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守正的交响
2015年11月19日,深圳市高三语文研讨课活动在深圳市翠园中学科学报告厅举行。市教研员程少堂教授、罗湖区教研员余克俭老师、南山区教研员茹清平老师、龙岗区教研员曹清富老师等莅临指导,全市高三语文老师参加了活动。活动由程少堂教授主持。
整个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翠园中学高映东老师主讲小说复习观摩课,深圳中学刘艳平老师主讲诗歌鉴赏复习观摩课,市区教研员点评。
高映东老师课堂题为《“平面”与“立体”的人物——用浅易哲学思想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精致用心的教案让师生眼前一亮。他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进行提炼归纳,就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有独到研究,一上课,高老师就提出在小说人物形象的把握上,应该用浅易哲学思想来帮助思维,因为文学就是人学,文学中的人物性格丰富复杂,根据情节的发展还不断变化更新。在答题方法的指导下,高老师展开了精彩的试题分析。课堂以浅易哲学的联系、辩证、发展进行总结结尾,并对学生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地讲评指导。整节课教学目标明确,针对学情,对教学重难点清晰定位,体现了高考一轮复习的新思路。
刘艳平老师课堂题为《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之“炼字”》。整节课设计合理,以启发教学为主,学生能够逐层深入自主总结题目规律,自觉按照规律答题,课堂气氛活跃,效果好,得到了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
程少堂教授首先点评,认为高老师将文史哲打通,让学生在解题中将学过的哲学常识、哲学思维和目前考纲中的小说考查结合起来。如今教学很容易流于“理论实践两张皮”,然而高老师处理得非常好,有创新的成分。刘老师的课堂中规中矩,稳中求胜,将老题不断咀嚼,引入“语言场”概念找出命题命脉,可以说,切中赏析诗歌语言之肯綮。
茹清平老师用“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形容高老师的课,认为这节课有研究的范式,能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节课有清晰的层次,有序展开,对学生很有帮助。希望像高老师等青年教师能够在一轮复习讲解中在大胆创新的同时,能做好“守正”。
曹清富老师认为在一轮复习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地研究试题,总结规律,因此,要能够将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结合最新的题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才能保证备考的效率。(图/岑蔓茜、文/史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