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前,珠海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在拱北开业,开业时的情形盛况空前。其时,我正在珠海一家高校从事革命工作,周围的同事带小孩都去尝鲜。我也阖家老小去吃,小孩吃得欢,我吃得竟不成功——觉得那啥子酱酸酸的味道,怪怪的甚不喜欢。又怕浪费钱,只得狠劲忍着,吃了半个汉堡包,连带着不理解这东西为何风行全世界。
此后过了好久,才慢慢适应并终于吃成功麦当劳。
现在呢,有时是很喜欢吃麦当劳哇肯德基呀这些垃圾食品,尤其是饿了的时候。不过吃得很少。
多年前,在一个忘了的什么场合吃寿司,刚吃第一口,也马上不适应那酸甜酸甜的醋米味道。勉强吃了一个,就再也不理会它。自此以后,从未有萌发过想要吃寿司的念头。今天忽然来了心情。也知道日本人的寿司清淡,且营养丰富,是长寿食品;同时根据经验判断,既然是日本的“国食”,有那么多人喜欢吃,一定不是不好吃,而是我自己没有耐下心来慢慢品尝适应。理念既变,即拿定主意,想要狠下心来,好好慢生活体验品尝寿司一次。第一次吃了不成功,是留下点心理障碍的。但这第二次一吃,第一口竟没有讨厌。吃着,嚼着,慢慢品出醋米的味道,很爽口,很亲切,风味十足。连吃了不少品种。

值得庆贺不是?因为终于吃成功了。
吃的间隙,抽空用手机上网看看寿司之神的资料。若干年前,我看了纪录片《寿司之神》后,大为震动。影片让我们看见美味寿司背后,现年已八十六岁的小野二郎对自己工作与事业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追求,以及其绝不妥协的信念和态度。综观小野二郎的一生,“超过五十五年的时间,他都在做寿司,因此他对寿司所注入的精神,以及其技巧绝对是世上第一”。这个“热爱自己的工作,一生投身其中”的小野二郎带给饕客的,不仅是口腹上的满足,更是心灵上的撼动。全片表现出的日本禅宗文化精神,非常浓郁,包括对具体事物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当时看完纪录片,我马上把它转发到语文味网。今天重温一下百度上的《寿司之神》词条,再次被这个“对寿司所注入的精神,以及其技巧绝对是世上第一”的小野二郎所感动。
寿司之神小野二郎在位居东京银座办公大楼地下室开的寿司店数寄屋桥次郎,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寿司店,又是个很小的店,不追求客人数量,店里只有10个座位,每人最低消费三万日圆(相当于2000元人民币),却仍需提前一个月预定座位。
今天吃寿司终于成功了。除了亲证美食如美景要慢慢品赏才能领略出它的魅力之外,也与重温寿司之神的故事有关。
寿司,本是一种很平常的食物。做寿司,一般人会认为此乃“雕虫小技”。而做寿司的,实际上也就是厨师。寿司之神,寿司之神,做寿司而能被称之为神,无他,唯其将寿司注入了生命与精神耳。
(2015/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