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逸闻轶事
文章标题: 《马克思都做了什么?》
     阅读次数:1149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马克思都做了什么?

马克思都做了什么?

 2015-5-5 00:03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201555日是马克思诞辰197周年纪念日。再有三年,就是他200周年的诞辰纪念日了。近200年来,人们对马克思的看法,存在很大的争议,但争议本身就表明这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物。

中国人对马克思的名字并不是很陌生,但对于马克思到底做了些什么,其实未必都很清楚。有些人说马克思就是要搞阶级斗争,这本身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马克思自己承认的,他对阶级斗争的贡献只有三点:阶级的产生仅仅同社会生产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青年时代的马克思是一个青年黑格尔主义者。所谓青年黑格尔派,指的是一群有着民主主义观点,或者加上一点民主革命意识的青年知识分子。这些人,不满意当时普鲁士的专制制度,亟需要在德国开展一场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革命。但是,这些青年知识分子,并不打算或者也不太可能进行一场政治革命,他们只能从事一种所谓哲学革命,即用黑格尔学派中的那么一点辩证法拿过来,并以此来对抗保守、陈腐的老年黑格尔学派。他们企图用所谓哲学革命,或者一种理论上的革命来促成普鲁士的变革,但他们这些想法最终都不可能成功而幻灭。因为这种所谓革命不过是茶杯里的风暴,只能自娱自乐而已。

作为青年黑格尔派的马克思,对此也特别苦恼。正在这时,费尔巴哈提出了他的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思想,这让青年黑格尔派中的一些人得到极大的鼓舞,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这群人的一员。因为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真正用脚来站在地上的,而不是像黑格尔的思想那样,是用头倒立在地上的。费尔巴哈给马克思他们带来的兴奋并没有持续太久的时候,因为马克思很快就发现了费尔巴哈思想中致命的缺陷。

这种缺陷体现在理论上,就是费尔巴哈不懂得实践。而且在自然观方面,费尔巴哈是个唯物主义者,但在历史观方面,他仍然是一个唯心主义者。所以费尔巴哈只能干脆彻底地丢掉黑格尔,而不能从黑格尔那里得到真正有用的东西。在这一点上,马克思看到了黑格尔最有用的工具就是他的辩证法。

马克思是通过对黑格尔与费尔巴哈各自理论领域中缺陷的批判,使他自身的理论逐渐成熟起来。但这种成熟也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因为这仍然只是存在于哲学领域中的成熟,还缺乏对现实世界的真正认识与了解。直到马克思开始研究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模式,开始把辩证法运用到对资本运行全过程的研究之中的时候,他的辩证法才最终走出抽象的哲学领域,而走进了社会实践的主要方面。

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是让辩证法真正成为人们的社会生活之中的方法的途径。在马克思的研究中,资本这个东西,不是单纯的货币,更不是幻化为厂房、机器、设备、人力、原材料等物质实物的怪物,而是一种过去从未有过的社会关系。资本是一种社会关系,对这一点,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并不了解。

马克思对资本的研究,绝不只是出于单纯在情感上的厌恶,或者马克思本人对于这个东西是不是有情感上的厌恶也不那么确定。马克思的研究,更主要的是出于科学的角度、态度与方法,客观而冷静地分析资本运行全过程,并且观察它未来的发展趋势。实际上,马克思最后的结论是,不论我们是不是喜欢资本这个东西,它总是在我们的全部生活中发挥着自身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这种过程最终会让资本本身走向自己的末路,而这完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今天有很多人,不论是国内的,还是海外的,都认为马克思是一个偏执狂。其实,他们并不了解马克思。正是马克思冷静而客观的头脑,才让他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如果单纯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现实存在的客观事物,总是要经历自身的产生、发展、鼎盛,衰落,最终走向灭亡的过程。资本作为现实存在的社会关系,也不可避免地要经历这样的过程。资本不可能例外。像福山所说的历史的终结,单从这个题目本身,就可以知道他真的不懂得辩证法。

虽然资本主义的灭亡过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们能动的实践则对这个过程的进行却是不可缺少的。正是由于马克思提出唯物史观,使人们了解到,人们是能够逐渐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并且能够通过驾驭这样的规律性去主动地参与历史的进程。这在资本主义之前是完全不可想象的。当然,这种对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也同样是需要过程的,至少在当前,人们对这种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还只是处在一个非常初期的阶段,说是处在一个蒙昧的阶段也不算过分。但这种蒙昧已经不是类人猿阶段的蒙昧,而类似于已经学会直立行走,并且初步学会制造工具阶段的早期人类。人们对自然界规律的认识要早于对人类社会自身规律的认识。因为社会规律往往是由人自己参与进来的,这与自然界还算较少地受到人类的干预还是有所不同的。虽然到了今天,自然界也确实受到人类行为巨大的干预,但这与社会活动中人的参与毕竟还是不能同日而语。

马克思只是点燃了一盏明灯,前面的道路是不是已经非常光明,还不能那么确定。但毕竟有这么一盏灯和没有这么一盏灯还是有区别的。没有灯,我们完全是摸黑走,根本就不知道可能瞎撞到什么地方去。而有了灯,我们还能大致看清一点东西。走的弯路和回头路可能会少一点,但也不是绝对不会走弯路和回头路。所谓区别大约也就在这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887396.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胡懋仁博客

最后更新[2015-5-5]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