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大门上写着——“不用心灵教书者免进!”
语文味教学法的本质,就是教学主体的心灵和语文教学技术的交融。
照我看来,在语文教学中,文本是客观存在的“此在”,好的语文课则是“此在”与师生“我在”的统一,是师生主观世界与客观的文本相结合的产物。因此,根据语文味教学思想,好语文课好的层次要依据其心灵化的程度而定。金子有含金量问题,语文课也有“含心量”问题。基于我个人的经验和观察,我认为,一流的语文课每一个细节都要进行心灵化处理,因此显示出特殊的创造活力和人性魅力。可惜的是,目前中国的语文教学大多是“技术化存在”“操作化存在”以及“电脑化存在”“试题化存在”等等,“含心量”很不足,即未能经过充分的心灵化处理。
庖丁解牛就是心和技术的交融。
庖丁动刀子时,
那不是宰牛啊,
那是生命与灵魂的律动,
是借刀抒情,
是主客浑然一体的充满感情的爱的舞蹈。
201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