得虚伪与沉重,社会里也将失去纯真与同情,向往真诚而不知其内涵的人,将永远无法做到真诚。只知真诚却在行动上另是一套的人,知识在关键时期用它来伪饰自己的言行。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不是真诚,固执已见、独断专行也不是真诚。真诚需要忘我,需要付出,只有思想上达到并保持一种毫无顾虑、毫无压抑的至高、至善的境界时,方能自然流露真诚,这犹如青春对于人生,只有心中的“天线”不断从天上人间接收美好、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才能青春永驻,风华长存。哪怕古稀高龄还能年轻,因为他思想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
④真诚就要把新心胸扩展,把虚伪斩断,让非分的欲望、灰色的思想一起付之流水,从而多一点善心美意,多一些热情奉献。就像杜甫身居陋室,喊出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就像范仲淹,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心。而今有多少人,虽然很会使用“外交辞令”,却令人一眼看穿其虚假的本质;又有多少人,虽然拥有太多的钱财,却不能买到一丝真诚。人们终于明白,真诚金钱不换,真诚巧语难当。
① 真诚是理想里的一朵白云,真诚是生活中的一泓清泉,真诚是感情里的一支劲舞,真诚是奋斗中的一叶风帆。
② 恪守真诚。它会帮我们创造金色的人生。
18.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作者开篇提出了我们“首先需要的是真诚”的观点,接着具体阐释什么是真诚,然后进一步论述了怎样做到真诚。
B.第四段画线句“虽然拥有太多的钱财,却不能买到一丝真诚”一句,揭示了真诚与金钱互不相容的对立关系。
C.作者在第三段运用了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论证了“真诚需要忘我,需要付出”的观点。
D.本文观点鲜明,感情充沛,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语言精练、生动,富有感染力。
19.为什么说“真诚是火”,“真诚是水”?(可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四段引用杜甫和范仲淹诗文中的名句论证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以“勤奋”为开头,仿照“真诚是理想里的一朵白云,真诚是生活中的一泓清泉”写两个句子。(4分)
勤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勤奋是_________________.
三、(5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万物靠泥土孕育,人类在泥土上繁衍。泥土是我们的立足之本,泥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无论是乡村、城市、农田、矿山、还是山脉、河流、森林、草原……无不与泥土息息相关.泥土平凡而朴实,博大而厚重,默默奉献而不期回报,功高盖世而绝不张扬……然而,这弥足珍贵的泥土,常常被我们忽视,冷落.面对泥土,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索呢?请你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叙述事情,发表议论,说明事物,抒发感情.
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标题中必须有“泥土”二字,如:“泥土的故事”“想起那个泥土球场”“家乡的泥土”“小议泥土精神”“泥土的启示”“珍视泥土”“泥土在呻吟”“泥土的芬芳”等)。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④600字左右。
南京市
一、(24分)
1.每小题1分,共4分
(1)qián (2)wù (3)挠 (4)怡
2.每小题1分,共10分。每题中有一处错、漏、添、倒,该题不给分。
(1)悠然见南山 (2)一览众山小
(3)山光悦鸟性 (4)沉舟侧畔千帆过
(5)黑云压城城欲摧 (6)不以已悲
(7)在乎山水之间也 (8)人生自古谁无死
(9)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1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C(2分)
4.(1)招贴画题为“绿色家园”,一片大树叶中有一个地球,(1分)整个图似只眼睛。(1分)
(2)像保护眼睛(眼珠、眼球)一样保护地球,爱护绿色家园(人类的生存环境)。或“关注环境保护,建设绿色家园。”(2分)
5.(4分)(1)问候语空两格。(1分)
(2)删去“使”。(1分)
(3)能写出具体的集体活动名称,(1分);写出活动步骤(1分)
二、(46分)
6.A(3分)
7.两题任选一题。(3分)
(1)“幽”“怪”“无……不”为参考得分点
幽深的溪泉,奇异的石头,无论多远都能到达(再远都到了)
(2)“则”“披”“倾”为参考得分点
到了就分开野草坐下,将壶中的酒喝完,喝醉了。
8.能写出哲理(如“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求学之路,永无止境,永不知足”“对事物的认识不能靠主观臆断,要探索实践”等)得2分;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得1分。
9.如写“赞美哈尔滨人”得1分;如写“组么哈尔滨人的精神”得2分;如写“赞美哈尔滨人‘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的精神,得3分。
10.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每空1分
11.古时,有许许多多关于丁香的传说。历代的文人墨客,又为丁香留下了许多名篇。(写出1句得2分。写出2句得3分)
12.(1)点明排比、比喻修辞方法,得1分;说出其表达效果。得2分。
(2)点明拟人、比喻修辞方法,得1分;说出其表达效果。得2分。
13.写出南京的景或物的名称,得1分;表现景或物的特征,得1分;准确表达喜爱、赞美之情,得1分;语言畅通,优美,得1分
14.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时代中,气流的应用更是充满神奇的色彩。
15(3分)D
16.语言准确,有分寸;交代了“气流电站与核电站成本相近”这一结论是怎样得出的;表明这一结论的不确定性。(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
17.举例(如喷雾器、气垫船、吸尘器等),得1分;说明它是怎样利用气流的,得2分。(3分)
18.B(3分)
19.真诚是火,因为它会焚去所有的阻隔;真诚是水,因为它会洗去一切误解。(答全句也可,2分)
20.真诚就要把心胸扩展。或“对一点善心美意,多一些热情奉献。”或“真诚就要把心胸扩展,把虚伪斩断,让非分的欲望、灰色的思想一起付之流水,从而对一点善心美意,多一些热情奉献。”(2分)
21.如:勤奋是攀登知识高峰的阶梯,勤奋是遨游知识海洋的航船。
三、(50分)
项目
卷类 文体
标准 |
内容(20分) |
表达(20分) |
结构(10分) |
记叙文 |
说明文 |
议论文 |
记叙文 |
说明文 |
议论文 |
一类卷
(50-43分)
基准分45分 |
中心明确
内容很具体 |
中心明确
事物特征鲜明 |
观点明确、正确论据与论点完全一致分析合理 |
语言流畅
生动形象 |
语言准确恰当
使用说明方法 |
通畅
严密 |
完整
条理清楚
分段恰当 |
病句不超过一个 |
二类卷
(42-35分)
基准分38分 |
中心明确
内容具体 |
中心明确
事物特征较鲜明 |
观点明确、正确论据与论点基本一致分析较合理 |
语言流畅
生动形象 |
语言准确,通顺
使用说明方法 |
较通畅
较严密 |
较完整
有条理
能够分段 |
病句不超过2-3个 |
三类卷
(34-27分)
基准分30分 |
中心较明确
内容较具体 |
中心较明确
能表现事物特征 |
观点基本明确、正确论据与论点基本一致有点分析 |
大体通顺
病句多(4-5句) |
基本完整
条理尚清楚
分段不恰当 |
四类卷
(26-18分)
基准分22分 |
中心不够明确
内容不够具体 |
中心不够明确
事物特征不鲜明 |
观点不够明确、正确论据与论点不够一致分析太少 |
不通顺
病句多(6-7句) |
不成篇 |
五类卷
(17分以下) |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具体 |
中心不明确
说明事物无特征 |
观点不明确、正确论据与论点不一致无分析 |
极不通顺
病句太多(8句以上) |
不成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