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中考聚焦初中教案
文章标题: 《汪洋来稿:《王几何》教学设计》
     阅读次数:1621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汪洋来稿:《王几何》教学设计

此文发表于2015年第8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写作视野下的《王几何》教学

          ——《王几何》教学设计

 

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汇景实验学校汪洋

    

【设计突破】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新课文《王几何》有点类似学生的优秀习作:不乏亮点,也不乏硬伤。据说,该文是作者用2小时一挥而就的。一挥而就的激情之作往往因为缺少对文字的推敲和对谋篇布局的深思熟虑,难免留下一些言语问题。对于以写好一件具体生动的事为主要训练内容的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来说,本文是一篇很好的范本。对于提升学生的言语品质,优化记叙文写作,本文以其“硬伤”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资源。

本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学习该文在写作上的亮点,发现该文在言语上的硬伤,并思考如何修改。设计第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如何通过写一件具体而生动的事来表现人物,以及感受行文的生动活泼。设计第二环节从艺术的简洁性原则、用语的恰当性原则、真实性原则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的言语问题,并思考如何修正。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默读课文,概括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性格。

2.  划出叙述描写生动的句子,朗读并摘抄。

3.  从艺术的简洁性原则、用语的恰当性原则、真实性原则三个方面寻找文本中的言语问题,并思考如何修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根据我们的观察,幽默风趣的老师往往容易赢得学生的好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王几何》就描述了一位很幽默的数学老师。相信同学们的阅读之旅一定会充满愉悦。

出示幻灯片一(课题)

二、整体感知

我们知道,要想表现老师的幽默,不能仅仅笼统地说他如何幽默,而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现在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而后思考PPT上的问题。

出示幻灯片二: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怎样的事来表现王几何老师的风范。

明确:课文写了几何老师王几何在与学生的见面课上,首先用两分钟的哑笑逗乐全班,而后表示希望学生们用绰号来称呼他,最后用他的绝技反手画图来教育学生要有热爱知识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学生在整堂课的大笑中永远记住了幽默风趣和业务水平极高的王老师。

三、细读课文

(一)感受课文中描写生动的句子。

师: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把文中描写生动的句子画下来,而后朗读,并把其中最喜欢的句子摘抄到笔记本上。

学生们大致会找出以下内容:

铃声一响,全班42双黑眼睛一齐望向教室门。须臾,一个方头大耳、矮胖结实的中年人夹着一本厚书和一个大圆规、一个大三角板挤进门,眨眼功夫就站到了讲台上。(课文第2自然段)

可是,一分钟过去了,那矮胖老师一句话不说,像一尊笑面佛一样,只是站在讲台上哑笑。眉梢、眼角、鼻孔、嘴巴、耳朵,可以说,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发笑。(课文第5段)

全班同学再也忍不住了,大家弯腰,摇头,挤眉,弄眼,一起哄堂大笑!(课文第7段)

矮胖老师站在讲台上,双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翘,胖脸上一副得意洋洋的表情。(课文第10段)

……

师:请大家揣摩一下这些描写生动的句子,总结它们的共同点。

明确:读起来流畅,有一些排比句式,都写到了细微之处。

(二)从艺术的简洁性原则、用语的恰当性原则、真实性原则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的言语问题,并思考如何修改。

1.从艺术的简洁性原则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的言语问题,并修改。

出示幻灯片三:

简洁性原则

简洁是智慧的灵魂。简洁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原则之一。请细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有哪些地方不够简洁。

鼓励与启发:据说,本文是作者用2小时一挥而就的。一挥而就的激情之作往往因为缺少对文字的推敲和对谋篇布局的深思熟虑,难免留下一些语言问题。有人声称,细读本文后发现全文至少有50处语言问题,其中啰嗦重复,不够简洁的地方很多。老师以为,如果我们也能从课文中找出语言问题,并进行修改,那么我们就会受益匪浅。我们先来看看课文中哪些地方不够简洁。

以第一自然段为例,出示幻灯片三:

从小学跨进初中校园,一切都是新鲜的,特别是几何那门全新的功课。所以,我们初一上第一节几何课时,大家睁圆了眼睛,认真而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渴望。

师讲解:根据简洁性原则,“从小学跨进初中校园”可改为“进入初中”;

“我们初一上第一节几何课时”中的“初一”可以删去,进入初中就意味着是初一,所以 “初一”是多余的;由于下文有“大家”一词,所以此处的“我们”也可以删除。“认真而安静地坐在教室里”中的“而安静”可以删去,因为“认真”一词已经包含了安静的意思。第一自然段就有这么多不简洁的地方,所以只要同学们细细揣摩一定能从课文中找出更多。

课堂预设:

铃声一响,全班42双黑眼睛一齐望向教室门。须臾,一个方头大耳、矮胖结实的中年人夹着一本厚书和一个大圆规、一个大三角板挤进门,眨眼功夫就站到了讲台上。

“黑”字是多余的,删掉行文更简洁。全文多次出现“42双黑眼睛”,所有的“黑”都应该删去。契诃夫说:如果在第一幕里边,写墙上挂着一把枪的话,那么在后边一定要放枪,要不你这把枪就不必挂在这儿。没有呼应的细节,按艺术的简洁原则要求,就应该删去。此处的“一本厚书和一个大圆规、一个大三角板”在下文再也没有出现,属于没有呼应的细节,所以应该删掉。

全班男女同学被他那金属般的声音镇住了,大气也不敢出,一个个睁大双眼,屏息静听。

此处“男女”一词应该删掉,写了“全班同学”就不必再写“男女”了。下文中“全班男生、女生哄堂大笑”中“男生”、“女生”也可以删去,理由相同。“大气也不敢出”与“屏息静听”重复,删去“大气也不敢出”行文更流畅更简洁。

2. 从用语的恰当性原则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的言语问题,并修正。

出示幻灯片四:

用语恰当性原则

使用恰当的词语是写作的基本要求。炼字,琢磨用字,以求遣词准确精当,这是写作的基本功。古人称为“推敲”。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典故流传至今。

启发:大家都熟知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字是王安石一一排除了“到”“过”“满”等字后,反复推敲才确定下来的。我们这篇课文是作者两小时写出来的,有不少字词未经过推敲,因而使用得不恰当。我们以课文第7段的一个句子为例。

出示幻灯片四:

太神气了,他该不是聋哑学校的老师吧?(课文第7段)

聋哑学校的老师如何就神气了?将“神气”改为“与众不同”就恰当很多了。

课文中,还有不少用词不恰当的地方,只要同学们细细地读,就一定能发现。

课堂预设:

他突然面向课堂。

如果他真地是突然面向课堂,那么之前他面向哪里呢?此处“课堂”改为“学生”比较恰当。

待全班42双黑眼睛,惊讶得每一双都放大半公分后。

用“放大”一词,表明体积变大了。“半公分”是长度单位,不是体积单位。所以 “放大”改为“睁大”更为妥帖。

须臾,一个方头大耳、矮胖结实的中年人夹着一本厚书和一个大圆规、一个大三角板挤进门,眨眼功夫就站到了讲台上。

“须臾”是文言词汇,而全文是生动的白话文,“须臾”一词与全文语言风格不协调。改为“一会儿”,行文更显得自然。

几十年后,我依然可以对天发誓,这是我这辈子笑得最忘乎其形、最舒畅、最厉害的一次。

为何要“对天发誓”?这又不是什么性命攸关的大事。没有人要求你发誓,也没有发誓的必要。“对天发誓”显然使用不当,改为“说”即可。“忘乎其形”也是文言用法,与全文语言风格不相符,改为“忘形”即可。“最忘形”与“最舒畅”、“最厉害”形成排比结构,读起来也更为流畅。

3. 从艺术的真实性原则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的言语问题,并修正

出示幻灯片五:

艺术的真实性原则

艺术是对生活的创造,但艺术创作不能违反真实性原则。能自圆其说,没有自相矛盾是艺术真实的起码要求。不违反生活情境的基本逻辑也是艺术真实的基本要求。

举例启发:课文第16段写道:“于是全班同学兴趣高涨,一个个洗耳恭听,这矮胖幽默的绰号叫‘王几何”的老师到底还要说些什么有趣的话。”课文第17段接着写道:“矮胖老师继续用黑板刷轻敲课桌,以镇压教室里的嘈杂声。”既然前文已写道学生们“一个个洗耳恭听”,何来下文的“嘈杂声”。很明显这是自相矛盾,不符合艺术真实性的原则。第17段的这句话可修改为“矮胖老师继续用他那金属的声音说”。

课文中还有不少地方违法了艺术的真实性原则,只要你细细地读,联系生活实际,就一定能发现。

课堂预设:

全班同学都呆呆地想:用圆规和三角板画,恐怕也不过如此吧?(第9段)

本文是第一人称叙述,所写内容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想。“我”如何能知道全班同学的想法?这显然这违背了艺术的真实性要求。此处可改为:“我呆呆地想:用圆规和三角板画,恐怕也不过如此吧?我相信其他同学也会这样想。”

人人笑得满脸泪水,喉咙发肿。

显然,此处作者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但是由于过分夸张而违背了艺术的真实性原则。笑得“满脸泪水”,勉强可以算作正常的夸张。但是,笑得“喉咙发肿”该须要怎样的大笑呢?而且还是“人人”笑得“喉咙发肿”,这就夸张得太离谱了。

几何老师在同学们快乐得泪流满面的大笑中结束了第一堂课。(课文第24

王老师下课前的结束语是:……一时间满教室鸦雀无声。(课文25段和26段)

课文第24段说王几何在学生快乐得泪流满面的大笑中结束了课堂,课文第2526段又叙述王几何老师的结束语让教室鸦雀无声。显然“鸦雀无声”与“泪流满面的大笑”自相矛盾。此处可删掉第24段。因为全文已经多次描写全班同学的大笑了,在这里重复叙述学生的大笑意义不大,而且还和下文形成矛盾。

这堂课的喜剧效果让42个中学生一辈子铭记在心,让42个少年永远记住他们的中学时代:有一位业务水平极高、人人都盼望他上课的幽默风趣的老师,他的名字叫做王玉琳,绰号叫做王几何。

这里可理解为全文的点题之处,但是却违背了生活情境的基本逻辑,因而违背了艺术的真实性原则。这堂课的内容无外乎是王几何与学生见面时的哑笑,介绍自己的绰号并希望学生用绰号称呼他,反手画图亮绝技教育学生要有热爱知识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这节课的确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幽默风趣,这是符合生活的逻辑的。但是,说这节课让所有学生永远都记住了一位“业务水平极高”的老师就不符合生活的基本逻辑了。试问,见面哑笑、介绍绰号、反手画图就能反映业务水平极高吗?这些行为只能表明他的确风趣幽默,富有个性,善于进行思想工作。这些行为和几何教师的业务水平相关,但不是业务水平的全部,更不是业务水平极高的主要内容。此处的“这堂课的喜剧效果”若改为“这堂课以及之后三年的几何课堂”就比较符合生活情境的基本逻辑了。

王玉琳是父亲马仁海的毛根儿朋友。

这是个失败的结尾。因为这个结尾让整篇课文的基本情节都违背了艺术的真实性原则。这个结尾的确写出了作者的自豪感。但是既然王几何和自己的父亲是好朋友,那么“我”也在一定程度上熟悉王几何。叙述者“我”在一定程度上熟悉王几何,那么,课文如何还会有那么多悬念和笑料呢?

(三)小结。

本文是一篇优点与缺点都很明显的文章。希望同学们,今后写作时能学习这篇课文通过写一件具体而生动的事来表现人物的写法,以及学习这篇课文比较生动的描写。这篇课文多处违背了艺术的简洁性原则、用语的恰当性原则和真实性原则,希望你们今后写作时能避免类似的错误。

四、布置作业

出示幻灯片六:

形神兼备——外貌描写最高境界

外貌描写的最高境界就是我们常说的“形神兼备”,即通过外貌特征的描述反映人物的内在精神。

请对比本文对王几何的外貌描写以及何为的《音乐巨人贝多芬》中的一段外貌描写。看一看哪篇课文的外貌描写达到了形神兼备的境界。

本文:

一个方头大耳、矮胖结实的中年人……

矮胖老师站在讲台上,双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翘,胖脸上一副得意洋洋的表情。

《音乐巨人贝多芬》:

他的脸上呈现出一个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韧无比的生的意志。

显然《王几何》一文的外貌描写只写了人物外在的形,而《音乐巨人贝多芬》中的外貌描写基本达到了“形神兼备”。

出示幻灯片六:

作业:课后请同学们写一位熟悉的师长的外貌,争取“形神兼备”,力求避免本文只写外在的矮胖,而未能展示人物内在精神风貌的缺点。

 

 

 

 

 

 


最后更新[2015-10-3]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