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6日,我受湖南新宁县教育局邀请,随深圳名师马恩来工作室全体成员一道,到马恩来老师的老家新宁县讲学。这是今年第三次赴湖南讲学(8月、10月分别在怀化、湖南师大讲学)。26日上午是新宁县全体中学语文教师听马恩来老师讲公开课《寻找丢失的尊严》,马恩来老师讲得很投入,很激情,很成功。26日下午,新宁县全体中学语文教师听我讲座。我的讲座用《师有九品》这个内容开头,语文味教学法压阵。听众实在不差,很给,就是说我心里想要笑声时会场笑声即来,我心里想要掌声时会场掌声即来。讲座大约两个半小时。讲座结束后,马恩来工作室一位女老师告诉我,会场笑声有30几次。别看新宁县是山区,老师们的心灵并不封闭,甚至很开放。只是下午距离县城远的农村老师要提前赶回,不然没有班车,因此我不能多讲。
这次新宁讲座成功是很自然的事。我在全国各地的讲座,效果一向都很好,讲座成功率基本上可以说达到或接近百分之百。和一般人以为我这样的人讲座、讲课不需要备课相反,我每次面对讲座或讲课都如临大敌(我平时没有失眠的毛病,但在讲课或讲座头一晚都会习惯性失眠,至今亦如此),新内容要认真备课自不必说,就是讲过的内容,我也要根据对象重新备课。这次新宁讲座前,我把讲座中太理性的东西作了技术处理,比如我连语文味教学法定义都没讲,只讲语文味教学法的基本思想,并用我的教学案例说话。新宁县教育局一把手周局长每天都来和我们见面,我的讲座周局长坐在前排全程听完,还认真记笔记。我讲完后,周局长花20多分钟作培训总结,好话说到顶,说这是新宁县教育局教师培训水平最高的一次。
让我特别意外也很高兴的是,这次在新宁见到了2003年帮我们制作语文味网站的唐昊(当时是北京理工大学一年级学生)的父亲。唐昊的父亲长我三岁,也是搞语文的,是新宁县教研室退休老主任。周六与周日,游览马恩来故乡著名景点——世界自然遗产崀山风景区时,唐主任一路和我聊天。看完山顶下山时,唐主任对我说:26日上午马老师讲课是他主持,下午我讲座局长来了,他没有主持,但听完我讲座后他原本想要讲三句话的,一是从我的讲座可以看出我的人生境界,二是他作为年近六旬(1956年出生)的同行,不想喊我教授,但想喊我一声老师。唐主任讲到此时我的确有点经受不住的感觉,幸好马恩来工作室有老师从身旁经过和唐主任说话,把唐主任的话头打断了。
随马恩来工作室在其故乡崀山之行,既愉且快。马恩来在老家新宁一中教书十数年,学生多,加上为人豪爽,喜酒,朋友众多,这几天每天都有人请我们吃饭。连住的都有人抢着买单。这一来得益于马恩来喜欢交友的性格,同时也得益于马氏家族在新宁的历史与现实影响。马氏家族在新宁影响较大。马恩来曾祖、祖父、父亲都是新宁历史上的文化名人,其曾祖是扩大基督教在新宁影响的重要人物。马恩来三兄弟,马恩来是深圳名师,老二是株洲市名医,老三是湘籍名商,不仅在深圳办企业很成功,同时也是一位热心公益的慈善人士,为抗战老兵捐款捐物数十万元,前几年落成的新宁基督教堂,他一人就捐献了两百余万元。这座教堂里辟有新宁基督教历史陈列室,其曾祖父和父亲的照片都陈列其中。 新宁是我国四大脐橙产地,据说还是中国脐橙发源地(最早引进地)。是次马恩来工作室活动正好碰上新宁脐橙节开幕式,主持活动的县长在现场见到马恩来,马上让马恩来把我们请到前排就坐。县长还表示当晚要请我们一行吃饭,马恩来知道脐橙节县长接待任务繁忙,就婉谢了县长的好意。马恩来回老家的面子很大,这方面一般老师(包括我)恐怕是望尘莫及。
语文味工作室要外出活动的话,很难搞到马恩来工作室外出活动的效果。语文味工作室人多,外出的开销很大。我出生农村,只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高中毕业后在老家村办小学做过三年(1976—1979年)民办小学和附设初中班的语文教师,当时教过的学生后来有一两个出国留学,其他绝大部分人都在老家当农民。由于夫人当时在宜昌西陵峡旁的核工业基地中学教英语,1983年大学毕业后,我没有回老家新洲县教书,而是到地处宜昌的隶属当时航天部的导弹基地教书,和老家亲人之外的人际关系几乎断绝。现实是,老家现在当官的,我一个也不认得;老家当官的,自然也不认得我。当然,由于家庭条件、个人经历和性格的不同,我就是大学毕业后回老家一中或其他学校教书,也难得有马恩来那么多朋友。
马恩来这次活动还邀请了福田区教研中心退休主任陈祥俊先生一同前往,这也是老马重情义的表现。人走茶凉,一般人大约是不会请退休的同事或领导参加工作室这种活动的。
(2015/11/30)

讲学

讲学

讲学现场

一脚踏两省(湖南、广西)

不能指点江山,我指点云雾

不能指点江山,我指点大地

崀山之巅(我右手边是唐昊的父亲、新宁县教研室老主任唐主任)

同行合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45975-939831.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