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归去来兮辞》诵读教学的实施操作
四川大学附中语文组 雷声
(作者现在深圳市第六高级中学工作)
(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8·10)
《归去来兮辞》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辞从体裁上看,是诗的一种,重在抒情。所以,诵读就是教学此篇最好的突破口。古评家曰:《归去来兮辞》 “一种旷情逸致,令人反复吟咏,翩然欲仙。”(清·伍涵芬《读书乐趣》)
诵读,究其实质就是通过读反复涵咏,学习知识,理解文意,体悟情感。单单一个读字,说来容易做来难!读什么?如何读?方式有哪些?层次深浅怎么区别?诸如此类,问题多多,实际操作困难。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觉得诵读此文,可依据下面三点依次进行。
一.以辞明诵。
这个操作步骤的要点是:讲解体裁特点,教授学生句子诵读的节拍,使之能够读断句。
1.介绍辞的特点。
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这种文体,以四、六句为主,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 一般四句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稍作停顿;六字句为主,都按三拍读。
2.诵“辞”示例。由学生熟悉的诗句展开。
例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上句的“兮”犹如今天的“啊”。辞赋中有些七字句中出现了虚词,也应作六字句划三拍读。除了六字句外,本文还有较多的四字句,四字句以二、二顿读。
3.按律诵读。
教师示范例: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六字句)
“乃瞻/横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四字句)
学生诵读,教师点拨。达到能够对四、六句进行较好的把握,能读断句。
同时,为下个教学步骤做铺垫,要求学生在诵读中找出所有押韵的字,在换韵的地方做出标记。
二、以韵明意。
这个操作步骤的要点是:引导学生找出韵脚,加以分析,理解到文章的文意是随韵脚的变化而变化的。简言之:使学生明白,一韵就是文意的一层。以韵明意,读顺文章。
1.引导:
“辞”不是一韵到底的,而是根据情感的变化有韵脚的变化,找出这些韵脚,就相当于找到了段落层次划分的标志。
2.学生找韵脚,师生明层意。
第一段用一韵,押ui韵,韵脚有“归”“悲”“追”“非”。内容:主要写作者弃官归家的原因。“田园将芜”是原因之一;“心为形役”是原因之二。弃官归隐是迷途知返、痛改前非。
第二段用三韵,全段可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到“熹微”,押i/ui韵,韵脚有“衣”“微”。内容:写作者昼夜兼程,归心似箭,心情的愉快尽显其中;
第二层“乃瞻横宇……有酒盈樽”押un韵,韵脚有“奔”“门”“存”“樽”。内容:写刚入家门的热烈场面,充盈着浓郁的亲情和欢悦的气氛;
第三层“引壶殇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押an韵,韵脚有“颜”“安”“关”“观”“还”“桓”。内容:写归家后的日常生活,闲适淡泊,怡然自得。
本段以路途——家门——居室——庭院的顺序来写,一层一韵。
第三段用一韵,押ou韵,韵脚有“游”“求”“忧”“畴”“舟”“丘”“流”“休”。内容:写回乡定居后的生活情况,主要是“涉园”与“外出”。
第四段除“曷不委心任去留”以上几句,其余押i韵,韵脚有“之”“期”“耔”“诗”“疑”。内容:抒发对人生宇宙的感想,当乐天安命,追求精神自由。
3.教师和学生一起用韵脚来梳理全文线索内容。
辞归——归途——抵家——室内——涉园——外出——纵情山水——安度余生。
4.学生尝试根据韵脚来背诵。
三.以调明情
这个操作步骤的要点是:根据对语段声调抑扬和语速快慢的揣摩,体会作者字句中蕴涵的深情。读懂文章。
1.示例:以第一段为例,体会老师范读时的节奏、声调变化,体会情感变化。
这里的“调”,主要指声调的高低抑扬和朗诵速度的快慢,这与文句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是息息相关的。
原文: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归去来兮”要读豪迈,犹如一口恶气今日始得以吐出,前升后降。“既自以心为形役……觉今是而昨非”语调适中,语速稍缓,似有悔责之意。最后两句,犹如羁鸟出笼,语速稍快,语调微扬,高兴之情顿时显现。马上要求学生按照老师所说来读。
2.以第二段为材料,要求学生来揣摩体会。
“乃瞻衡宇……”第二段四字句开始,一连八句,节奏明快,语调平和,语速较快。犹如作者牢笼始出,还乡之情迫不及待。回到家后,又转化为七字句,生活闲适、心情舒畅,语速变缓,可体会到悠闲喜悦之情。
3.学生揣摩总结:每段声调变化,语速各异,情感不同。通过对语段的揣摩,可以很好地体会到作者情感态度的变化。就像教参上所写:“第一段自责自悔,也有庆幸之意,应读得“气中声硬”。第二、第三段,自安自乐,有喜悦之情,基调是静谥而愉悦的,应读得“气满声高”。第四段乐天安命,有达观之情,读得“旷达、悠然。”
诵读是学习《归去来兮辞》最好的方法。以辞明诵可读断句、以韵明意可把握文、以调明情可体会作者之心,这就是我们具体诵读的突破口,三者由浅及深、由外而内,步骤明晰,操作性强,整个过程书声琅琅,其情融融。实际运用中,是一种恰当而便捷的诵读教学操作策略。这样读来,方能进入此文的情境,感受言语的精妙,这也才能达到内化言语,实现言语积淀的目的。
(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