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中考聚焦中考信息
文章标题: 《广东省中考语文命题回顾及2004年备考策略》
出处:少堂编辑      阅读次数:11021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广东省中考语文命题回顾及2004年备考策略

广东省中考语文命题回顾及2004年备考策略

 

(一)

 

随着教育部《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全面实施和新“课改”的“预热”,我省近几年的中考语文卷的命题都作了积极的改革。试卷性质从初中阶段毕业水平考试以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的两卷合一,到近三、四年的两卷分开考试;阅读范围从现代文阅读三篇文章其中一篇必考课内(2001年的《变色龙》、2002年的《在烈日和暴雨下》)到2003年的三篇全部延伸至课外;试卷结构从无附加题到近几年均设附加题;从无卷面分,到近几年增加4分卷面分;题型从选择题型的逐年减少,到主观题型的逐年增多;从试卷内容重字词句的考查到重整体把握;从作文题的半命题(2001年“新的——”)到材料+半命题(2002年)、半命题+提示(2003年)……以上林林总总无不体现我省中考语文命题改革的异彩纷呈。从中我们得到以下几点启示。1、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在稳定中求发展,在不断探索和突破中求发展。2、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考查;3、注重生活的运用;4、强化整体阅读的理解;5、注重鉴赏评价;6、增加情感的体验和感悟。这些将对今后的语文教学和今年初三的备考无疑起到导向作用。

 

(二)

2004年中考在即,在这紧张的复习迎考中,我们又将怎样去备考呢?综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命题趋势,结合我省的中考实际,我们认为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聚焦口语交际题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是:①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②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③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④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⑤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⑥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⑦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⑧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地发表意见。据此,我们可以设计如下内容的题目:①标出诗文的重音,划分其朗读节奏;②采访对话。不同情境的对话,不同角色的对话,读图对话;③竞职(学生会主席、科代表)演讲;④根据材料复述或转述见闻;说话准确、委婉、得体、连贯。借鉴题型:2003年广东湛江市中考试题——竞职科代表,2003年湖北恩施市中考试题——采访中国宇航员等。模拟题:采访奥运承办主席。

二、聚焦“运用”类的开放题型

纵观近几年广东省及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越来越多的“运用类”开放题型,成为试卷中心的一道亮丽的风景,这也是今年广东省中考命题的趋势。现举例如下。

1、广告设计、鉴赏题

广告语言“浓缩的都是精华”,广告语言之所以能进入中考试题,一是因为其巧妙地将“语文”与“生活”嫁接起来。二是体现了语文实际运用的能力,体现了“大语文”学习的最终极目标。请看:

【例1】            联想公司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联想电脑”,为了素找更好的企业形象,打了一则广告:“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请认真品位这则广告,回答下面的问题。

⑴广告中的“联想”一词,有哪两个方面的含义;

⑵请你谈谈这则广告妙在哪里?        

                                    2003年重庆市中考试题)

【例2】            下面几句诗写出了山村的美丽风光,你见过这样的山村景色么?请你为这个美丽的山村写一句广告词。

⑴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⑵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⑶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广告词:———————————————————————2003年湖北恩施市中考试题)

【例3】模拟题:

有一则关于饮料的广告词是:“‘口服’,‘心服’!”无独有偶,“楚天舒护心贴”的广告词是:“口不服,心服!”认真品味这两则广告,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⑴两则广告都用了“服”的多义性,请解释‘服“的两层含义;①——————   ——————

另外写一则你认为设计很巧妙的广告词,并简要说明其妙处。

2、看图表述题

这类题目,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考查学生的观察、理解、表述等语文能力。请看:

【例4】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招贴画,按要求答题。

⑴请简要说明画面内容。(不超过30个字)

⑵说说这幅画给我们的启示。(不超过30个字)

(南京市2003年中考试题)

【例5】模拟题:

右边这幅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具有独特的创意。用简洁的文字对其构图设计及含义加以说明。

3、学科渗透题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关于综合性学习”一节中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其中强调了学科的综合运用。请看:

【例6】与物理学科的渗透

爱因斯坦是当代在伟大的物理学家。在20世纪初,他提出了一种理论,任何物质都可以转变成为游泳的能量,并推出了著名的公式。E=me。其中E表示能量,m表示质量。e表示光速。请用现代汉语把它准确地表述出来。

〔提示〕能量等于质量与光速平方的积。

                               2003年江苏常州市中考试题)

【例7】与美术学科的渗透

仔细观察下边的漫画,说说漫画的含义。

2003年江苏泰州市中考试题)

〔提示〕扣住标题分析,读懂漫画寓意:过多的束缚将使人失去个性或习惯于束缚的人是没有创新意识的;不能墨守陈规;学校、家庭教育不能束缚孩子的发展。)

 三、聚焦诗词鉴赏题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意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位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近几年各地中考题,出现了许多诗歌鉴赏题,尤以古诗词鉴赏为多。我们初三学生在备考中,不能忽视这类题目。请看;

【例8】阅读下面古诗文,按要求答题。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曷至哉?鸡栖于埘,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曷其有  ?鸡栖于桀,

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原人常久,千里共婵娟。

1、比较两首诗歌加着重号字词的含义和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夕”都相同,而“月”则不同

B.“夕”都不同,而“月”都相同

C.“夕”都不同,而“月”也不同

D.“夕”都相同,而“月”也相同

2、,君子于役》中最能表现妻子对丈夫委婉细腻的深情思念的句子是:—————————。《水调歌头》中集中表现苏东坡领悟人生哲理的豁达襟怀的句子是:—————————

3、这两首诗歌都是怀念亲人的名篇,但产生的时代不同,怀念的对象也不同,描写的景物和抒发的感情也不同。你更喜欢哪一首?理由是什么?请你作出简要分析。

2003年广西中考试题)

【例9】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  如果请你朗读文中的诗行,应以怎样的感情基调来朗读?你是依据哪些词语确定这种感情基调的?请用波浪线把这些词语勾画出来。

2、  你认为诗中“用纸船载着爱和悲哀‘这种以实写虚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

3、  选文中的诗共三节,请你在诗节右侧相应位置上作出旁批——“实写”或“虚写”。

2003年辽宁省中考试题)

 四、聚焦现代文阅读

广东省近三年现代文阅读均选三篇或段设题;分值均在4142(一年41分,两年42分);多种文体兼顾,有文学作品,有议论文,有说明文(2003年三种文体齐备);选材内容,将进一步突出对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情感的体验,哲理的感悟。涉及到亲情、爱国情,设计到学生身边的生活。考查范围要着眼于内容、思路、写法等,重视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重视概括能力与表达能力的考查。选择的文章或段落,有可能延续2003年还是基于课外,题型的设计,有向开放题型发展的趋势。这些都值得在今年备考中师生的关注。

  五、聚焦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考查设计到两处,一处是“文言文阅读”,另一处是在附加题第一题中出现。“文言文阅读”还是要关注新教材新增篇目。这是因为:1、今年是我省使用新教材的第四年,教材中增添的新篇目,为命题提供了鲜活的材料;2、试题体现的是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测试的要求,课内取材相应降低了难度;3、有利于师生学好,用好课本。当然也不能忽视对名篇名著的阅读训练。附加题中的文言文选材一般是人们所熟悉的寓言故事,人物小传等。试题设计和评分一般均从严要求。这两处考查的内容,一般设计的是常用实词、虚词,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以及对内容的分析理解等。

六、聚焦作文题

广东省近三年的作文题型均是半命题作文,2001年是《新的——》,2002年是《我关注——》,2003年是《——的我》。2004年命题方向如何?我们建议初三的师生们,在备考中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关注话题作文

2003年全国各地中考话题作文已占90%以上,为使抽象的话题形象化,命题人千方百计为考生开启思路,主要表现在出现话题前提供材料,精心设计提示语或导语,为考生搭起展示写作水平的平台。话题内容贴近学生自己的生活,并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成长中的体验,重视情感态度、重视人生感悟、重视价值趋向。如湖北黄冈市、辽宁、北京顺义区等2003年中考的话题作文。

2、关注“材料+半命题作文”

这一类型与纯半命题作文比又是一个飞跃。它通过生动的材料来让考生展开联想,打开思维的闸门,然后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如广东省2002年中考题,黑龙江省2003年中考题(《这是我的——》)。

3、关注“选题作文”

这是近几年来为全国各地不少中考命题者所欢迎的形式。20012002年选题作文仅那么几家,2003年,竟然多达15个省市地区。旋梯作文大多是二选一,也有三选一;两道或三道作文题中,有的省市是几种命题形式并存。这类命题形式,其自由度无疑比一道话题话题作文更大。如青海省2003年中考作文题为三选一:请在下面三个题中任选一题作文》:一为半命题作文“——,让我告诉你”;二为话题作文:请以“发现‘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三为材料作文,一则寓言《玻璃与窗柜》,要求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江苏泰州市2003年中考题是二选一。提供两则材料,分别拟了‘同样自豪”和“只有一个’两个话题,任选一题作文。广东湛江市是在下面两个作文题中任选一个,再自选一个合适的词语填到所选作文题的横线上,然后作文。题目:①生活因——更精彩  ②生命因——更精彩。

模拟作文题;三选一

从下面三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①———的联想

提示;先在横线上不上自己熟悉并准备写的事物,如月亮、牵牛花、闹钟、路等等,然后作文,不少于500字。

②以“初三的滋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尽量写出自己的体验与感受,材料要真实,不少于600字。

③善良,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几年前,著名学者余秋雨在回答几名中学生的提问“做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时,余先生说:善良。

请以“善良‘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除诗歌外不限,不的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否则扣分。

综上所述,2004年中考语文命题将会融入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标(实验稿)的新精神、新理念,将会沿着近年来改革的方向继续前进。具体说来,语法、修辞、文学常识等知识题将会简化、弱化;语文积累、运用的考查将进一步强化、细化。读写能力考查将更倍受重视,阅读的分值有上升趋势,现代文三篇文章,将继续沿袭课外材料;文言文阅读材料,仍以课文为主;附加题文言文将继续选用课外材料;阅读题中的客观题将进一步减少,主观题型、开放题型将进一步增加;阅读的文章将以完整的篇章,强调整体的感知,重点考查理解、感悟、创新的能力,考查对文章的语言、主旨、风格、情感、价值的体验;作文的形式将更加自由开放;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选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但不论以何种形式出现,按课标要求,都要能让考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为此,我们在写作备考中,要关注自我、关注人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积累一些写作素材,对记叙文、议论文、实用文多作些文体训练。


最后更新[2004-4-30]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