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很好玩,做人很简单——陈省身的为学做人
作者: 姚鹏
----------------------------------------------------------------------------
4月17日上午,国际著名数学大师,浙江大学数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陈省身先生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学生剧场作了一场题为“外微分几何”的专题讲座。讲座之后,陈老与在座的求是学子进行了充满哲思又不乏幽默的热烈交流,展现了一代学术大师的风采。
陈省身潜心研究数学70年余年,成果累累。大范围发展了微分几何学的“纤维丛”、“拓朴学”和“李群论”等科学理论。先后获得国际最高数学奖——沃尔夫奖和美国国家科学奖、全美华人协会“杰出成就奖”等崇高荣誉。然而当我们以为成就与创新的背后必然伴随着苦苦的探索与无数的争议时,陈老却坦然笑道,“数学没有争议,数学好玩,不要讲大问题,大问题难办了,我仅仅是觉得研究数学很有意思,所以就做了。”对数学强烈的兴趣,促使陈老几十年如一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数学奇迹!无怪乎陈省身的夫人形容他“无时无处不在思索数学问题,也因此不知他何时何处在思索数学问题。”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陈省身在八十岁时曾这样写道:我的生涯正在走向终点,唯一的问题是还要做什么。答案很简单:我将继续做数学。
数学大师们对于怎样做人的答案几乎都出人意外却又质朴可爱,陈老的答案也不例外。“做人很简单,基本一点,不伤害别人。”他还非常幽默地说,做人没有什么大道理,很完美是不可能的,找个事情,吃饭吃得很好就行了,快乐地活着很重要。是呀,简简单单的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走自己选择的路,这本身也是一种境界。陈老正是本着这样一种信念,演绎着他的精彩人生。他曾说过,人要充满爱心,宽容之心,不但自己要做得好,也要“仁义”之心。陈老不仅具有仁义之心,还有一片深深的爱国之情。当年陈老在国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后,毅然回国为祖国的数学天地贡献力量,培育人才。75年回国时陈老深情地写下“飘零纸笔过一生,世誉犹如春梦痕。喜看家园成乐土,廿一世纪国无伦。”拳拳赤子之情渗透纸背。尽管今年已是94岁高龄,只能坐在轮椅上跟大家交流,但是陈老依然精神矍铄,思路敏捷,还不时自嘲“别人问我长寿的秘方,我说我不运动,但依然健康!”也许正是简单纯洁的做人,一心治学,成了陈老健康长寿的秘诀。
众所周知,陈老不仅自己学问做得好,蜚声海内外,培养的学生也是成绩卓著,声名远扬,著名数学大师丘成桐,吴文俊都是他的弟子。也许人们会以为棍棒出孝子,严师出高徒。陈老却淡淡一笑,透露他的育人之道,“不管学生,让他们自由发展。”言语中不禁流露出强烈的自豪之情。大师的魅力在于他自身人格力量的强烈感染力,虽然“不管”,却用自己的行动与态度引领了一个又一个青年学子迈入了数学的殿堂。
尽管已入耄耋之年,陈老依然四处奔波讲学,传递着智慧的薪火,将数学的魅力播种在无数青年的心中,为他们指引了前进的道路。
2002年8月20日,在陈老的建议与努力下,四年一度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陈老为“中国必将成为数学大国”这一由陈老预言并被数学界称为“陈省身猜想”的猜想的实现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倾注了无数的心血。演讲中,陈老说,“丘成桐认为中国的数学研究跟着外国人走,这点我承认。但我不认为外国人数学一定比中国人好!”他还笑言,成为数学大国很重要,但成为数学强国也没什么用嘛!言下之意不言而喻,不能为数学而数学,只有爱数学,把心投进去才能进步创新,不能追求表面虚荣。
花开时节,启真湖畔,陈老留下的笑语依然在耳旁回响。大师的气度与神采,永远让年轻的求是学子敬仰。
链接:
数学家陈省身Shiing-shenChern ,1911年10月28日生于中国浙江省嘉兴市。193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1934-1936年就读于德国汉堡大学。1937年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3年任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任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代所长。1949年任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1960年任伯克莱加州大学教授。1981-1984年任美国国立伯克莱数学科学研究所首任所长。1984-1992年任天津南开数学研究所所长1992年起任名誉所长。
陈省身教授曾获多项重要奖励,如:美国总统颁发的美国国家科学奖1975 美国数学会“全体成就”斯蒂尔奖1983 ;德国洪堡奖1982 ;在数学上足可与诺贝尔奖相埒的以色列Wolf奖1984 。他是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1948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1 ,英国皇家学会国外会员1985 法兰西学院外籍院士1989 意大利林琴科学院外籍院士1988 。1994年6月8日当选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