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中考聚焦初中教案
文章标题: 《汪洋来稿:多义性文本的解读视角(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
     阅读次数:1921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汪洋来稿:多义性文本的解读视角(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

 

本文发表于2014年第6期《教育研究与评论》

多义性文本的解读视角

——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

 

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汇景实验学校汪洋

 

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往往是多义的,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就有不少多义性文本,如《我的叔叔于勒》、《故乡》、《台阶》、《老王》、《湖心亭看雪》、《雪》等。如何解读这些多义性文本?本文以《我的叔叔于勒》一课的教学实践为例,谈谈多义性文本的解读视角。

教学前,我查阅了我国近20年对《我的叔叔于勒》的主要解读,发现对于于这篇课文的理解,人们达成了两个共识——这篇小说是在讽刺和批判菲利普夫妇,同情于勒;形成了一个争议——作者是否同情菲利普夫妇;留下了一些空白——菲利普一家在这次旅行之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二姐”的婚事有没有受到影响?因此,我紧紧围绕“读出两个共识、思考一个争议、留下一些空白”,展开了教学。

一、读出两个共识

钱梦龙老师说,一千个哈姆雷特毕竟还是哈姆雷特。经典作品在具有多义性的同时,也具有确定性。共识往往属于文本的确定性内容。教学多义性文本时,首先要引导学生读出共识,这是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

(一)共识1——讽刺和批判菲利普夫妇

围绕这个共识,我设计了这样教学环节:

默读课文,思考这篇小说通过                             ,来讽刺(批判)                         

为了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我给予提示:这篇小说主要通过对比和细节来讽刺和批判。

在此环节中,学生基本能读出以下内容:

菲利普夫妇对亲弟弟于勒的称呼变化太大了。在这个落差巨大的对比中,作者讽刺了菲利普夫妇眼中只有钱,没有亲情。在菲利普夫妇的世界里,血浓于水的亲情在金钱面前一文不名。

当得知于勒发财时,菲利普夫妇盼于勒盼得望眼欲穿,几乎产生了幻觉。当菲利普夫妇发现于勒变成穷水手时,他们又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于勒。小说通过这个对比,讽刺了菲利普夫妇盼得不是亲弟弟这个人,而是亲弟弟的财产。

在“我”与“我”父母对比中,作者用小孩的纯真、善良、诚实来讽刺成人的势利、刻薄、虚伪。

然而,大多数学生未能发现船长与菲利普夫妇的对比。笔者把这个对比作为教学的一个重点。

师:请齐读33段。

(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船长的话表明船长对于勒怎么样?

生:不怎么样,他鄙视于勒。

师:为什么这样说?

生:船长冷冷地说,还有,她骂于勒是“流氓”。

师:船长的确“冷冷地说”,的确骂于勒是“流氓”。但是大家要联系全文思考,而且不要放过33段的每一句话,这样才能全面地深入地认识船长这个人。请大家再默读33段,结合全文来思考船长对于勒如何。

(学生默读33段,思考)

生:船长对于勒不错,他真心地帮助于勒,同情于勒。“去年我在美洲碰到他,就把他带回了祖国”表明,如果没有船长,于勒还在美洲流浪。于勒穷到买不起回祖国的船票,是船长将于勒带回祖国,并让他在船上当水手谋生,还允许他做兼职买牡蛎。这说明,船长说于勒是“流氓”,显然是刀子嘴、豆腐心。

师:说得很好。这段中至少还有一个句子表明船长是同情于勒的。

生:“可是您看他今天已经落到什么田地!”这句话的句末标点是感叹号,这句话分明是在感叹于勒的可怜。

师:船长跟于勒非亲非故,还能帮于勒,同情于勒。可是,于勒的亲哥哥却像躲瘟神一样躲于勒。在这个对比中,作者在讽刺什么呢?

生:讽刺了菲利普夫妇的绝情。于勒最亲的人还不如一个非亲非故的船长。

师:这个对比和讽刺不禁让人想起《红楼梦》中贾芸。贾芸向亲舅舅卜世仁借钱做生意,一分钱没借到,还被舅舅和舅妈羞辱了一顿。可是贾芸的邻居醉金刚倪二——一个黑社会的小混混——却慷慨解囊借钱给贾芸,帮贾芸渡过难关。一个是黑社会,一个亲舅舅,到底谁黑?到底谁亲?真是莫大的讽刺。

(学生一片唏嘘。)

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能在课文中找到了不少讽刺菲利普夫妇的细节描写,但是几乎是所有的学生都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于勒写给菲利普夫妇的第二封信了。于是我把这封信的品读作为教学的一个重点,引导学生找出信中自相矛盾的地方和明显的破绽:

既然买卖好,为何要去南美作长期的旅行?谁来打理店铺?

长期旅行和给家人写信有冲突吗?于勒完全可以在旅行的途中给家人写信。为什么“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

于勒为什么不可以趁着长期旅行,顺便回家一趟呢?按常理,于勒既然有时间长期旅行,就应该有时间回家一趟。

信的结尾说“我发了财就回哈费尔的”,这句话完全露出了破绽——于勒的生意已经破产了,写信时的于勒已经再次贫穷。于勒说“我发了财就回哈费尔的”就是告诉哥哥,不发财就永不回家。

根据学生的发言,我总结道:“这封信分明就是一份破产宣告书和与亲人诀别书。”并发问:“我们细细一读就能发现这封信的矛盾和破绽,为什么菲利普一家就不能发现呢?而且是10年都没有发现。我相信,这十年里菲利普一家是真地没发现这封信的矛盾和破绽。否则他们就不会把这封破产宣言书、与亲人诀别书当成福音书,还拿给别人看,四处炫耀。这说明了什么?这讽刺了什么?”

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大体能认识到:菲利普夫妇看不出这封信的矛盾和破绽,把于勒的破产宣言书、与亲人诀别书误当作福音书,说明了菲利普夫妇想钱想疯了,想钱想昏头了,想钱想傻了。利令智昏,对于勒财富的贪婪蒙蔽了菲利普夫妇的双眼,使他们失去了正常的应有的清醒和理智。作者通过一封破绽百出、自相矛盾的信无情地讽刺了菲利普夫妇对财富的贪婪与疯狂。

(二)共识2——同情于勒

围绕这个共识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

默读课文,思考这篇小说通过写                          ,来表达对于勒的同情。

我给予提示:“要读出小说对于勒的同情,我们要注意小说中所写的于勒的变化和遭遇。”要求学生再次默读课文第10段,看看这封信表明当年的败家子于勒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在我的启发下,学生大体能认识到:岁月的坎坷使于勒变得很自尊了。他不希望哥哥知道他的现状,他希望在家人的心中他是一个成功的人。岁月与坎坷使当年的浪子已经回头。于是,我追问:“我们常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可是金子般珍贵的回头浪子却遭遇到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笔者总结道:“金子般珍贵的回头浪子被亲哥哥、亲嫂嫂像躲瘟神一样地躲避。我们常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可是,现实对于于勒而言,却是苦海无边回头无岸。真是,古有浪子回头金不换,今是回头浪子泥不如。‘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是慈悲;‘苦海无边,回头无岸,是冷酷。作者是在讽刺和鞭挞菲利普夫妇的无情无义,也是在讽刺和鞭挞这个不给回头浪子改过机会的社会。如果于勒还是那个败家子,他今天的遭遇就是活该。可是于勒已经改悔了,于勒已经是自尊自强的金不换的回头浪子了。鲁迅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你看。于勒的遭遇就是悲剧。”

此外,小说还通过暗示来表现对于勒的同情。这一点,大多数学生须要通过老师的启发才能感受到。课堂实录如下:

师:菲利普夫妇认出了于勒,那么,于勒认出他的哥哥了吗?有些同学听到这里,也许会觉得很荒唐。课文明明只写了菲利普认出于勒,根本就没写于勒认出他的哥哥。老师,你这不是瞎说吗?老师还真没有瞎说。暗示是文学最基本的创作手法之一。凡是好的小说都善于用暗示来表达思想感情。请大家细细地默读2430段,看看小说在这里有没有暗示于勒也认出了菲利普夫妇。

(学生默读第2430段)

师:请同学们注意:于勒是卖牡蛎的小商贩。同学们对路边的小商贩应该都很熟悉吧?那些小商贩一般都是一边看着自己的东西,一边注意四周有没有可能买他东西的潜在顾客。

生:我从第30段中看出于勒也发现哥哥了。“我也端详了一下那个人。他又老又丑,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的活儿。”这对于小商贩于勒来说,是反常的行为。按常理,一个买牡蛎的人应该是一边干活,一边注意观察周围是否有购买牡蛎的潜在顾客。而于勒的目光却始终不离开手里的话。这说明于勒不愿与哥哥相认,他是在用手中的活来压抑内心的翻江倒海,来躲避哥哥的眼睛。

师:你说得非常精彩!看来,菲利普夫妇担心于勒重新拖累他们完全是多余的。于勒根本就不愿意回到他们的身边。其实第24段也在暗示于勒看到哥哥了,谁来说一说?

生:“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这里暗示了于勒也看到了亲哥哥。按常理,卖牡蛎的于勒须要观察周围是否有买牡蛎的客人,必要时还须要招揽顾客。父亲带着三个人走向于勒,于勒应该会注意到这四个人。

师:说的好!菲利普能认出衣衫褴褛、狼狈不堪,衣着和身份与十多年前大大不同的于勒,于勒更应该能认出衣着、身份基本不变的哥哥。小说写了菲利普的不安,没有直接写于勒的心理。但小说的情节还是暗示了于勒内心的翻江倒海。      

师:大多数读者认为第30段对于勒的描写是为了表现于勒的老实本分。如果单从这一段看,这样的看法自然是正确的。但是如果联系第2425段的暗示和第10段于勒的第二封信以及第33段船长的话,我们更应该认为,于勒的眼光始终不离开手里的活是为了躲避哥哥,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翻江倒海”。小说正是通过这样的暗示来表现于勒的自尊、坚强与可怜。

二、思考一些争议

在引导学生读出共识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思考关于文本的争议。如此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文本的深处。

围绕对文本的争议,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

作者同情菲利普夫妇吗?请在文中找到依据。

认为作者也同情了菲利普夫妇的同学大多从课文的前8段中找到依据:小说开头两段反复强调他们的贫穷,他们没有和于勒对簿公堂,说明他们对于勒还是有宽容的;按当时惯例把于勒打发到美洲去自谋生路,也是对于勒的一种教育;当于勒回信表示要赔偿他们的损失,他们深切感动,这说明他们本是善良的人——因为于勒赔偿他们的损失理所应当,无须感动。

认为作者没有同情的菲利普夫妇的同学大多从课文第8段之后的内容中找到依据:在确认年老的潦倒水手就是于勒之后,“父亲突然很狼狈,低声嘟囔着:‘出大乱子!’”而母亲更是“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这说明作者不但没有同情菲利普夫妇,反而通过行动和语言的刻画,对他们进行了辛辣的嘲讽。

在学生充分表达观点的基础上,我表达了自己的思考:作者对十多年前的菲利普夫妇还是有同情的。可是多年的生存压力与他们固有的劣根性慢慢吞噬了菲利普夫妇原本的善良,扭曲了菲利普夫妇的人性。从他们收到于勒的第二封信时,作者就开始无情地讽刺与鞭挞菲利普夫妇了。作者对菲利普夫妇的态度是变化的,从同情悲悯到讽刺鞭挞。菲利普夫妇躲避于勒的决定也是相当一部分穷人的决定,除了品德之外,生存的压力是他们如此无情、是他们人性被扭曲的主要原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生产压力?根源自然是社会本身的问题。

三、留下一些空白

经典文学的魅力在于常读常新,在于“无限的丰富多彩”。因此,教师应该启发学生,根据课堂上的所得,在课外独自感受作品无限的丰富多彩,或者提示其角度,或者指点路径,或者以上课本身来激发学生课外的继续阅读。   

为了将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延伸到课外,我以PPT的方式,设计这样的课堂留白:

左拉说莫泊桑的作品有“无限的丰富多彩”。这篇小说就是如此。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稍稍换个角度看这篇课文,便能看到别样的精彩。

建议思考角度:

1)作者为什么不让若瑟夫喊出叔叔来?(《皇帝的新装》,作者就是直接让孩子喊出皇帝没穿衣服这个事实。)

2)教材编者对原著开头和结尾的删改成功吗?

3)结束这次旅行后,菲利普夫妇一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他们一家周末还会衣冠楚楚到海边散步,还会被吃牡蛎的高贵姿态所打动吗?

4)第18段中“诚实可靠”与“我”的想法形成矛盾。二姐婚后能幸福吗?

…………

    读出共识是基础,思考争议是提升,留下空白是延伸。如此教学多义性文本,或许能较大程度地发挥文本的教学价值。

  

 


最后更新[2015-10-3]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