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文人语文,即由文人所教授,含有文人之趣味,在教学过程中不过多考究教学技术技巧,而于课之外,能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的表现性(抒情性)语文教学。
根据现代教学观,教学(教授)过程本质上是教学主体(师生)之间教学相长的过程。据此,上述关于文人语文的定义,首先强调的也是教学主体(师生)的文人(或未来文人)身份和文人趣味,强调教学主体(师生)的主体精神的张扬。
文人语文的概念一提出,会让人迅速联想到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概念文人画。学术界对文人画的研究相当丰富而充分,这些研究极大地启发了我们对文人语文的思考。
什么是文人画?中国近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陈衡恪在《文人画之价值》一文中,给文人画作了如下经典定义:“何谓文人画?即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工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由此可知,文人画的概念首先强调了作画者的文人身份和文人趣味,强调创作主体之精神性要求。
那么又何谓文人呢?著名诗人、作家、评论家张修林在《谈文人》一文中对文人作了如下定义:“文人是指人文方面的、有着创造性的、富含思想的文章写作者。严肃地从事哲学、文学、艺术以及一些具有人文情怀的社会科学的人,就是文人,或者说,文人是追求独立人格与独立价值,更多地描述、研究社会和人性的人。”
我们认为,这种具有创造性和人文情怀,追求独立人格与独立价值,同时具有现代科学智慧之“文人”,理应成为现代语文教育的立人目标。
以张修林的这个定义去衡量现在的语文教师队伍,我们就会很悲观——语文教师队伍中,文人太少太少,匠人太多太多。匠人太多,匠人语文势必泛滥成灾;文人太少,文人语文才千呼万唤,弥足珍贵。
中国美术史上的文人画,以与受命于皇家贵族的院体画(宫廷画)和模仿因袭的画工画大异其趣而独树一帜。学术界认为,文人画以诗为魂,以诗的表现性、抒情性、写意性为最高的美学追求原则。
与此类似,匠人语文与文人语文的本质区别为:前者重再现,后者重表现。再现就是“课中无我”(或基本“无我”),表现就是“课中有我”(或“我”很突出)。匠人语文是“我讲课”(类似“我注六经”),文人语文是“课讲我”(类似“六经注我”)。匠人语文是教学主体(师生)在教室教与学语文,但灵魂“缺席”;文人语文则是教学主体(师生)在教室教与学的同时,执教者灵魂“在场”。
文学艺术创作中有写实主义(又译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之分。在文艺理论领域,写实主义指对自然或当代生活做准确、详尽和不加修饰的描述。写实主义摒弃理想化的想像,而主张细密观察事物的外表,据实摹写,它包含了不同文明中的许多艺术思潮。浪漫主义与写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中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如果说匠人语文类似于语文教学中的写实主义,那么语文味教学思想和理论所追求的文人语文,则类似于语文教学中的浪漫主义。匠人语文在教学中着重如实反映文本的客观特点——作者写什么,他为什么要写这些,目的是什么等等。一句话,匠人语文教与学的是文本中的“有”。而文人语文则不同,在有文人语文特点的语文课上,教学主体在教与学中一般也要处理匠人语文所要处理的教学内容,处理这些“有”,而且处理这些教学内容所花的时间也不算少,但这些文本中的“有”并非文人语文真正的教学意图所在。文人语文真正的着力点和主要目的,在于文本中的“无”,着重表达的是教学主体由文本所引发的某种生命体验与情感体验,而这些却是文本中本来所“没有”的,教学的任务正是“无中生有”。比如,程少堂在讲大型公开课《世说新语·咏雪》一课时,课题为“千古文人世说梦”,除了文言知识教学以外,整堂课表达的是教学主体(这里主要指教师)对世说时代有个性的文人率性而为的生活态度的强烈向往。这一教学主题是文本中“没有”的,因而其教学是表现性的而非再现性的。
美国康奈尔大学英语系M.H艾布拉姆斯教授作于1953年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是现代文学理论的扛鼎之作,问世半个世纪以来,依然以其理论的前沿性和逻辑的精密性对当代学者产生着巨大影响。该书的书名把两个常见而相对的用来形容心灵的隐喻放到了一起:一个把心灵比作外界事物的反映者,是为“镜”,与模仿论相对;另一个把心灵比作一种发光体,认为心灵也是它所感知的事物的一部分,是为“灯”,与表现论相对。借用艾布拉姆斯的“镜与灯”的隐喻,我们也可以把匠人语文以及借用西方美学话语系统作为理论支撑的语文教学美学话语看做是“镜”,而把以语文味或文人语文为中心的中国语文教学美学新体系看做是“灯”。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这种话语转换,是将过去再现性的中国语文教学美学,改换为表现性(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统一)的真正中国化的语文教学美学话语。这一转换是一种基于中国美学传统的创造性转换,当然也可以称之为“革命性的转换”。这种转换无疑将深远而深刻地影响中国语文教学理论与语文教学实践的发展取向。
文人语文是语文味教学思想的具体化,它和语文味概念原则上可以互释。
(2015-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