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语文周易
文章标题: 《徐萍: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辩护》
     阅读次数:867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徐萍: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辩护


徐萍 发表于 2011-10-28

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辩护

 

引用地址 :http://www.cxjedu.com/blog/user1/1519/archives/2011/10146.html

 

 

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需要怎样的呈现方式? 
  儿童需要深度,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深度。在教学实践中,寻找到深度合适的呈现方式显得格外重要。这些方式具有怎样的特征呢? 
  答案1:清浅的方式。儿童文学评论家刘绪源在谈到儿童文学创作的深度时曾说:它有多深,就该有多浅。同样,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应该用一种浅显的方式来表现,课堂上需要把深度适当地隐藏起来。清浅表现为学习路径的清晰,学习过程的简约,学习方式的浅静,学习中能够唤醒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等等。如在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感受谈迁的人物形象,我从体会厄运入手,首先出示的篆书,结合字的形象理解:表示山崖,“表示腿部弯曲的人。人承受着像山一样的重压,抬不起头,直不起腰,动弹不得,处境十分艰难;接着理解厄运在文中所指,抓住数据感受谈迁撰写《国榷》之艰辛;然后紧扣热泪体会书稿被盗对谈迁打击之大。教学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从生活到文本,从文本再联系生活,逐层推进,学生对谈迁的不屈与信念的坚定的理解水到渠成。 
  答案2:生动的方式。游戏是儿童的活动方式,也是儿童的学习方式。游戏的核心是什么?自由、快乐。这也应该成为课堂的基调,课堂上应该多一点游戏的精神,至少具备一些游戏的特征。我们的课堂一旦成为孩子快乐的园地,教学的方式一旦生动起来,深度的追求一定可以成为一种现实。实践表明,情境的创设让课堂灵动了起来。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老师概括了情境创设的基本途径: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绘情境等。课堂中,通过情境的优选和组合,学生身临其境,沉浸在学习的欢乐之中。教学《推敲》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转换角色,通过表演体会贾岛在街头独自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推门、敲门的动作,课堂一下子活了起来,学生兴趣浓厚,想到目不转睛、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专心致志、旁若无人、心无旁骛等一系列的词语来形容贾岛,在表演中感受到贾岛的专注与痴迷,而这正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形象展现。 
  答案3:自主的方式。课堂属于学生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我们应该给学生留有充分的空间,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学习。这需要彻底颠覆传统意义上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变成儿童,永远保持着一颗童心。自主的方式应该是探究的方式。儿童是天生的探究者,对一切都充满着好奇。课堂上应创设探究的情境,引导孩子在探究中发现、积累、运用,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造。这种探究必然是伴随着儿童情感的。儿童的情感最丰富、最纯真,深度的探索需要在教材与学生之间,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学生与学生之间架起情感的桥梁,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激情、入情、动情、移情、抒情。孩子探究的欲望一旦得到激发与满足,必然会产生无限的学力,深度自然破解。 
  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话题,也是一个很有深度的话题。此处追问与思考还很不深入,点滴的探索与实践也很不成熟。对小学语文教学深度的命题,还需要我们以更高的热情与执著,持久地去深思、去探讨。

 


最后更新[2015-3-4]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