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被放逐楚地以后,在湘江边上行吟出不朽的《天问》。
我这次在湖南怀化的讲学中,也给怀化和湖南的语文老师们发出了一个“天问”:
湖南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湖南不仅诞生了在中国教育史上影响深远的岳麓书院、石鼓书院,而且诞生了周敦颐、胡安国与胡宏父子、张栻、王夫之、魏源、曾国藩、谭嗣同、徐特立、黎锦西、杨昌济等一大批著名语文教育家。近现代的湖南,更诞生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诗人毛泽东。但是建国已经66年了,湖南语文界却大约的确没有诞生一位真正具有全国影响的一流语文名师。我说的一流,是指业内的同行评价和公认的学术影响,进入中国语文界前10名,至少前20名。说湖南语文界自建国后迄今大约的确没有诞生具有全国影响的一流语文名师,证据是:
(1)2001年,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由邹贤敏主编的《中学语文素质教育名家丛书》,所选于漪、钱梦龙等“八大家”,现在均在80岁以上,其中没有湖南老师。
(2)2007年,教育部语文出版社编辑出版“名师讲语文丛书”,遴选1940年以后出生的全国“新生代”中学语文名师20人。最后选出的20人,从严格意义上讲也没有湖南老师(湖南籍的上海教授李海林入选这套丛书,但他属于上海高校语文教育理论研究专家,其《李海林讲语文》的体例和其他19本不同,其他19本在“我的教学实践”部分均统一收录入选者本人的代表性教学实录若干篇,《李海林讲语文》这一部分则主要是收录其教学设计,而非真正的讲课实录)。
(3)2010年前后,四川师大开设《中国当代十大名师研究》课程,遴选建国后影响广泛的于漪、钱梦龙等全国中学语文名师10人作为课程内容,其中没有湖南老师。
(4)2014年,全国中语会评选出首届“十大学术领军人物”,入选者均是学术影响广泛且在职(60岁以下)的语文名师。最后可能照顾地方因素,选出了11人,其中没有湖南老师。
(5)2015年,广西师大出版社即将出版《新世纪语文名师教学智慧研究》丛书(三卷),中学分上下两卷,遴选1940年以后出生的全国中学语文名师20人,其中没有湖南老师。
由此可见,近20年来,几种权威的、有影响的语文名师选本,或基于社会影响的语文名师评选,前20名,均无湖南的中学语文教师入选。
这种与历史脱节的现象,其原因何在?
我觉得这个问题颇值得深思与研究,可以作为硕士论文选题。
(2015/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