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在珠海工作期间,本校有一个面向社会的成人培训机构,里面各类学员不少,都是业余晚上在珠海市内各中小学教学点上课。那时我研究生毕业后刚到珠海工作,穷得很,只能天天晚上在这个培训中心打工讲课,一度讲得我嗓子出血。由于我本科学的是中文,研究生学的是教育学心理学,因此文科的课程,无论是什么课,只要能看懂教材我都敢讲能讲。当时曾经讲过20多门我自己做学生时没有学过的课程。下面引述的是我20多年前在珠海工作期间讲《行政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商业心理学》《公共关系学》《公务员条例》等课程,备课时看书做的笔记中的内容。我现在已不记得它们出自哪本书,隐约记得“手要勤快,嘴要紧”来自一位作家的著作,“会说话就是会做人”的内容可能来自中国社科院一位社会心理学家的著作。我把这几条抄写在自己电话簿的首页。前几年我在深圳给高三学生讲《论语》复习公开课,讲到儒家文化弱点时,曾引入这方面内容。以下是笔记内容:
中国人做人通常强调“手要勤快,嘴要紧”。但在中国文化中,评价一个人会不会做人,主要不是看你会不会做事,而是看你会不会说话。而学会说话的主要办法是防止失言,具体说是做到以下几点:
1.尽量不言。(对于可言可不言之事,尤其是与己无关之事不言。这是防止失言的最好办法。)
2.尽量少言。(不得不言时,不夸夸其谈,不乱讲滥说,不妄议论。)
3.勿直言。(防止失言最主要是勿直言。)
4.勿传言。(不听传言,不信传言,免生是非和陷入人际矛盾冲突。)
5.勿大言和空言。(言之无物为空言,言过其实为大言,即吹牛皮,危言耸听,哗众取宠,否则会授人以柄,给自己带来被动和麻烦。)
6.勿谎言。(说假话。)
7.务必要会言。(会言是中国人做人最基本的功夫,即根据时间、地点听众和具体情境要求,能把话说对时候、说对地点、说到点子上。能把直话说圆,歪理说正,有理说得无理,无理说得有理,说得有板有眼,头头是道,妙理、妙语连珠,使听众无一人恼怒,人人喜欢。)
总之,中国文化认为会说话就是会做人,要会做人主要就是要会说话。这个只要看看我们自己身边的一些人,或者看看《红楼梦》,就会豁然明白。
(2015/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