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少堂志林
文章标题: 《少堂志林(182):“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系统的要素不是元素》
     阅读次数:925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少堂志林(182):“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系统的要素不是元素

少堂志林(182):“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系统的要素不是元素

 2015-6-22 20:15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常常听见或看见有些老师将“语文味教学法‘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由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等四个要素组成”这句话,写成或说成“语文味教学法‘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由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等四个元素组成”,即将要素说成元素。我自己过去有时也有过这样的表达。

将要素说成元素,大碍虽无,但严格说来,是不够妥当的。用现代系统论思想观照,元素与要素既有联系,也有很重要的区别。

根据系统论思想,系统具有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等基本特点。因此,当我们说元素的时候,一般指称的是原子式孤立的存在。而当我们说要素的时候,一定是指称一种相关性存在,即指组成有机整体(系统)的要素,这些要素围绕整体(系统)的目的而运行,要素之间也是一种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关系。系统论认为,元素与要素并不截然对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要素都是由元素转化而来。元素转化为要素之后,就不再是孤立的元素而是系统的要素。当不考虑联系(包括内部与外部),对事物进行孤立考察时,该物便是元素;当元素通过外部联系与环境物(其他元素)结为体系时,元素相对于这一体系便成了要素;当元素的内部联系被揭示出来时,元素相对于内部成分便成了系统。这种关系可以概括为:元素在外部联系中成为要素,元素在内在联系中成为系统。

 而语文味教学法“一语三文”教学模式是由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等四个要素组成的有机系统,当然具有系统的整体性、相关性等基本特点。当不考虑语言、文章、文学、文化之间的联系,语言、文章、文学、文化便是四个元素。当语言、文章、文学、文化这四个元素通过教学主题和教学目标结为体系时,语言、文章、文学、文化这四个元素相对于语文味教学过程大系统便成为要素(子系统)。这就决定了在语文味教学思想与理论指导下的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等四个环节的教学,既要为实现语文味教学过程大系统的教学主题和教学目标服务,同时四个要素之间互相依存,互相渗透,而且互相转化。这在语文味教学理论中是很重要的思想。

 根据系统论思想,在语文味教学法“一语三文”教学模式这个系统中,当语言、文章、文学、文化这四个要素自身的内部联系被揭示出来时,语言、文章、文学、文化这四个要素相对于各自内部的下级成分便成了系统。也就是说,在语文味教学过程系统中,语言、文章、文学、文化是既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各有各的内容要素与结构,只有全面深入了解、掌握了这些子系统的内容要素与结构,才能真正搞好语文味教学法所强调的语言、文章、文学、文化这四个环节的教学。这也正是我们在本书中多次推荐读者阅读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倪宝元主编的《语言学与语文教育》、曾祥芹主编的《文章学与语文教育》、王纪人主编的《文艺学与语文教育》以及其他学者撰写的文化、哲学方面著作的原因之一。

因此,“语文味教学法‘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由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等四个要素组成”的表述,才是最科学、最准确的表述,也最能反映语文味教学思想与理论的实质。

2015/6/22



最后更新[2015-6-23]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