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试题下载文化天地
文章标题: 《【转载】门槛杂说》
     阅读次数:1221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门槛杂说

[转载]门槛杂说

 2015-9-25 20:51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门槛杂说

程应峰
  ■程应峰

  茅草房和瓦房年代,进门都有一道门槛。

  门槛,这一置于胯下、足下的东西,看似不起眼,但也有精致粗糙之分,高低贵贱之别。最常见的门槛,有木质的和石质的。旧时代老百姓家的门槛多是木质的,青条石门槛只有大户人家才拥有。门槛在寺庙甚多,不光高了许多,讲究也多了许多。在寺庙过门槛,受到的提醒总是:男客先迈左脚,女客先迈右脚,而且绝对不能踢着或踩着门槛,否则就会领受无妄之灾。正因如此,人生不顺时,往往被说成遇着“槛儿”,若能闯过一道道横在命运之中的“槛儿”,这样的人,一准就具备了有别于常人的不凡之处。

  有一种效应叫“门槛效应”,指的是常人对他人微不足道的要求,大抵都不会拒绝,否则就显得寡情薄义。为了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常人都会接受较之前面的要求更高的要求。日常生活中,人,总有避重就轻、避难趋易的心理倾向。说白了,门槛效应就是基于这样一种倾向建立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助人实现最终的愿望。不妨看看这个故事,一小和尚跟师父学艺,可师父什么也不教他,只交给他一群小猪,让他牧养。庙前有一条小河,每天早上小和尚要抱着一头头小猪跳过河,傍晚再抱回来。就这样,小猪一天天在长大,小和尚的臂力也在坚持中不断地增长,最终,小和尚练就了超人的臂力和卓越的轻功,成为一代宗师。可以说,小和尚获得的功夫就是“门槛效应”的映现。

  有一种门槛是隐形的,它横在卑与尊、贫与富之间,其最直接的表现是门第观念的存在,若不经意绊上去,就有可能跌得头破血流,鼻青脸肿。社会门槛大多是隐形的,初涉人生的人往往因为对社会规则不了解,对社会门槛不在意,受挫、受困也就在情理之中。事实上,大多数人,只有在不断的摔倒与爬起来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变得成熟强大。一当有新的“门槛”出现时,也就具备了从容面对,沉着应付的能力。

  还有一种“门槛”置于心头,妙不可言。《苏小妹三难新郎》,说的是秦少游、苏小妹成婚那天,苏小妹出了三道题目,设置了三道“门槛”,秦少游若是“跨”过了,则可以顺利走进她的绣房。才子秦少游答对了前两题,在第三题上却犯了难。这第三题为一副上联:“闭门推出窗前月。”要求对出下联。秦少游冥思苦想,全然不得要领。苏小妹的哥哥苏东坡急中生智,取小石块投进清水缸,秦少游立马领悟,脱口吟道:“投石洞开水底天”,跨过了第三道门槛。

  门槛是一种寓意,更是一种传承,小孩从出生到长大成人,不间断地爬门槛,翻门槛,跨门槛,无疑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被造就的方式。生活有许多门槛,在现代生活中,爱情有门槛,事业有门槛,交友有门槛,进入不同的圈子有不同的门槛,可以说,形形色色的门槛,形态各异地挡着人们的去路。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一些门槛,有的可以轻松跨过,有的可以侥幸绕过,但有一些门槛任凭付出怎样的努力,也无法在有限的生命岁月里去逾越。

(《思维与智慧》2015年第9期)


最后更新[2015-9-25]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