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名师频道 > 梁青频道
文章标题: 《梁青《未来教育家》发文:学校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阅读次数:1680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梁青《未来教育家》发文:学校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学校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广州市培正中学教研室主任  梁青 

  (原载《未来教育家》杂志2015年第7-8合期)

【内容摘要】

文化对于学校发展具有主导引领作用,必须赋予学校文化以建设性、决定性和创造性的地位和意义。学校文化有其自身的历史背景,需要与时俱进,源源不断赋予它新的时代精神内涵。学校要实现内涵发展、高位发展,就要打文化这张牌来提升自身的软实力,传统学校更应如此,因为它的文化资源更丰富。只有处于相互影响和发展演变之中的多元的学校文化才是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学校文化包括历史、精神、行为三个互为关联的要素,这三个要素相互作用,不能割裂。本文试图围绕这三个要素之间的联系,针对学校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途径与策略”问题略谈浅见。

 

【关键词】

继承  创新  学校文化  学校发展

 

没有文化背景的学校,是没有灵魂的学校;没有文化背景的学校发展,是一种没有灵魂的发展。当前,教育界不少有识之士都很重视文化对学校发展的作用,但是这些论断无论是强调文化对学校发展的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都只是把文化视为学校教育的催化剂或助推器,说穿了,都不过是把文化作为学校发展的一种辅助工具而已,“辅助”当然就没有真正认识到文化对于学校教育的主导引领作用,这是一种狭隘片面的学校文化观和学校发展观。如果我们对“文化”这一概念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就能清醒认识到,学校文化应该是学校发展与创新的原动力。因此,我们应该赋予学校文化以建设性、决定性和创造性的地位和意义。

 

一、学校文化的概念界说

关于“学校文化”这一概念,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中国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认为:学校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活动为基本形态的一种组织文化,是师生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决定着学校的精神面貌,左右着学校教育方向,影响着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结果。此外,还有“校园文化”、“教育文化”等说法。无论用什么样的名称来定义学校文化,或用什么样的文字来表述学校文化,其相通之处都在强调学校物质和精神的结果及其对学校的作用与价值。

本文所谈及的学校,是那些有相当历史积淀、有自己文化底蕴的传统学校(创校80年以上),而非那些现代学校。任何所谓“继承”,必承历史而来,有历史必有传统。一般来说,这些有历史、有传统的学校,其文化是博大的,涵蕴是深厚的,而且是一以贯之、不容割裂的;其历史也好,传统也罢,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有其内在的连续性和传承性。就一些传统学校的历史发展来看,笔者尝试对学校文化作出如下定义:学校文化是一种学校师生在长期教育活动中积淀与创造形成的,被全体师生所认同的思想态度、核心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的结果,它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的精神和物质的产物。学校文化包括历史、精神、行为三个互为关联的要素。

 

二、学校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不是孤立的

文化本身不是孤立的,静止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并处于不断的演进变化之中。学校文化有其自身的历史背景,更需要与时俱进,源源不断赋予它新的时代精神内涵。只有处于相互影响和发展演变之中的多元的学校文化才是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而多元的学校文化必须通过一系列行为方式证明学校文化多元化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这种多元文化既观照到学校以往所有的经验、智慧和实践的精华,又要虚心吸纳外来(包括其他学校和领域)有益的文化新元素,从而保证其自身蓬勃的生命力和永久的创造力。

每一所有相当历史积淀的传统学校都有它的根,它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渊源可以一直追溯到该学校创校之初,每一所学校都要尊重并继承它的优良传统。这里以广州市培正中学为例。

广州市培正中学自1889年创校以来,历经125年的风雨沧桑,可谓一所典型的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积淀的传统学校。学校结合“至善至正”的校训、传统的“红蓝精神”以及“继承、创新、超越”的办学理念,提炼出了培正中学的文化核心价值,那就是:崇善、求正、笃行。任何一所学校(特别是传统学校)都必须了解自己的核心价值及其相关的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对于学校认识自己、学校之间彼此相互交流,至关重要。

同样地,学校文化的创新也不可能是孤立的,它需要以历史为基点,结合当前的教育新形势,赋予学校原核心价值以新的精神内涵,并倡导学校师生付诸行动。当前,学校文化所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问题是,如何在不否定传统价值观的前提下,不断地促进和适应时代的新变化。简言之,就是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继承与创新之间寻求一种动态的平衡。传统名校要认真研究自身的继承与创新问题,为当前和今后几代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做法,使他们能够开阔视野,应对挑战,探索充满多样性的教育未来,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能过上体面的、有尊严的生活,同时又不失去他们的学校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学校要实现内涵发展、高位发展,就要打文化这张牌来提升自身的软实力,传统学校更应如此,因为它的文化资源更丰富。有论者说,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培正中学作为百年名校,正是用自己的“红蓝精神”恩泽教化后辈,鼓铸英才无数。在百余年的历史进程中,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它秉承着“至善至正”的校训所提炼出的“崇善  求正  笃行”六字学校文化核心价值,可以说这既是守成,又有创新;既体现着学校的整体发展,又引领着师生的个体发展。

 

三、学校文化继承与创新的途径与策略

如前文所述,学校文化包括历史、精神、行为三个互为关联的要素,这三个要素相互作用,不能割裂。围绕这三个要素之间的联系,笔者在此针对学校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途径与策略”问题略谈一些浅见,主要从校训、课程、课堂等几个层面阐述,这几个层面之间,也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

(一)校训:学校文化的传承依据

学校文化一般来说有两种来源:一种是学校优秀的历史积淀,通俗地说,就是学校的文化传统;另一种是学校有意识的教育理想追求,就是学校从某个历史时刻开始,全校师生所共同追求的教育梦想和践行的标尺,并为之不懈努力的那个理念和愿景,通常称之为“校训”。“校训”是学校提出的要求全校师生共同遵守的具有警策与导向作用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秉承并体现着学校的教育思想、愿景和价值观,是学校内在的教育精神和价值追求。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校训”是从学校文化的应然境界来说的。好的校训,不仅能够体现一所学校的文化传统和办学理念,也能够反映这所学校的教育关怀和价值追求。所以,它往往既是我们打开一所学校历史文化之门的钥匙,又是我们眺望这所学校精神家园的窗口。

许多传统名校的校训,都是学校内在精神简约而诗意的表达。如北京大学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蔡元培提出)、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北师大的“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武汉大学的“自强弘毅求是拓新”、中山大学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厦门大学的“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又如天津南开中学的“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江苏南通中学的“诚于做人  恒于学问”、湖南长沙雅礼中学的“公朴”、广东仲元中学的“德健”、广州执信中学的“崇德瀹智”广州培正中学的“至善至正”等等。细读这些名校校训(及其蕴涵的教育思想、价值观),我们会发现它至少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与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一脉相承,尤其是和儒家的思想精神高度一致。我们的教育思考和教育叙事,都植根于中国这片文化土地。教育和文化是同根共生的,只要我们还坚守在这片精神文化的沃土之上,我们就必须从中汲取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让它成为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根。

第二,从某个特定角度阐释学校教育理念的核心价值内涵。教育是指向人的,人的内涵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内涵发展。那种唯分数是从、别无他求的急功近利的教育观念,显然是与教育的根本目的南辕北辙、背道而驰的。

第三,积极高远,言简意丰。学校培养出的人,应该是具有人文情怀和担当精神的现代公民,校训具有精神引领的作用,它就要激励人在内心生出一点浩然之气,从而意识到生命的尊严和肩上的道义,进而付诸行动,为之努力。校训是一种较简约的诗意表达,所以它应该随着学校历史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能够为后人不断阐发,而不局限于某个时代。

 

(二)课程:学校文化的传播载体

课程与文化有着不可割断的天然联系。一方面,文化是课程形成的内在基础,它规定着课程的文化品位和文化走向,同时也为课程提供了一定的逻辑和范畴,离开了文化,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课程又凝练和丰富着文化,课程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和媒介,为学校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提供了内在动力机制,离开了课程,文化就成了虚幻飘渺的空中楼阁。

培正中学新近申报的广州市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善正博韵》就是在学校传统特色文化引领下的自主构建,它是继承,也是创新。

“善正博韵”之“善正”一词,出自校训“至善至正”中的“善正”二字。“善”即善言、善行、善心;“正”即正气、正派、正直。“善正博韵”特色课程,就是培养学生具备善正品性、广博学识以及雅致修养的一门课程。它旨在进一步挖掘和提升学校“善正”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价值,彰显学校“全人发展,多元教育”的育人特色,培养学生的“崇善”品德、“求正”品性、科技素养、创新精神以及书卷气息、文雅气质的健全人格。它既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他们成为未来社会的精英,同时又关注于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有利于培育特长人才、拔尖人才。

“善正博韵”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与培正中学悠久的“善正”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培正中学始创于1889年,20世纪三十年代于香港、澳门建立分校,形成一门多校的格局。125年的荜路蓝缕、风雨兼程,培正培育了万千才俊,以勃勃生机驰誉岭南教育界。培正校训“至善至正”出自《圣经》和《大学》。其中《大学》开篇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至”是“最”和“极”,这是培正人执着和坚韧的理念追求;“善”和“正”是做人之基,立世之本。在这种“善正”思想的引领鼓舞下,一个多世纪以来,培正为国家、为社会培育了如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承志、前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诺贝尔奖得主崔琦、著名音乐家马思聪、何安东、足球教练苏永舜等无数英才。

如今,以“善正”为核心价值的学校德育工作,同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学校校风纯净,师生、生生关系融洽,团结互助精神彰显。学生品德优良,积极进取,刻苦学习,思维活跃,社会赞誉不断。近年来,学校在科技实践创新大赛、无线电通信锦标赛、航海模型竞赛、模拟遥控飞行锦标赛、虚拟机器人等国家级、省市级大赛中,接连获得大奖。学校很多文艺特色活动都达到较高水平,如红蓝摄影社、红蓝集邮社、管弦乐团、天文摄像小组、美文诵读等,都在省市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

课程作为学校文化的传播通道,既是一种独立自主的存在形态,又在学校文化的继承、创新与生成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也就是说,课程的设置应该体现学校文化的精神内涵,师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对学校文化有所感知、理解、体悟,进而对学校文化作出批判地继承和有价值、有意义的创新。

 

(三)课堂:学校文化继承与创新的生态场

在传统的课堂中,课程中的文化内涵一般由教师单向度地向学生传授,绝少由学生进行课程资源的二次开发。不少教师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提取、整合课程中的教学内容,严格来说也谈不上开发课程中的文化资源,学生在课堂上的任务就是配合教师的展示,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教学内容,学习动力主要是外压式的,缺乏生命的渗透和融入,罕见智慧火花的碰撞。课堂氛围常处于死气沉沉、枯燥乏味的状态。这种被动的单向度的课堂教学,不应该是教学的真实状态。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应该成为课堂文化重建的重心,这也是传统学校面临的重大文化课题之一。

课堂是生命栖息的生态场所,课堂教学也必须有生命在场,生命是鲜活的,教学也就该是鲜活的,课堂也就该是鲜活的。基于此,培正中学提出“生命化课堂”的教学理念,着力彰显其传统的“红蓝精神”文化。“红”,代表着热情、激情,或曰师生在教学过程中跳荡生命活水的;“蓝”,代表着冷静、睿智,或曰让师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个性思考有所获益的。培正中学“红”的激情与“蓝”的睿智,去追求课堂教学的“善”与“正”。

用“生命”来定义课堂,这是对课堂有所追求的表现。我们追求的是一种具有知识的生命力、情感的活力和学生素质发展的潜力的课堂。简单地说,就是让课堂有生命、让课堂有快乐,让课堂成为生命延续的地方。具体而言,让课堂有生命,就要让课堂“动”起来。所谓的“动”就是让学生有效建构所学科目的学科思维,有效开展学科知识的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让课堂有快乐,就是让课堂有情感,用成功教育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态发展。让课堂生命延续,就要让学生的素质有发展的潜力。我们期望的课堂是师生生命与生命相遇、生命与生命对话、生命与生命相通、生命与生命互相发现的生态场所,如果学生能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自主地对未知世界孜孜探究,获得发现,那么他的学习热情和思维的火花就能不断燃烧从而形成独立的见解,其潜在的学习力就能够被激发,那样,课堂就会充满生命的活力和质感,而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有鲜活生命在场的课堂便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课堂文化氛围。生命化课堂的教学目之一,就是在课堂教学上形成满足学生知识的生命力,情感的活力、素质发展的潜力等要求的有效课堂教学,进而形成各学科的课堂探究法和特色模式,实现稳定的最大程度的课堂育人效果。

实践证明,对学生影响最大、最长远的不是某一门学科、某一种知识,而是文化,也就是一种经过积淀逐渐形成的,被成员所共识的思想态度、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实施生命化课堂教学,就是以课堂为抓手,转变师生的教育教学思维和行为方式,同时促进师生潜能的发展,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从生命的角度看,我们应该用互动生成的观念来认识课堂教学,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和教师的潜力都得到发展,这才是课堂应有的意义。

 

学校既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文化本身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学校和文化具有双向互动性。传统学校及其自身文化的这种双向互动性表现得更为充分,也就是说,传统名校的文化通过继承与创新不仅可以主导、引领学校的未来发展,提升学校教育的软实力,同时也充实并发展了其文化本身。

 

【参考文献】

[1]王继华.教育文化战略构建[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2]李琼.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梁青.构建语文生命化课堂的校本策略研究——《学校文化继承与创新研究》课题研究报告[J].读与写,2011(9).

 



最后更新[2015-10-10]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