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年前,我在贵阳讲学,公开课后我的报告题目是《师有九品:教师层次新论》。教师层次是个老问题,但我的分类颇为出新,讲座又幽默生动,受到与会的上千贵州老师们的热烈欢迎。当时,台下听众中有一位特殊人物,是《人民教育》杂志原总编辑傅国亮先生。听完我的报告,傅国亮先生问我要这个稿子。不久后,《人民教育》杂志理论部一位负责人来电,说他们老总推荐的这篇稿子准备发,他们希望发前六品,后三品讲座效果虽然也很好,但作为教育部的刊物《人民教育》发出来影响大,言下之意是后三品分类怕伤害一些老师。我同意编辑部的处理意见。2010年暑假,《人民教育》以《师有六品》为题目发表了这个讲座整理稿。拙作在《人民教育》发表后,引起了非常广泛的反响,全国各地许多地方教育局领导、校长都向老师们推荐这篇文章,有的学校校长在暑假后开学第一天教师大会上全文宣读这篇文章。一些教研员在培训教师时把这篇文章内容作为讲课主题,有的教研员成功讲完课后还给我来电致谢。在唐山小学教师博客群中,这篇文章访问量早就超过了10万人次。(语文味网曾对此作过报道。)
昨天我写了一篇随笔《少堂志林(190):教师四境界,你在哪一层次?》挂在语文味网。今天这篇文章的主题和前者相同,但角度和前者不同,两种角度可以互相参照。
以下是我的《师有九品:教师层次新论》的主要内容。
(1)百世师:品德和学问可以做百世的楷模。孟子说“圣人,百世之师”;苏轼夸韩愈“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百世师的特点常是活着不得志,死后行情见长(如孔子、苏格拉底、韩愈等);思想有巨大的原创性、简洁性、包容性、模糊性,且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学生多,其中有铁杆粉丝。
(2)宗师:学术受人尊敬,人格为当世楷模。特点是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具备创新素质,特别是首创素质;具备反叛精神,特别是反传统精神。
(3)大师:特点是学问大,个性大(故事多),成就大。
(4)名师:特点是有名学生,有名课,有名气,有名文。
(5)良师:特点是爱岗敬业,尽心尽力,苦累不计,关爱学生,学问不大,教学不特别生动灵活,发展(有益)学生。
(6)匠师:特点是无大智慧,无大才干,无大创造,工作熟练化,工作模式化,工作浮浅化,教学无大错误。
(7)庸师:特点是守业但不爱业(尽职不爱职);职业倦怠感强,对付(工作、学生);缺乏创造冲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见鬼。
(8)巫师:特点是不学无术,满口胡言,招摇撞骗,害人害己。可悲的是自己说错了自己还不知道。
(9)毁人不倦之师:特点是人品差,嫉妒心攻击性强,不喜欢干事喜欢搞事,以毁为乐,毁同事,毁学生。
最后口占顺口溜一首权作结尾:
好汉吟
伟人豪言旧曾谙,
不到长城非好汉。
为师瞻望长城长,
不到名师不稀罕。
名师往上是大师,
不到大师好汉半。
宗师圣人生莫想,
死后赠谥千秋叹。
(2015-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