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试题下载谈天说地
文章标题: 《[转载]一个深圳,打败台湾》
     阅读次数:1126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一个深圳,打败台湾

[转载]一个深圳,打败台湾

2015-5-18 11:14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推荐到群组

一个深圳,打败台湾

2015-05-18 10:27

来源:财讯作者:

如果把历年人均GDP拉出来看,深圳从2000年人均GDP只有5千多美元,约台湾的3分之1,但深圳一路快速成长,13间跳跃3倍不止,但同时期台湾仅成长四成多,“深圳速度”远超过“台湾速度”。

  按:深圳超越广州、深圳竞争力首超香港,这一系列爆出来的消息让全国的焦点再度锁定深圳。而大大君去年就发现,在台湾以财经深度报道著称的《财讯双周刊》早就敏锐地指出深圳已经在一些重要指标上赶超台湾,并以此激发台湾业界警醒。

  尽管深圳近年进步神速,外界一面倒的赞叹,但深圳人并不宜过度在意这种外界的评价。事实上深圳与一线城市中的北京上海仍有着无法比拟的资源差距,综合实力真正要全面超越台湾更是任重道远,深圳应该做的不是要超越谁,而是面对现实走最适合自己的路。

  以下内容转自台湾《财讯》杂志457期 篇幅有删减

  13年前,深圳的人均GDP只有台湾的3分之1;

  13年后,深圳的人均GDP超过2万2000美元,超越台湾。

  和台湾同为制造重镇的深圳,倚靠着中国大陆市场,国际大厂帮忙练兵,技术突飞猛进,本土大企业崛起,人才亦不断汇集。

  财经触角敏感的台湾财讯杂志去年就发出追问:当深圳抢进硅谷,争取第三波制造革命的商机时,台湾却毫无招架之力,我们会和深圳愈拉愈远吗?

  硅谷跳过台湾 新创公司和订单涌向深圳

  去年8月的一场雨后,深圳的天气,即使下雨依然燠热难耐,但位于蛇口d的创意产业园区南海意库,短短两天,还是涌进2万人潮,挤爆占地一万多坪的南海意库。但让人意外的是,他们既不是来听演唱会,也不是来看大明星,他们是来参与一场硬体创新的活动──“创客市集(Maker Faire)”。

  “那2天还下大雨,不然参加的人更多,”主办创客市集的柴火创客空间发言人王英豪指出,两万名的游客是去年同样活动参与人数的10倍,远超过他们预期,“在深圳搞硬件(体)创业,是全民运动。”

  来参加活动的,不只是深圳人,还有为数不少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王英豪表示,柴火创客空间成立4年来,每1年都有好几个外国人,花1千多元人民币的月费,在柴火租场地,在深圳当地找创业伙伴、找供应链。他们大多是来自美国硅谷的年轻创业家。

  HWtrek创办人、台湾创意工场执行长王仁中指出,现在深圳市政府甚至直接进驻硅谷的育成中心,在当地接单后再把这些世界上最新、最有创意的订单,带回深圳制造。

  深圳积极向硅谷的新创公司招手,不可思议的是,有“制造王国”美誉的台湾,却竟然在这被业界称之为第三波硬体制造革命之中缺席!“台湾已经消失在硅谷创业者的世界地图上了,”王仁中忧心忡忡地说道,因为如今硅谷的创业家,都跳过台湾,去找深圳制造。这无疑是台湾制造业的一大警讯。

 

  超越台湾 深圳人均GDP达2.2万美元

  2014年出炉的《关于深圳市2013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明白指出,深圳发展在一三年已经实现历史性突破──人均GDP(国内生产毛额)突破2万美元,达2.2万美元,“超过台湾,从此与亚洲四小龙并肩而行。”

  深圳常住人口不过1千多万人,约台湾人口一半,深圳土地面积也不过2千多平方公里,约台湾平原面积的4分之1不到,说人均GDP超越台湾,不尽完全合理,但不难看出深圳强烈的竞争野心。

  不可否认,深圳在过去十多年来,的确展现出迅猛的爆发力。如果把历年人均GDP拉出来看,深圳从2000年人均GDP只有5千多美元,约台湾的3分之1,但深圳一路快速成长,13间跳跃3倍不止,但同时期台湾仅成长四成多,“深圳速度”远超过“台湾速度”。

  深圳快速超车台湾,台湾尤其必须格外注意:因为深圳和台湾两地,就像是照镜子一般,彼此之间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因此,深圳本土企业抢下的每一笔订单,很可能就是台湾厂商失去的机会。

  众所周知,深圳和台湾产业都以制造代工业为主,高度重叠,若以制造为主的第二类产业来看,深圳和台湾各约占GDP比重的4成3、3成6,比率相仿;其次,深圳和台湾产业主体都以中小企业为主,深圳平均每一平方公里约有2百家以上的中小企业,密度之高,不但居全中国大陆之冠,甚至比台湾都高出一筹。

  历史相似 但发展已经此消彼长

  深圳跟台湾一样,都是“移民社会”,原居深圳的本地人口不过几十万人,其余数百万居民都来自各省。“因为深圳大多都是移民过来,离乡背井,所以他们敢冲敢拚,变化速度也很快,”原先到深圳做家具,后来跨入LED产业的深圳台商协会会长张周源指出,“如果跟不上他们的脚步,一定死得很难看!”但台湾企业的“狼性”,却已渐渐磨光。

  剖析深圳的产业发展历史,和台湾一样多处相似。位在后海湾的深圳,从一个靠海吃饭的小渔村,到成为中国大陆第1个经济特区,靠北邻香港的地利优势、发展贸易,再到转型发展制造代工,成为山寨大城,一度全中国大陆的山寨手机,有七成以上在以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组装和销售,年产销量高达五亿支。

  说来吊诡,深圳能成为中国大陆山寨重镇,全球低价制造的代名词,还得拜台湾厂商如鸿海、联发科之赐。“常有人半夜在深圳富士康龙华厂的后门口站岗,等着收购鸿海不要的瑕疵品和脚边料,拿回自己工厂废物利用,”一名研究硬件制造业十多年资历的产业分析师笑说,“深圳今天的这群山寨供应链这么活跃茁壮,老实说,还不都是喝鸿海(富士康)奶水长大的?”

  文章称, 但如今深圳诞生出华为、中兴和腾讯等国际级的大型科技公司,早就不是吴下阿蒙,他们技术日进千里,已有迎头赶上台湾的架式。


最后更新[2015-5-18]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