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八面来风
文章标题: 《惠州刘会来稿:唐才子的才华与薄命》
     阅读次数:932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惠州刘会来稿:唐才子的才华与薄命

 

唐才子的才华与薄命

惠州光正实验学校语文教师   刘会

有唐三百年,诗韵风雅之盛,亘古未有。帝王将相、文人僧道无不以诗相尚。社会习气催生了灿若群星的风华才子。这些大唐才子大多恃才傲物、纵情诗酒,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们的名篇佳作都风闻于世,广为时人传诵。

据《唐才子传》记载:王之涣好饮酒,广交游,为诗情致雅畅,得齐、梁之风。每有诗作,乐工就谱曲演唱。一天,王之涣与王昌龄、高适等诗友至酒楼宴饮,酒酣耳热之际,来了几个梨园名伎。王昌龄顿时雅兴大发,说:“我们都有诗名,但未分高下,不如让伶人唱诗,谁的诗歌被唱的多谁就取胜。”大家齐声叫好。一个乐伎唱了王昌龄的两首绝句,清刚劲健,苍劲悲凉;另一个乐伎唱了高适的一首绝句,慷慨奔放,风骨雄毅。王之涣很是尴尬失落,愤愤不平地说:“凡是时下乐人唱的都低俗!”不料话刚说完,一个漂亮的歌妓唱道:“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接着又唱了两首绝句,都是王之涣的,大家放声大笑。

韩翃工诗,兴致繁复,如芙蓉山水。韩翃最初科举仕途不顺,供职于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因事罢职,闲居十年,后又受聘于宣武节度使李勉幕府,不得志。有一次,朝廷知制诰一职空缺,中书省进呈任命名单,皇帝没回复。再进,御笔批阅:“与韩翃”。当时同名同姓的还有一个,任江淮刺史。宰相请示职位给谁,德宗复批:“‘春城无处不飞花’韩翃也。”韩翃从此平步青云,以中书舍人而终。

市井流俗、宫墙御苑,才名见重如此。

然而唐才子尤其是生前名高一时,身后流芳百世的才子大多薄命,要么英年早逝、要么命途多舛,很少人生得意、富贵寿考。一部《唐才子传》留下的诸多影像差不多就是他们生命英华的集体衰歇。

李贺纤瘦,“一生愁心,谢如梧叶”,病逝时二十六岁;王勃戏为英王斗鸡文,见斥于高宗,后于探亲途中溺亡,时年二十九岁;陈子昂因家富致祸,受诬入罪,死于狱中,年四十三;王翰任仙州别驾,因醉心游猎,被贬岭表,猝死于流放路上,年仅三十九岁;王昌龄因不拘小节,被贬作龙标尉后,才高招忌,为刺史闾丘晓所杀,死时五十多岁;孟浩然以诗中“不才明主弃”一句见怒于玄宗,仕途绝望,又体弱多病,五十一岁时,一次病后初愈与故人欢聚,喝酒吃鱼,致疾病复发不治而终;李商隐身陷“牛、李”朋党之争,进退维谷,纠结一生,死时四十六岁;杜牧号称有“王佐之才”,始终怀才不遇,卒年五十,临死时出于幽愤,把平生所写的很多文章付之一炬。柳宗元因王叔文败,贬邵州刺史,半路上又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又贬至柳州,颠沛流离,悲愤抑郁而卒,终年四十六岁。诗坛巨人李白、杜甫稍微好一点,一个六十一岁,一个五十八岁。其他诗名不盛的才子如卢纶、戎昱、吕温、祖咏、赵嘏等人都只活了四十多岁,那些生卒年不详的薄命才子就更加不胜枚举了。

是世道人心沉沦宦海风波险恶,还是急功近利纵情恣意生活荒唐让唐朝才子们的青春风华过早凋零?是猝不及防的意外还是性格局限中的必然宿命让才子们的生命如此脆弱,如此不旺健?或许群像之外的个别人的幸运人生会暗示某种关联。

贺知章,“吴中四杰”之首,官至太子宾客,“当时贤达,皆倾慕之”。“性旷夷,善谈论笑谑”,晚年因梦游天帝居处,醒后上表请求还乡当道士,恬然归隐,寿八十六。

或许,冲淡平和才是人生真谛。


最后更新[2016-1-13]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