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少堂志林
文章标题: 《少堂志林(430):上课如奏乐(谈我课的主题与副主题)》
     阅读次数:693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少堂志林(430):上课如奏乐(谈我课的主题与副主题)

少堂志林(430):上课如奏乐(谈我的课的主题与副主题)

2016-1-12 13:23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听过我的公开课的老师知道,我的不同的公开课,可以说都有一个相同或相近的教学主题,即对不朽意识的张扬,以及与此相关的对人格独立、人格平等的憧憬,对真善美人性的呼唤

 一个教师的的教学,集中地、突出地反映一个大的教学主题,行不行?

 我认为行。

 这个我们可以在作家艺术家中找到许多旁证。

 如鲁迅的小说有几十篇,这几十篇小说,各有各的小主题。但《呐喊》与《彷徨》两本小说集又有一个总主题,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掌握了这个总主题,就掌握了阅读鲁迅小说的钥匙。

 加缪是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

 卡夫卡是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他生活在奥匈帝国即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

 杨丽萍的舞很纯很纯,离现实的炊烟很远很远,却离我们心灵所渴求的东西很近很近。她的舞总是和“灵”“魂”有关,借助人们熟悉的意象来表现人的内心境界、空间、梦想和意识活动等等,她的舞总给人以超然、空灵、淡泊、抒情而又自我意识强烈的印象。

 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以表现农民题材而著称的现实主义画家米勒,是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画家,以乡村风俗画中感人的人性在法国画坛闻名。米勒创作的作品以描绘农民的劳动和生活为主,他用新鲜的眼光去观察自然,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米勒爱生活、爱劳动、爱农民,在日常劳动与俭朴生活中感受诗意,是法国最伟大的田园画家。

 世界上许多伟大的音乐家,如贝多芬、萧邦,柴可夫斯基、舒伯特、圣桑、巴赫等等,他们各自都创造了许多音乐作品,他们每个人的这些音乐作品,各自都有一个共同、共通或相近的主题。

 在欧洲或西方音乐中很少听到音乐作为一种自然之声的存在,谭盾的音乐是那些我们置身其中而又久所未闻的自然之声。谭盾的个性及音乐深度己在音乐史上留下足迹,他的音乐有着历史感和中国传统精神,其音乐想象力令人钦佩不己。在谭盾的音乐里我们听到了人类灵魂的声音。

音乐有主题。音乐主题通常用重复或变化重复的手法展开。音乐往往还有副主题。一首较大的歌曲或音乐,往往不止一个主题,有主部主题,还有副部主题。主部主题副部主题往往形成鲜明的对比

我的公开课也是如此

对不朽意识的张扬,是我的公开课总的教学主题。但我的课往往不止一个教学主题,在总的主题之下,有时还有副主题。总的教学主题,是我的课的主旋律;而副部主题或副主题,起着丰富教学主题、磁化教学过程的作用。

 

2016/1/12


(本文撰写过程中,参考了百度网上的一些资料。)

 




最后更新[2016-1-13]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