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课题纵横
文章标题: 《钱冰山:语文味教学法在初中散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阅读次数:755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钱冰山:语文味教学法在初中散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语文味教学法在初中散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兼及《济南的冬天》语文味常式与变式教学设计 

深圳市坪山高级中学   钱冰山

 (原载《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15年第5)

 

语文味教学法,是本世纪初诞生在深圳这片热土上的一种有深广影响的语文教学法。

语文味教学法,是以语文味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教学过程中师生共生、共创、共享、共鸣、共融、共进(共同发展)为教学宗旨,以既要就语文(文本)教语文(文本)又要跳出语文(文本)教语文(文本),使教学成为真、善、美、乐相统一的过程等为教学原则,以“一语三文”教学模式和其变式为主要教学方式,以语言、文章、文学、文化为教学内容要素和教学过程层次,以融合文本思想内容与师生生命体验打造新的教学主题为教学重心,以营造教学审美意象与意境、建构教学艺术作品为教学追求,同时又充分具备语文教师和学生通过语文教学来抒情言志之功能的一种“有温度”的表现性教学法。[1]

根据这个定义和语文味教学法的基本思想,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谈谈语文味教学法在初中散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散文阅读教学中的语言积累

   语言是语文味教学法的基点和中心点,这是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公认的语文教学常识。第一环节的语言,是作为单纯的语言来处理,也是初步的语言感知,除了传统的“扫清拦路虎”作用之外,更着重强调其基础性、引导性(起导入新课的作用)、兴趣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即除了对文本进行初步的语言感知之外,更多要考虑的是,通过第一环节的语言选点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一)注重语言积累

不仅重视认读字词和解释词语这些最基础的知识,还注重文本优美语句的背诵。如程老师教学《虽有佳肴》,就专门让学生朗读、背诵自己所喜欢的句子。这样的语言积累,已不单是机械的识记,还是让学生通过诵读来初步感知文本,体察语感,激发兴趣,继而培养语文素养。 

 (二)注重语言运用

不仅注重文本语言单一的理解与运用,而且善于推陈出新,即将两个(或以上)并没有必然联系的词语放在一起,让学生写一句(段)话。如有老师教学《济南的冬天》,让学生用文中的词语“安适、慈善 ”“温晴、空灵”分别写一句(段)话。这样就把机械、单一的语言运用演变成复合的运用,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散文阅读教学中的文章领会

  所谓文章,是指能反映一定社会生活,表现一定主题的,用一定结构形式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完整的书面语言。它是客观事物通过作者头脑能动的反映的产物。以语言为手段反映社会生活和表情达意,具有相对独立完整的内容和篇章组织。[2] 语文味教学法对文章内涵的界定包括文章的信息(材料、意旨、感情等)、体式(结构、语体、体裁等)、技法(篇法、段法、句法等),它要求对作品的内部脉络、体式等相关信息进行研读,继而带领学生一起欣赏其行文思路之妙。

  文章领会是语文味教学法的重点,之所以如此,是基于文章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这一常识。正如著名文章学家曾祥芹先生所言:“文章知识是语文知识网络的主体”“文章能力是语文智能的重心”“文章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3]

(一)研究文章脉络

  不仅重视文章结构浅层次逻辑关系的分析,诸如段落划分,段落间的总分、分总、总分总等关系,更注重文章内部脉络的起承转合的深层次逻辑关系的分析。只有明白了起承转合的逻辑纽带,才能真正明白章法布局的精妙之处。如程老师教学《虽有嘉肴》,确立的文章选点是“起承转合”。作为“起”句的“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这句话和文章主要内容似乎关系不大,去掉行不行?这当然是指向起句与承句的关系。文章直入正题也可以。可是,有个引子却可以让文章写得更顺些,更符合写文章的章法。这就比传统教学把重心放在“虽有嘉肴”和“虽有至道”之间的类比关系要有价值。其实,类比手法更多的时候也是为了文章的“起”,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在逻辑比懂得一些表面的应付考试的概念要重要些。程老师说:“起承转合是文章结构的基本规律,与思维、逻辑训练密切相关,是文章结构教学的重点。”

(二)重视段落教学

    实际上是把段落当作具体而微的篇章来教,注重段落内部的结构特点(文脉)、语言特点(文气)和表情达意的作用(文意)等。有时教学一篇文章,只选择其中的某个段落来教学,就能让学生明白全篇的内容,或者为全文分析奠定坚实的基础。有老师教学《济南的冬天》,仿照程老师教学小说《荷花淀》开篇第一个段落的方法,[4]从文气的角度,先将“空灵水晶图”这一散文内容不增减文字变成诗歌,让学生从不同文体语言不同特点的角度,领悟老舍笔下济南冬天水之美的内在诗情和韵味,再引导学生从文脉、文意的角度进一步明白作者采用如此舒缓的节奏和描绘如此美丽的画面的用意所在,亦即突出自然之美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为学生感悟“老舍在呼唤农业文明”这一教学主题奠定基础。

(三)辨明文章体式

这本来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尤其是教材的单元编排基本上是按照文体来组合文章的。但是,依据新课标理念编排的教材,更多的是突出文章的主旨而有意淡化文体,尤其是在考试中,学生的写作基本上是不限制文体,这样一来,学生对文体的认识逐渐模糊,以致所学和所写缺乏清晰的文体概念。语文味教学法把对文体的认识作为教学的逻辑起点。如程老师教学《虽有嘉肴》,专门就文体知识设计了一个问题: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虽然简单,看起来没有必要,但实际上是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基本认知规律。学习语文,不单纯是学习语言知识和领悟情感,当然有必要认识文章的体式,就像我们认识一个人,最起码要知道性别一样,虽然简单,但很有必要。

(四)抓住中心词(句)

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概括内容的能力,那么抓住中心词(句)自然而然也是教学中必要的环节,这个环节是分析全篇的钥匙。语文味教学法强调要从文章的角度去抓住中心词(句),并将中心词(句)与文章情感的内在逻辑关系理清楚,从而为深入领会全文的内涵打基础。

   有老师教学《济南的冬天》,设计了“用两个关键词语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这样的问题,其落脚点不是单纯的让学生找出这两个词语。老师并没有将教学停留在让学生概括出两个关键词“温晴”“慈善”这个浅层面,而是进一步引申到这两个关键词实际上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继而进一步引申到用写人的美好品质的词语来写济南冬天的特点,说明了济南的冬天这个“天”具备了“人”的气质、品质,达到一种儒家文化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谐和状态。为教学主题“老舍对农业文明的呼唤”进一步作铺垫。这样抓中心词(句),就将教学引入了一个较深的层次。

(五)研究句法特点

重视句法特点的分析,即重视语言的内部脉络和节奏等的分析,因为语言是承载情感的载体,只有仔细分析其内部的脉络和情感,才能为领会文章的情感拓宽思路。

   有老师教学《济南的冬天》,设计了“文中有几处分号,为什么用分号而不用句号”这样的问题。用分号,整个语段表意节奏更为舒缓和优雅。如果把这几句话中的分号改为句号,语意的连贯性和舒适性被中断了。作者在这里运用分号是一种绵长悠缓的情感在倾诉,这与文中对以“慢生活”为特点的农业文明的呼唤是密切相关的。

文章领会环节的出发点基本上是语言,但这里的语言与语言积累环节中的语言又不完全相同。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是获得了一些基本知识,更是获得了欣赏和写作文学作品的一种技能。

三、散文阅读教学中的文学欣赏

文学是以语言为表现工具,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并通过形象的美感作用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影响,借此反作用于社会生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语言艺术”。[5]语文味教学法所指的文学,主要是作为一种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学,主要探讨语文文本中语言的情境化和个性化以及文学语言本身具有的形式美,以及如何运用语言手段刻画文学形象等问题。

文学欣赏环节是语文味教学法的美点。一方面,它不仅强调重视文章和文学的区别,而且强调辩证地对待这种区别,即文章教学应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在此基础上,再从文学作品角度进行教学;另一方面,对教材中所有的文章(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在从文章角度进行教学之后,也要从文学角度进行再观照,因为凡是写得好的文章,都需要通过文学手段来润饰。

(一)领悟文学的错综之美

优美的散文,其行文是注重错综变化的,就像园林一样讲究曲径通幽。语文味教学法的文学欣赏,不仅注重意境分析,还重视行文的错综变化之美。如程老师教学《虽有嘉肴》,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同一个句子中,作者前面用否定词“弗”,接着却用“不”,这种现象连续出现两次,这是无意还是有意?文中的“弗”和“不” 的意思基本一样,能把“弗”都改为“不”,或者能把“不”都改为“弗”吗?为什么?关于“弗”和“不”的比较,二者是同源字,但学术界一般认为“弗”的否定性更强,所以课文分别用“弗”和“不”,并非“弗”后面用“不”是表示否定的意思推进一层。其实作者主要是避免重复,从而使行文有一种错综之美。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程老师引导学生继续探讨:如果将课文中“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改成“是故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可不可以?为什么?这样的问题都是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对课文细部妙处做仔细揣摩,领会原文有“分开说两遍,强调的语气更重,从而给读者更深印象”的效果,同时使行文也有一种错综之美。这属于文学欣赏性质,目的是引导学生精细看待和使用文字。

(二)体察文学的情味之美

优美的散文,其文学性表现不单纯是借助多种修辞手段和画面来创造意境,更主要的是蕴含一种深邃的情感。分析和欣赏时,要善于挖掘其内在的旋律,继而让学生体察其文学的情味之美。

  有老师教学《济南的冬天》,其文学欣赏环节设计的主要问题是这样的:比较下文与原文的表达效果——“小山围着济南,天气暖和,这样济南人就放心了,并且幻想春天就要来了。即使幻想不能实现,也没有关系,因为有不冷的冬天比什么都好。”这个问题表面看起来是将原文中所用的修辞手法去掉了,将内容变成了大白话、大实话。这样设计的目的,不单纯是让学生掌握运用拟人等修辞增加文章的感染力、表现力,来突出喜爱之情,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种比较,不仅让学生明白修辞手法运用的妙处,更要让学生明白文本语言和内在旋律,都是优雅,从容的,读起来仿佛是一个优雅的贵族一般从容、雅致而富有情趣。这种情致只有内心平和、心灵纯净的人才能表现出来,从而为文化环节中开掘文化主题——“对农业文明的呼唤”进一步奠定基础,因为文本中的内容再现的是典型的慢节奏、慢生活的特点。如: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这段文字读起来感觉非常美妙,仿佛是两个内心平和的人在阳光底下絮絮而谈。从这里可以感受到作者更深层是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

这样的文学欣赏比起传统教学中孤立、机械的分析情景交融的绘画美要深刻且富有新意得多。其出发点依然是语言,但与语言积累和文章领会这两个环节的语言分析又有所不同,落脚点是通过对语言内部旋律的挖掘和表现力的分析,让学生进一步领悟文学之美。学生在长期的熏染中,会逐步热爱语文,并濡染成一种文化风度。

(三)欣赏文学的个性之美

   文学个性是作家创作个性的标志,亦即客观世界在烙印了作家主观情感后所反映在文学作品中的一种相对成熟、稳定的创作特色,包括取材、结构、语言、立意等多种元素,犹如诗歌里的豪放、婉约,在散文里,则有雄浑、委婉、谐趣、清新、朴素之类的个性特点。

语文味教学法不仅注重个性特点的欣赏,更注重形成这一个性的作家心理因素的分析,即作家为什么要借助这样的语言或意象来表达这样的情怀。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和老舍的《济南的秋天》,同样是写秋,为什么呈现出不同的个性特点。如果简单的说是作家的创作个性使然,是不能真正欣赏其文学的个性之美的。我们知道,老舍对济南秋天的那种深入骨髓的挚爱,是源于作家对济南文化深深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郁达夫对故都的自然风物虽然也有一种深深的眷恋,但是,在看起来似乎闲散飘逸的回归故都的那段生活中,心中有抹不去的失落感,因而笔下故都的秋,自然而然的染上了一层在“清”“静”之余的“悲凉”的色彩了,这有点古代诗人说的“自古逢秋多寂寥”的意蕴了。

 因此,我们欣赏文学的个性之美,就要将目光深入到作家内心的深处,去聆听作家的心声,去感受作家的呼吸。

如程老师教学《咏雪》,他没有将文学欣赏停留在“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个句子的美妙之处,而是透过这个美妙的句子,补充谢道韫的个性品质,去欣赏谢道韫的个性之美,为教学主题的彰显进一步打下基础。 

基于这样的个性分析,自然能明白作者为什么用不一样的语言,选择不一样的材料,融合自己独特的主观情感,继而形成独有的文学个性。这样的教学不仅有意义,而且更有意思。而让教学变得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

其实,语文味教学法的文学欣赏环节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那就是对文本语言的分析。只不过,这种分析,不是将语言剥离出来进行孤立的分析,而是根据不同的文本、不同的意境、不同的意蕴,采取上面所述的几个点去分别进行系统综合的分析,因而文本语言的表现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彰显和把玩,这就是为什么说文学欣赏是语文味教学法的美点的道理。

四、散文阅读教学中的文化开掘

  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6]文化也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7]语文味教学法所指的文化,则主要指反映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深层结构。文化开掘环节是语文味教学法的亮点。

(一)重视“有我”

  王荣生认为:“散文阅读教学,始终在‘这一篇散文里’,要驻足散文里的‘个人化的言说对象’;严防跑到‘外在的言说对象’,演变为谈论‘外在的言说对象’的活动。要着眼于主体,触摸作者的情思;严防滞留在所记叙、描写的客体,演变为谈论那人、那事、那景、那物的活动。要关注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引导学生往‘作者的独特经验里’走;严防受既成经验的遮蔽,演变为谈论各抒所见的活动。”[8]语文味教学法的“有我”从其教学主题的设置就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这个教学主题(文化主题)是从教材中来,融合进教师的生命体验,因而高于、大于文本主题。在这个主题中,“有我”是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的。这个“有我”是教师借助文本主题把师生对生命的理解融入进去继而传达出来,以此来感染师生双方。“有我”不是“自我”,通常涵盖了对尊重生命的讴歌,对阳刚的赞颂,对人性美的呼唤和传统文化的继承等内涵。

如程老师教学《咏雪》,其文化开掘环节设计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千古文人都有世说梦”。千古文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有独特的个性和特立独行的精神追求,这是自古以来知识分子的精神品质,而这种品质在当下式微。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向学生传达这一思想。这种思想既是自古以来的文人的独立人格的体现,也是当下知识分子应该传承的优良品质。程老师在这里借《世说新语》这杯酒浇心中块垒。

(二)呼唤和谐

   和谐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所谓“天人合一”就是和谐的表现。语文味教学法在文化开掘中,同样呼唤和谐的儒家文化。

  有老师教学《济南的冬天》,其文化开掘设计的问题是“老舍在呼唤什么?”老舍通过济南冬天之美,实际上是在呼唤一种和谐的生活境界。因为老舍对济南的文化有一种认同感,“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这里每一个角落,似乎都存在着一些生命的痕迹;就是一风一雨也仿佛含着无限的情意似的。它虽是个大都市,可是还能看到朴素的乡民,不像上海那样完全洋化,它似乎真是稳立在中国的文化上。一个不以跳舞开香槟为理想的生活的人,到了这里自然会感到一些平淡而可爱的滋味,在这块厚土上找到自己新生命的契合点。”[9]这正是中国传统文人喜欢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型。她是老舍这样的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家园,这是他喜爱济南冬天的心理原因,更是老舍对农业文明的深情呼唤。

(三)价值推送

语文本身就是一门传承文化、进行价值观培养的人文学科,语文味教学法注重价值推送,是从文本本身的内涵出发,进行恰当的分析。这与新课标所倡导的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是一致的。

如程老师教学《虽有嘉肴》,其文化开掘设计的问题之一是:“从这篇课文内容和语气看,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从文章内容看,这篇文章的作者和道家不同,道家不仅不提倡学习,更不提倡教别人学习。他应该是刚健有为的儒家形象,因为文本表现的是一种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不光自己要学,而且要主动教别人学,不仅自己要修身,还要齐家、治国、平天下。程老师本人是深受庄子影响的,其逍遥的理想在做学问的实践中如影随形,但其积极而为的人生态度又是典型的儒家形象。因而其在教学实践中,将庄子的“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抱负通过儒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动力来践行。

要强调的是,语文味教学法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合情(教材之情、学生之情)、合理地把“一语三文”四个元素给予合适的时间分布,就是平均分布,文化环节的时间也不要超过四分之一,反对用文化教学取代语言、文章、文学的教学与赏析。文化环节是语文味教学法的亮点,但这一亮点不能通过形而上学地过分强调文化内容而忽视语言、文章、文学的教育来实现。语文味教学法的文化环节是画龙点睛,是春暖花开,是自然提升同时也是发人之所未发、阐人之所未见之见的过程。

 

 

【注释】

[1]百度·百科

[2][5]路德庆.中国写作学大辞典[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3165.

[3]曾祥芹.曾祥芹文选.语文教育学研究( )[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3-3460-82.

[4]程少堂.程少堂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1.116-118.

[6]现代汉语辞典[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51427.

[7]辞海[M].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2379.

[8]王荣生.散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原理[J].山西: 语文教学通讯B2012(4)31-38.

[9]老舍文集[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1991.(来源:百度·百科)

 

 

 

 【附一】语文味教学法之初中散文阅读教学常式教学设计

 

老舍在呼唤什么?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几个词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

2.理清文章的内部脉络,借鉴文章谋篇布局的方法;

3.理解文章的主旨,感悟文章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的主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语言积累

(一)字词认读(略)

(二)词语理解(略)

(三)词语运用(略)

   运用下面两组词语分别写一句(段)话。

   1.安适     慈善     2.温晴     空灵

二、文章感受

(一)速读课文,用两个关键词语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并简要分析。

【说明】先概括出两个关键词“温情”“慈善”;接着分析拟人修辞的作用;然后引申到用写人的美好品质的词语来写济南冬天的特点,说明济南的冬天这个“天”具备了“人”气质、品质,达到一种儒家文化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谐和状态。为分析文章蕴含的情感打基础。

(二)朗读第一段,为什么文章一开头就进行对比?

【说明】不仅抓住对比的手法来突出济南的冬天之可爱;还从文章结构起承转合的角度,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的内部脉络,作为文章的“起”,是强烈的情感上的认同,为全文感情基调奠定了基础;更深层的是为分析文章蕴含的情感留下伏笔。

(三)诵读第三段,文中几个句子本可以用句号,为什么用分号?

【说明】用分号,整个语段表意节奏更为舒缓和优雅。用句号语意的连贯性和舒适性被中断了。为分析文章蕴含的情感做铺垫。

三、文学欣赏

(一)诵读文章第三段。

【说明】通过诵读,体味这段内容在表意上的节奏感,画面感,并初步体察其情味。

(二)朗读下面的文字,比较与原文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小山围着济南,天气暖和,这样济南人就放心了,并且幻想春天就要来了。即使幻想不能实现,也没有关系,因为有不冷的冬天比什么都好。

【说明】不单是掌握运用拟人等修辞增加文章的感染力、表现力,突出喜爱之情。更要明白文本语言和内在旋律,都是优雅,从容的,雅致而富有情趣。感受到作者更深层是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三)朗读“雪霁晴峦图” “空灵山水图”,感受优雅、从容、和谐。

四、文化探究

 老舍在呼唤什么?

  (一)他离开的伦敦是什么样的伦敦?

  (二)他回归的济南是什么样的济南?

【说明】“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它似乎真是稳立在中国的文化上。他对济南,有一种深刻的文化上的感知与认同。在这块厚土上找到自己新生命的契合点。这正是中国传统文人喜欢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型。

【小结】

济南的冬天之美  

是自然之美

是和谐之美   

是传统的农业文明之美

是沁人心脾的慈善之美

是中国文化的温情之美

济南的冬天像人一样慈善

济南的人像冬天一样温情

济南的冬天之美是天人合一之美

——她是老舍这样的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家园。

这是他喜爱济南冬天的心理原因,更是老舍对农业文明的深情呼唤。

 

【作业】略

 

 

 

 

 

 

 

 

 

【附二】语文味教学法之初中散文阅读教学变式教学设计

老舍在呼唤什么?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几个词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

2.理解文章的主旨;

3.感悟文章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重点

感悟文章所蕴含的情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语言积累

(一)字词认读(略)

(二)词语理解与运用(略)

(三)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背诵

二、体味作者蕴含的情感

(一)诵读小山摇篮图,感受文本蕴含的情感之美

1.诵读小山摇篮图,读准舒缓的节奏,读出喜爱的情味

2.赏析情景交融的画面美

小山:摇篮

人与自然和谐

人们:微笑

3.欣赏富有诗意的情味美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象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什么还希望别的呢

【说明】换成诗行排列,不增减一字,体会语言的内在情味,进一步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从而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蕴含的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呼唤。

4.感受优雅舒缓的情态美

朗读下面的文字,比较与原文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小山围着济南,天气暖和,这样济南人就放心了,并且幻想春天就要来了。即使幻想不能实现,也没有关系,因为有不冷的冬天比什么都好。

【说明】明白文本中的语言和内在旋律,都是优雅,从容的,雅致而富有情趣。不是停留在修辞作用的学习上,继而感受到作者更深层是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二)诵读雪霁晴峦图”“空灵水晶图,进一步感受文本蕴含的情感之美

三、小结

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源自对济南文化的认同感和寻找到了心灵的归属感。而这正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呼唤。

四、作业(略)

 


最后更新[2015-12-28]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