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试题下载文化天地
文章标题: 《千字文何以会得到书家之青睐》
     阅读次数:873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千字文何以会得到书家之青睐

 千字文何以会得到书家之青睐

 

                                山东大学(威海)孙迎春

 

   千字文与三字经、百家姓并列,广为人知,在以往的数百年乃至一千多年中于汉语言文化学习发挥了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这三篇作品,被称为蒙学,即旧时私塾里面老师对刚刚开始读书认字的儿童进行启蒙教育时所常用的教材,老师为蒙师,孩子为蒙童。它精思巧构,知识丰赡,音韵谐美,宜蒙童记诵,成为千百年蒙学教科书绝非偶然。我们不难发现,历史上许多赫赫有名的书家、书法理论家都书写过千字文,有的成为传世艺术名作,流传至今。写过千字文的书家众多,其中包括著名书家隋智永真草千字文、唐欧阳询楷书及草书千字文、唐怀素小草千字文、唐孙过庭草书千字文、宋徽宗赵佶真书千字文、宋米芾小楷千字文、元赵孟頫六体千字文、明董其昌临唐怀素与欧阳询草楷千字文、明文徵明行书千字文、清郑孝胥楷书千字文、近现代于右任标准草书千字文、现代启功行书千字文等等,一般书家何止百千。

《千字文》在“三、百、千”中虽排在最后,但其成书时间却是最早的,也是“三、百、千”中唯一确切知道成书时间和作者的一部书。那么,千字文何以会得到书家之青睐呢?分析起来,大致有如下几个原因:

第一,与帝王、书圣相联,引人注目,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明显。据《梁史》、《尚书故实》记载,梁武帝萧衍为了让诸王学习书法,命大臣殷铁石从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了一千个不同的字,每字一张纸。然糟糕的是这些拓片相互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不易引发兴趣,也不便临习,于是武帝又对周兴嗣说,“卿有才思,为我韵之。”亦即命其将这一千字编成有意义的语句,方便诸王习书。结果周兴嗣搅尽脑汁编写出了文斐成韵的《千字文》,经典生而作者头发皆白。《千字文》在古人的口中亦称《千文》,写出后呈交给武帝,帝甚悦,对周兴嗣加赐金帛颇丰。此事在唐宋两代多有记载,如《刘公嘉话录》、《太平广记》等书中均有类似内容。

第二,在内容上,它所涉及的方面特别多,诸如宇宙天文、自然地理、气象物产、文字起源、文明发展、历史源流、朝代更替、王道施行、修身养性、爱身做人、人伦道德、劝人向善、忠孝惜时、祭祀念祖、饮食起居、服饰仪表、景观描写、宫廷陈说、为官景象、讲述道理、针砭时弊、评说名人、治本于农、接人待物、退隐归农、发明创造、青春易逝故需豁达乐观等,林林总总,字虽不多却堪称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藏。

第三,全文共250句,每四字一句,字不重复,且文采斐然,形式为四言长篇,首尾连贯,音韵谐美,给人极大美感,书写时但觉心胸开阔,醍醐灌顶,体验多样,时时获益,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第四,有不少语句,颇富哲理,至今于人有大益而不衰,如:“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恰像是针对物欲横流的时代病所言。某些语句涵义模糊,可做多种联想,创造性地用于指导自己的行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350-948460.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孙迎春博客,
最后更新[2016-1-8]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