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课题纵横
文章标题: 《杭州徐建利来稿:韩军《背影》课例对语文教师的启示》
     阅读次数:2223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杭州徐建利来稿:韩军《背影》课例对语文教师的启示

 

徜徉在语文学科的密林处

----韩军老师课例对语文教师的启示

(作者为杭师大附中桐乡市实验中学副校长、语文味工作室成员)

(此文刊登在《教学月刊》2015年第9)

 

这几日内心颇不宁静,一日半夜,睡梦中惊醒,因着《背影》,惊叹于它设计的厚重与巧妙。手头还拿着厚厚的一叠文字,是教授的《迷失在学科丛林中的语文课---兼评特级教师韩军〈背影〉教学课例》,这是一篇批判韩军老师的《背影》及一批偏离语文教学正道,失却语文教学味道的全国名师们的文章;另一份是韩军老师的《生之背,死之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背影〉新解码》,这是韩军老师对《背影》的主张及立场。这两篇文章都是万言书,面对立场近乎相左的文字,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该有自身的辨析与认识,这样才不会陷入到不明就里,不知如何教的泥潭中去。

认真研读《迷失》(简称),感受思考的广度与深度,此文观点有正确与合理之处,但笔者以为存有一些偏颇。面对学问,我们该博众家之长,汲取精华,为我们所用。面对值得商榷之事,可以保有自己的看法,但未必给予全盘否定。万事万物,不存在非此即彼,很多时候可以借鉴与转化。不讳言笔者看到韩军老师的《生之背,死之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背影〉新解码》时的震撼,一连看三遍,才觉可以放下,有种求解人生,求解《背影》的释然。此时也照出自身浅薄,人到中年,开始被《背影》打动,自以为能渐渐走进《背影》,也可以去打动学生。殊不知韩军老师的《背影》,照出自身太多不足与浅薄。内心纠结,不自觉的重新看待和定位了语文教学。开始思考:语文到底应该怎么教?语文课除了语言文字及人文关怀,我们到底还能给学生些什么?怎样的语文课才能带给学生更多的思考?语文课能否给学生终极的人生关怀?怎么关怀?还能引发哪些人生的思考?这些问题在思绪中纠缠不清。

这段时间一直在看《庄子》、《孟子》及佛学知识,及以前所具有的一些粗浅的哲学知识,再来窥视我们的语文课,特别是再来看韩军老师的课例,我以为我们不应该予以全盘否定,更应从他的课例中,汲取精华,给我们的语文注入新鲜的血液与活力。笔者以为老师的课例(以《背影》、《老王》为例)至少从四方面可以带给我们语老师启示:

一、教学设计中的哲学观照

韩军老师在《生之背,死之影》(简写)中写道:“若问读过《背影》的人,文章写了几个人物?十之八九的人脱口道,两个人物,‘我’与‘父亲’……而祖母、朱子,这两个人物,断不可忽略!”《背影》已被定义为父子情深,当我们讲述人物时,眼中往往只剩下主要人物,而忽视次要人物。韩军老师却抓住这些不经意之笔,勾画起他的哲学观、生命链。他说:写祖母,只在第二自然段有两句话,“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祖母亡故”似乎仅是全文“背景”,是下文情节发展的逻辑起点,仅是为渲染“家庭祸不单行、父亲命运蹇劣”的一个远景而已,似乎最终还是为实现一个目的,突出“父爱”这个主题。父亲在多重困境下,仍送子并无微不至关爱,令人动容。写朱子,更少,在结尾只半句话。父亲“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朱子,在文章中似乎只是一个道具,一个被父亲惦记的道具而已,是为衬托父亲的“爱意无限”,即父亲不但爱我,也爱他的孙子。于是,读者觉得,这是一个中国化的、儒家人格的老人,既疼子又念孙。以上理解,不为错,但粗浅。我们应把忽略的重视起来,把粗浅的予以细化、深化。祖母、朱父、朱自清、朱子,四个人物,串起一根完整的链条,这根链条名叫“生命”。这条“生命链”,血脉流通,既坚韧,又脆弱。

在课堂中,韩军老师是这样串联起这条生命链的:出示多媒体,让学生填写:

生命的链条:奶奶的背影(已逝的);父亲的背影(将逝的)作者的人生(壮年的);儿子的生命(未来的)。当学生理解了这个生命链之后,他问学生:本文写了作者的几次流泪?

(多媒体)让学生填空:第一次流泪――祖母(死)了;第二次流泪――父亲(老)了;第三次流泪――父亲(去)了;第四次流泪――父将(大)(去)。文中的四次流泪,又与这已逝的与将逝的背影有关。特别在学生体会买桔子的背影后,老师让学生以自身的经验感悟生命,它是坚强的还是脆弱的;是永恒的还是短暂的。这样的生命思考,具有很强冲击力,远比让学生体会父亲的艰难行动,细腻而深厚的父爱更令人震撼。当学生体悟到生命的飘渺与短暂时,韩军老师多媒体出示《匆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祖母的生命,父亲的青春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我不禁头涔涔泪潸潸了。”这不仅勾连起学生对朱自清《匆匆》的回忆,更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生命意识。引领到此,韩军老师及时表扬学生解读的广度与深度,激发学生的信心。八年级的学生正青春年少,若没有带给他们这样的契机与哲学思考,他们断然感受不到生命的易逝与短暂,也感受不到《背影》的丰满与内涵。  

二、文本解读中的佛学思考

教学《老王》一课,韩军老师的解读明显体现这一点。生字教学后,老师在幻灯片中展示:生死有命是老话。人生的穷通寿夭确是有命 。一般人都知道人生有命,命运是不容否定的--杨绛。学生朗读后,询问学生,“人有命运吗?”当得到学生肯定的回答后,老师又出示另一段话:“每个人的出身和遭遇、天赋的资质才能,却远不平等。有富贵的,有贫贱的,有天才,有低能,有美人,有丑八怪。凭什么呢?人各有是全不讲理的。--杨绛 ”既而引出文中主旨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在“幸运”与“幸福”两字比较后,幻灯片出示一个大大的“运”字。,是《老王》一文的核心字。运,强调时机、机遇、运气。杨绛在《老王》中强调运,时机、命运。韩军老师把幸运分成十大要素,大体是身份的运、婚姻的运、工作的运 、住房的运、亲人的运、层次的运、身体的运、寿命的运、族群的运、时代的运。并以此为纲,在文中找出应证。此设计非常巧妙,看似不经意,却处处显出精心之笔。以杨绛先生对命运的精要概述着笔,继此展开对老王命运的探析。杨绛先生笔下的老王,天时、地利、人和,占不了一样,诉尽老王个人的凄惨命运。韩军老师并不以此为终,在分析个人命运后,带着学生继续去探究造成个人命运背后的社会原因。以“运”贯通全课,以“运”把握老王个人悲苦的命运,更挖掘出造成群体老王悲剧的社会原因。

笔者以为,一个人若没有坎坷命运为积淀,定然不会以此思路来设计自己的课堂。杨绛先生以历经百年沧桑的沉浮之状,悟出对命运的思考。而韩军老师以自身对人生的感悟来关照课堂,渗透人生终极关怀。若我们对佛学知识有所涉及,便不难发现,这些思想的渗透,来源对佛教知识的内化、吸收,并融化为自身对生命及人生的感悟。那么在课堂上学生能否接受呢?韩军老师在《老王》一课中的原话:我生在1962年,你们生在21世纪;我想生在21世纪,你们想生在60年代;我是男的,我想成为女的。你是女的,你想成为男孩子;我想出生在杭州西湖,你想生活在颐和园,能不能办到,能不能随心所愿?不能。这就是命。孩子很容易明白,并开始关注起以前从未思考过的人生话题。其实孩子并不似成人想象的幼稚。他们的能力常被误解,即是成人坚信其幼稚无知,忽略了其潜在的能力。很多时候孩子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对周遭事物却能应用其“边际注意”而领会。我们时常弱化了孩子的接受力,其实有时是我们给予不了,而不是学生接受不了。在韩军老师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状态,他们或沉思、或积极发言,感受着老师用心背后学生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中的激情吟咏

索绪尔曾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说:“语言还可以比作一张纸,思想是正面,声音是反面,我们不能同时切开正面而不同时切开反面。同样,在语言里,我们不能使声音离开思想,也不能使思想离开声音。”语文课堂要在“以读为本”的原则下,强调学生的积累感悟,强调人文熏陶和审美培养。但如今过于强调学生的读,却忽视教师的读,似乎教师的诵读、吟唱便是喧宾夺主,此种观点较为片面。教师范读得好,文意、文情、文势、文序、文趣,都可以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得以体现,引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长于吟咏是韩军老师语文教学的个性之一。他曾考取过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感情充沛、音色纯正、技巧的运用炉火纯青。他朗诵《大堰河,我的保姆》、《登高》这类诗,往往是“未成曲调先有情”,听后,不少学生眼里闪动着泪花,而老师也是“泪水悄悄滑落”。

在教学《老王》时,韩军老师展示自己撰写的悼词:“ 叹老王,好苦命,只眼看世瞧不清。败屋憩身睡可宁,绝了血缘亲人哪,无妻伴你走一生,谁给你温一碗饭哪,谁给你把那破衣烂衫缝一缝! 三轮单干养活命,垂垂年老又得病,为回民,少数民族,孤独寿终!无人送葬自送自呀,一丈白布,把自个埋在了野沟中!”“叹老王,遭乱世,茫茫天宇,孤雁伶仃,只叶飘零。苍天呀,咋就这么不平等。活着的人,谁该愧怍、谁该反省?!(师谱曲、深情演唱。悲天悯人、痛彻心扉。)蓄足了哀叹与悲苦的势,当学生沉浸其间,一声下课,才把学生拉回现实。教学《背影》一课,韩军老师深情地读《毁灭》:“在风尘里老了,在风尘里衰了,仅存的一个懒恹恹的身子,几堆黑簇簇的影子!什么影像都泯没了,什么光芒都收敛了。师继续读:时间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学生在若有所思间体会着时间流逝,感慨世间的无常与强烈的生命意识,也许这是学生第一次真正直面衰老与死亡。教师的吟咏在学生心间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四、品词析句时的咬文嚼字

朱光潜在《咬文嚼字》中写道:“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藉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作家在写作时大都字字斟酌,以追求最切合的那个字。教师若不了解作者的真正用心,便会放弃最佳的引导点,容易使一个个生成点流失。能否发现作者字里行间的深意,并加以提取与利用,这也全在于教师对文字的敏感度与自身较强的专业素养,同时也与个人经历有关。有人言:一位教师在四十岁前上不出深刻的课,因为他对生活的感悟力有限。确如此,作者成文时间往往在中年时期,当他对人生有了较深感悟时,便能或重或轻的抒写人生,体味世间百态。作为读者也往往在经历生活磨砺与沉浮后,才能真正走近作者,引发强烈共鸣。

韩军老师是咬文嚼字的鼓手,他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字,不仅存在字面意思差别,更在于它表达的思想与情感也不同。教学《背影》时,让学生找出“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后,老师故意说成“是一个“幸福”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让学生体会到“运”,强调的是时机、机遇和运气,而“福”强调跟物质生活和享受相连的状态,既而引出“幸运”的十大要素,非常自然的衔接起文本,了解老王在十大要素中,几无占有,令人感慨。分析到此,老师说:再对一个词“咬文嚼字”,---“取缔”。引出个人命运与社会命运的关联。接着“咬文嚼字”,---“我不是要钱”。体会老王的两重心理:一方面因为友情;另一方面是老王“不敢”要钱。让学生了解在那个荒唐的年代,单干户如果从事经营,发生金钱来往经济交易,就是搞“资本主义”,就犯法。在《背影》一课中,更是对标题“背”、“影”字说文解字,历览朱自清笔下的“影”,妙不可言,动人心魂。“背的影”是生命的虚幻,“由背到影”,是生命的过程。所有的“背”字,厚实也罢,孱弱也罢,最终都幻化成“影”。任何人,最终留给世界的都只是“背的影”。这也许是朱自清对生命的认识,韩军老师努力把它们挖掘出来,展示在我们面前。

 

    五、知识传授时的深入浅出。

韩军老师解读文本,求精深;他上课求浅显、求生动,求形象。把那些深刻的道理,交融到通达地步。比如《背影》关于“生命的脆弱与短暂”这个主题的理解,个老师对这个主题不理解;另一方面虽然老师自己明白,可他们难以用形象、生动、浅显易懂的话,跟十二三岁的孩子聊天一般说清楚。犹如不能把维生素这种抽象营养,变戏法般变成“苹果”、“桔子”,让学生喜欢吃。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甚至出现一种提法:浅浅地上语文课。这种提法,表面有理,但终无理。我们需要弄明白,深刻与深奥,从来是两个概念。语文课必须也必然应该走向“深刻”,但在抵达“深刻”时,完全可以规避“深奥”。深刻,是认识所达到的深度。前者是目的、目标,后者是过程和方法。我们完全可以在追求“深刻”时,用生动、浅显、形象的说法、语言、手段,彻底规避“深奥”。所谓孩子不懂这种说法,是教师自己没有真正懂,没有理解,融会贯通,以为十二三岁的孩子,根本不可能懂得“生命的脆弱和短暂”。韩军老师用论文精彩论证《背影》主题恰恰就是“生命的脆弱和短暂”的同时,也通过课,让孩子明白此主题。孩子们在课堂上的积极应对,应证着他们已逐渐走进了此主题,并试图在感悟人生命题。其实孩子在二周岁,有的就明白“死亡不可逆转”,小学六年级学生,就思考“死亡哲理性”。让孩子们在单纯的一个亲情话题的文本中,能读出对生命及人生的思考,不见得是件坏事。让孩子在轻松的状态中,去接受一个抽象且较沉重的话题,更是一件好事。这是韩军老师的课,带给我们一线教师的启示。

写完这些,内心渐感释怀,限于字数,还有对学生的情感激发等方面,便不在此赘述。韩军老师的课如今形成一种热议,有争议未必是坏事,至少可以引发我们思考与修正,这样才会不断进步。在韩军老师的课中,笔者深感他多变的课堂形式下,努力在为文本内容服务,并以较哲学的思维去应证文章的主旨。试问:我们众多语老师能否做到这一点。语文教学历来倍受诟病,而有勇气去尝试改变的人,是值得推崇和鼓励的。若有一些商榷处,也属正常,我们只要择善而从,就会不断丰富和改善我们的教学行为,使我们能够闲庭信步的徜徉在语文学科的密林处,找寻到一种求解的钥匙。

 

[参考文献]

1.韩军生之背,死之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背影>新解码》

         2.朱光潜《咬文嚼字》

 


最后更新[2015-10-26]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