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的最后一天,即昨天(2015年12月31日)上午,深圳市第二批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之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在深圳市教科院开题。开题会简朴,务实,很成功。参加开题会的有一位是语文味工作室第二期新成员、广州市47中汪洋老师。汪洋是才子,课讲得很不错,潇洒大气,个性十足,三十出头,已发表了几十篇文章,且是近几年“爆发性”发表。汪洋多年前即是语文味的粉丝。此前汪洋说要来参加开题会,我怕他年终工作忙,曾告诉他,工作室外地成员是可以不来的,他则坚持要来,说是要来学习,而且提前一天到深圳住下来。开题会结束后,汪洋拿出一本翻看得很旧的书籍《程少堂讲语文》,请我题词。这书的成色看上去不是一般地旧。我接过书来翻看,里面也很旧,有很多阅读痕迹。可以想见他翻看这本书的次数很多。难得。我接过汪洋递给我的签字笔,说了两遍“给你写什么呢?给你写什么呢?”本想写“语文有味”几个字(这几个字我给人题词时写得很多)。觉得写这几个字一般化了,似乎有点对付汪洋的感觉,就灵机一动,耍起“老聪明”来,在汪洋的名字上做文章,给他题写了“语文是汪洋”五个字,并签下鄙人姓名与时间。会后,汪洋在工作室QQ群里发了如下短信:
今天老师给我09年购买的《程少堂讲语文》一书的即兴题词(题词前思考时间约5秒),有嚼头,极有语文味:“语文是汪洋”。我在回广州的车上一路回味。
的确,这个题词看起来写得即兴,随性,调侃,实则用心颇深。
用心怎么深,我不说。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