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中考聚焦问题讨论
文章标题: 《汪洋:为“这样那样”的语文辩护》
出处:感谢汪洋来稿      阅读次数:1194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汪洋:为“这样那样”的语文辩护

 

本文发表于2013年第10期《语文教学通讯》B

为“这样那样”的语文辩护

——与周传松老师商榷

 

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汇景实验学校 汪洋

 

《语文教学通讯(B)2013年第3期刊登了周传松老师的文章《有多少语文?》,在文章中,周老师质疑了诗意语文、精致语文、青春语文等等“这样那样”的语文,并借用黄厚江老师的话 “语文就是语文”,得出结论:自然没有那么多语文,如果要人为地制造那么多的语文,无疑是痴人说梦。笔者十分欣赏周老师的批判精神,但对文章的主要观点不敢苟同。

周老师的文章主要有以下几个分论点:

1、“这样那样”的语文只是从一个侧面观照语文这座高山,会让一线教师的学习不知何去何从。

2、语文教学依靠教材,作用于学生,目的是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不独在展示自己的学养和执教风格,提“这样那样”的语文,对语文教学没有太大的益处。

3、语文教师有自己的理论追求,应该褒扬,但这种追求带有个人色彩,与个人学养、气质、执教风格相连,甚至与自己的教学环境也不无关系。因此,将“这样那样”的语文加以推广,对指导语文教学有害。

4、推崇钱梦龙、李吉林等语文教育大家不标榜自己是什么语文,只阐述语文教学规律,从而使普通教师觉得语文教学有章可循。

5、“这样那样”的语文笔走偏锋,各执一隅,如盲人摸象。这种语文与那种语文分庭抗礼,“干起仗来”,实在荒唐可笑。

现就文章的分论点逐一分析。

分论点一认为,“这样那样”的语文只是从一个侧面观照语文这座高山,一线教师学习“这样那样”的语文只是在了解语文这座高山的各个侧面,因而会无所适从。关于语文到底是什么的争论,从现代语文学科诞生之日起,理论界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有一点是共识: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科学具有相对性,一切科学知识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真理的存在。正因为没有绝对真理的存在,对科学的探索才是无止境的。一位伟大科学家一生的科学探索,人类一个阶段的科学探索,其成果都是科学这座无限高的大山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人类所有的科学探索都是从一个侧面观照科学这座大山。因此,“这样那样” 的语文从一个侧面观照语文这座高山,正好体现了语文教育科学的相对性,而相对性正是真正的科学精神。我们所学习的一切科学知识都是科学这座大山的一个侧面,语文学科当然也是如此。奢望毕其功于一役,观照语文学科这座大山的全部,本身就是一种不科学的学习态度。抱着这样的态度学习“这样那样”的语文自然是无所适从。因而,部分一线教师的无所适从是其不科学的学习理念造成的,与“这样那样的”语文无关。

分论点二认为,语文教学依靠教材,作用于学生,目的是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不独在展示自己的学养和执教风格。这大体是正确的。但是,在教学研讨会上,特级教师的学养和执教风格是展示给听课教师的,希望能以此启发他们。这正是举办特级教师课例展示活动的主要意图。周老师认为,提“这样那样”的语文,对语文教学没有太大的益处,可能主要是指特级教师们把语文课堂变成向学生展示个人的学养和执教风格的舞台。如果真是如此,自然是特级教师的错。但笔者以为,大多数名满天下的特级教师应该不至于犯这种低级错误。

分论点三认为,语文教师的理论追求带有个人色彩,与个人学养、气质、执教风格相连,甚至与自己的教学环境也不无关系。因此,将“这样那样”的语文加以推广,对指导语文教学有害。理论追求是一种深度思考。“我思故我在”,思考是人类作为万物之灵的独特存在。笔者以为,周老师其实是想说,当语文教师的理论追求带有个人色彩时,其理论思考就不具备推广价值了。

其实,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语文教师的理论追求与教学实践必然带有较强的个性色彩。语文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其实,不但是语文教学,所有学科的教学都是如此。因为,所有的教学行为其最高境界都是科学和艺术的统一。但语文学科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文学,文学是语言艺术,这一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比其他学科,尤其是自然科学的教学更具有艺术性的特点。这就是语文教学的特殊性。科学指向共性的规律,艺术指向个性的审美。语文学科更具艺术性的特殊性决定了语文教学更具个性色彩。“这样那样”的语文正是特级教师基于自己的教学个性而对其教学实践与理念进行的个性化总结。数学等自然学科之所以很少出现“这样那样”的数学,其主要原因正是数学等学科的教学虽然也是科学和艺术的统一,但科学性是其主要特点,科学是指向共性的,而“这样那样”是指向个性的。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剔除语文教师理论追求的个性色彩是不可能的。语文没有个性,就是纯粹的科学。语文成为纯粹的科学之日,就是语文的死亡之时。因此,韩军老师认为,“技术化”(或者是“科学主义”)是百年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一大痼疾。“这样那样”的语文的产生符合语文教学的自身特点,是语文的必然。

那么,是不是就如周老师所说的,当语文教师的理论追求带有个人色彩时,其理论思考就不具备推广价值了呢?周老师在文中说:“如果加以推广,食而不化者、邯郸学步者必然不少,对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但是,食而不化不是食物的过错,而是吃食物的人消化能力不足的错;邯郸学步的危害也不是邯郸人的过错,而是学步者自己生搬硬套的错。同样的道理,“这样那样”的语文如果对语文教学产生危害,那么也是学习者不科学的学习意识导致的,是不能把责任推给“这样那样”的语文的。那么我们该如何科学地学习“这样那样”的语文呢?笔者以为,首先,我们要学的是其独特风格背后的教学价值观。提出“语文味”,推崇“文化语文”的程少堂老师曾引用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的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来告诫一线教师。程老师希望一线老师能学习他的教学理念,而不要学习他教学的具体招数。教学风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个性,而个性是难以复制的。但是,教学风格背后的理念,即教学价值观则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是可以学习的。所谓“会学学魂魄,不会学须招数”就是这个道理。其次,我们要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这样那样”的语文。如果要学习程少堂老师的“文化语文”,学习者本人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否则很难得其三昧,反而画虎不成反类犬。如果你钟情文化,你不妨学习程少堂的“文化语文”;如果激情感性,你不妨学习王崧舟的“诗意语文”;如果你个性实在,你不妨学习黄厚江的“本色语文”……当我们用科学的学习意识来学习“这样那样”的语文时,我们定能一分努力一分收获。我们怎么能说“这样那样”的语文没有推广价值呢?

分论点四认为,钱梦龙、李吉林等语文教育大家从来不标榜自己是什么语文,只阐述语文教学规律,从而使普通教师觉得语文教学有章可循。钱梦龙、李吉林等语文教育大家也必然是语文教育艺术家,作为语文教育艺术家的他们也必然有独特的教学个性和风格。钱梦龙、李吉林等语文教育大家没有把自己的教学个性和风格总结为“这样那样”的语文,固然是其个性的谦卑使然,但也和当时的社会主流价值观有关。钱梦龙、李吉林等语文教育大家大多出生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他们的从教生涯主要集中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那个时代的中国大陆是共性至上的年代,没有“这样那样”的语文的文化土壤。经过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思想解放潮流的洗礼,尊重个性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时代潮流。因此,“这样那样”的语文的出现正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我们不能用今天的眼光来苛责受时代局限的前人,同样也不能用前人的光辉来厚古薄今。

分论点五认为,“这样那样”的语文笔走偏锋,各执一隅,如盲人摸象。这种语文与那种语文分庭抗礼,“干起仗来”,实在荒唐可笑。不知道周老师是如何认定“这样那样”的语文笔走偏锋,各执一隅,如盲人摸象的。完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这样那样”的语文出现笔走偏锋,各执一隅,盲人摸象的情况,不能说绝对不存在。但这样的不足是人类在探索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难道,周老师所推崇的钱梦龙、李吉林等语文教育大家,他们的理念和实践就一定没有“笔走偏锋,各执一隅,如盲人摸象”的地方?“这样那样”的语文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是因为它的价值,而不是因为这些不足。至于这种语文和那种语文分庭抗礼,“干起仗来”,实在不是荒唐可笑,而是语文的幸运。这种语文和那种语文在交锋的过程中,只要没有动用非学术的手段,真理就会越辩越明,语文这座大山的真面目就会渐渐向我们显现。批判是科学的基本精神,也是科学前进的重要推动力。时下,我们的语文教育界多的是“一团和气”,少的正是批判精神。因此,为了学术的进步,笔者希望,这种语文和那种语文的“干仗”来得更猛烈些吧!

综上所述,周老师全文的五个分论点都难以成立。因而,全文的中心论点也就无须再驳了。

当然,笔者并不是鼓励我们语文教师在总结自己教学个性的时候,轻易把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理念定义为“这样那样”的语文。“这样那样”是“语文”这个核心词的前缀,这些前缀要能描述语文的基本属性,要能让我们看到语文这座大山的某个侧面。轻率地定义“这样那样”的语文有违科学精神,也是对语文的亵渎。

笔者也借用黄厚江老师的话作结:语文就是语文,“这样那样”的语文、“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语文就是雄奇与瑰丽的语文世界。

 

 


最后更新[2015-10-10]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