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课题纵横
文章标题: 《科学研究中周期性的:学术思想枯竭》
     阅读次数:1025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科学研究中周期性的:学术思想枯竭

科学研究中周期性的:学术思想枯竭

2015.7.10 科学网 肖建华

 

 

    研究一份代表性的专业期刊,如果以10年以上的时间跨度来看,其上的文章基于的思想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换句话说,也就是该专业的几个共识性基本理论的周期性应用,以及相应的,这几个共识性基本理论的缓慢演化。对于在该专业上已有在某个时期的足够把握的话,此后发表的论文基本上浏览一下就足够了。而更多的论文是浏览一下题目就可以了。

      这种现象是对该专业而言的学术思想枯竭的表现。

      事实上,对大多数的专业人员而言,在完成其受教育过程后,其专业的基本思想就已经固化了下来。此后的几十年他基本上是不接受与之抵触的学术思想的。这种现象是个体的学术思想枯竭现象。

      但是,在另一个方面,如果研究一份基础科学代表性的学科性期刊,如果以10年以上的时间跨度来看,其上文章的学术思想则是快速演化的,有时是激进性的突变,虽然基本的科学原理变化不大,但是对科学原理的表达及解读却是变化显著的。即便是在某个时期的名家,也不得不承认其上的很多文章他是读不懂的。如果他想保持与学科的演化性进展同步,那他就不的不保持一个持续性的(学习性的)阅读习惯。

      如果我们考察在专业期刊的所谓突破性论文的学术思想,基本上总能在比之早期的基础科学类期刊中看到此类专业学术思想的原发地。

      总的说来,具体专业的学术进展的根本性推动者是基础科学上的学术思想进展,但是这种推动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

两者间(基础科学思想与具体专业思想)有一个转化,这个转化类的论文往往出现在基础科学类期刊的“低水平”论文中,或者出现在专业类期刊的“高水平”论文中。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基础科学类期刊嫌其水平低而退稿,而专业类期刊嫌其太理论化或太空洞(与专业的直接性要求离得太远)而退稿。

因此,总体上看,在学术上有两个思想性集团:1)基础科学思想集团,他们关注的是普遍性原理及方法;2)专业学术思想集团,他们关注的是非常具体化的原理及方法。

由于各自的关注点不同,所追求的研究方向也是完全的相反的:1)思想性的抽象;2)专业技术性的具体细化。

在这样一个大的全球科学研究背景上看,我国的科技研究基本上是:专业技术性的,从而属于专业学术思想集团主导。按以上的分析,这个集团的典型特征就是:学术思想枯竭。

由于我国的基础科学思想集团很弱,因此,把基础科学思想转化为具体专业学术思想的研究也就非常的弱。从而,在具体专业的科研上的学术成就也就因学术思想枯竭而没有多大的创新性。

如果要给出实证数据,那么这就是:在专业期刊上的论文占比(大概12%)与在基础科学期刊上的论文占比(大概不到1%)形成明显的对比(近百倍)。

因此,我国的科技创新不足在期刊论文上的表现就是:学术思想枯竭。

 

 

评论 (10 个评论)

科学研究中周期性的:学术思想枯竭

[10]luckystone  2015-7-10 13:48

博主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每个人都面临学术思想枯竭和更新的问题,值得重视。可能教授的问题更严重~

科学研究中周期性的:学术思想枯竭

[9]吴辉  2015-7-10 13:36

近几年以年均一篇的速度发表论文,每次都要脱好几层皮,经常是几个审稿人的意见完全相反,一些审稿人的思维惯性太可怕了。我的一篇自认为最重要的论文最后只发表在了一个很一般的期刊,相反另外几篇我感觉也就那样的论文去发表在了本专业顶级期刊上。

科学研究中周期性的:学术思想枯竭

[8]loyalSciencefan  2015-7-10 13:24

[5]王志华  2015-7-10 12:41 鲁迅的缺点就在于疾风暴雨的数落人性的丑陋,而给不出人们走出黑暗的道路。
===============
启示 
科学研究中周期性的:学术思想枯竭

科学研究中周期性的:学术思想枯竭

[7]刘克  2015-7-10 13:18

创新诞生后被 “了解、吸收、应用” 就是枯竭过程,有创新、有枯竭。有的领域乏了太久,需要来剂药。

科学研究中周期性的:学术思想枯竭

[6]邓云贵  2015-7-10 12:55

我们是民科,思想丰富,不比官科,一句话写一万次,成一论文。

科学研究中周期性的:学术思想枯竭

[5]王志华  2015-7-10 12:41

分析得太透彻了,让大家认识到问题是一方面,给大家指出努力的方向更迫切。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科研热潮中怎样激励大家多做基础性研究?机制方面如何高屋建瓴统筹安排?教育方面如何引导激发大家的研究热情?基金如何更公平高效地分配?如何设置奖项让大家有所想往?科研文化如何健全?
鲁迅的缺点就在于疾风暴雨的数落人性的丑陋,而给不出人们走出黑暗的道路。

科学研究中周期性的:学术思想枯竭

[4]xubaiduo  2015-7-10 11:16

10年肯(啃咬)专业老本的博士、教授,肯定是死定了!!!

科学研究中周期性的:学术思想枯竭

[3]loyalSciencefan  2015-7-10 11:16

目前的状况是学术思想枯竭的文章最易于发表。包括top level 的杂志。而对于学术思想丰富并且活跃的文章,除非你具有人人心知肚明的,也是科学发展最忌讳的“权威”光环,或有条件罩在“权威”光环之下,否者退稿没商量,因为编辑部是天底下最霸道的衙门之一,它决定退稿无需任何理由,绝不讲科学的道理。

科学研究中周期性的:学术思想枯竭

[2]xuexiyanjiu  2015-7-10 10:55

入木三分、一针见血。 科学研究中周期性的:学术思想枯竭

科学研究中周期性的:学术思想枯竭

[1]ybybyb3929  2015-7-10 10:50

不是学术思想枯竭,思想太活跃是民科的表现,只要稍与现有主流观点矛盾,即退稿



最后更新[2015-7-12]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