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少堂志林
文章标题: 《少堂志林(138):研究杰出教师是成长为一流名师的“快速通道”》
     阅读次数:870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少堂志林(138):研究杰出教师是成长为一流名师的“快速通道”

少堂志林(138):研究杰出教师是成长为一流名师的“快速通道”

2015-5-4 11:12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科学界有个潜规则,即跟一流科学家学习,或者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生,获得诺贝尔奖的概率就高一些。有人还专门做过这方面的统计研究。例如,德国著名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创始人普朗克(1858423日-1947104日),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物理学家之一。作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普朗克最大的贡献是首先提出了量子论,这个理论彻底改变人类对原子与次原子的认识,正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改变人类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这两个理论一起构成了20世纪物理学的基础。因发现能量量子而对物理学的进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普朗克在191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据有关资料介绍,普朗克仅有过约20名博士生,其中,冯·劳厄在1914年获诺贝尔物理学,瓦尔特·博特获1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为何跟随一流科学家或诺贝尔奖获得者学习,获得诺贝尔奖概率就高些呢?因为跟着大师学习,耳濡目染之间,境界在改变,思想层次在改变,诞生更出色的成果可能性就大一些。换言之,虽然一流的学者不是能够教出来的,但跟着一流的学者熏染,有利于成长为一流。

 

在中国,中小学教师队伍人数过千万,着实是一支庞大的队伍。但由于工作性质特殊,中小学教师要突破平庸不易,要出类拔萃更难。而人的内心深处又大都是不甘平庸的,因此成为一流名师,一直是这支队伍中许多有志者不懈追求的梦想。

 

但大树不是一天长成的。不积十数年乃至数十年功夫,成为一流名师的理想就绝不可能实现。

 

像跟随一流科学家或诺贝尔奖获得者学习,获得诺贝尔奖概率就高些的道理一样,选择一个符合自己个性特点与审美趣味的一流名师深入研究之,吸收之,模仿之,在此基础上形成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的教学风格、科研风格,有利于在成长为名师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三十年前(1985年前后),我还在做中学语文教师时,写过一篇题目为《开创语文教学法研究的新局面》的论文,后来在《中学语文》1990年第8期发表出来(语文味网:http://www.yuwenwei.net/readnews.asp?newsid=13887),发表时杂志编辑做了不少删节,但主要观点发表出来了。在这篇文章中,我提出开辟语文教育多个新的研究方向的建议,其中第八个建议是:

 

   8.在比较语文教学法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语文教学鉴赏学。英国著名科学家、《科学研究的艺术》的作者贝弗里奇说:“鉴赏力能通过研究杰出科学家的工作方式而得到培养。”对教师而言,就是通过研究杰出教师的教学来培养他们的鉴赏力,因此应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我认为,三十年后今天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界的实际来看,建立语文教学鉴赏学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教师教育的质量,有利于学生发展,也有利于一线教师实现突破平庸、追求卓越的梦想。


顺便说一下,语文教学鉴赏学与语文教学批评学颇有关联,但也有区别。语文教学鉴赏学偏重于审美研究,重心在建设;语文教学批评学偏重于操作,重心在纠偏。至少从用语表面看来,语文教学鉴赏学比语文教学批评学显得更体贴一些。


有志于成为名师的一线教师,在搞好日常教学的前提下,可以进行语文教学鉴赏学研究,坚持八年十年,必将在教学与科研两方面取得骄人成绩。

2015-5-4


最后更新[2015-5-4]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