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有大树小树,狗有大狗小狗。课亦有大课小课。
小树可以长成大树,小狗也可以变成大狗。小树和大树,小狗和大狗,只有外形的大小不同,本质是相同的。但大课和小课却有本质的不同。因此小课就是小课,不会变成大课。
啥叫大课,啥叫小课?
小课,就是只有知识(包括教学技巧)含量、没有(或较少)思想含量的课。大课,则不止有知识(包括教学技巧)含量,还有丰富(或比较丰富)的思想含量。一堂课有没有思想,或思想含量是否丰富,不止看这堂课本身的意涵,还要看这堂课是否能激活、激发学生与听众的思维,以及是否能让学生与听众的思维产生新的思想。
小课,就是只就课本教课本,不会跳出课本教课本的课。大课,就是善于在就课文教课文基础上,能跳出课文教课文的课。
小课,是教师对学生单向传播的课。大课,就是师生共生、共赏、共创、共享、共鸣、共融、共进的课。
小课,以知识为目标。大课,知识也是目标之一,但更重要的是有灵魂目标。
小课,教师只用嘴教,学生只用嘴学,脑很少用。大课,教师是用“心”教,学生不只是用嘴学,用脑学,还用“心”学。用脑学,和用“心”学,二者大不一样。
小课,教师、学生是客观地教与学,教学过程是冷的,是冷课。大课,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体验渗透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热的,是热课。
小课,课文的主题就是教学主题,教学的主题和课文主题一样大小。大课,是教学主体(师生)把课堂教学过程当成艺术作品来创造,在课文主题和师生的生命体验相结合相熔铸的基础上,打造出既来自课文主题(否则教学就是脱离文本),又大于甚至高于课文主题之新的教学主题的课。
小课,关注的是“术”,带来的是技巧与模仿。大课,重视的是“道”,引发的是思想的解放与灵魂的震撼。
小课,可能很受“小教师”欢迎。大课,则受“大教师”欢迎。
每个人都能听得懂,这是成功的小课的特点。每个人都能听得懂,又能让有能力、有思想的人听得很深很深,同时想得很开很开,这是大课的标志。
小课都是具象的,是形而下的,或者说课就是课,课也只是课。大课大都是抽象的,一般说来都有形而上的特点,或者说课既是课,又不止是课,它还有隐喻性、象征性。在这里,大课走向了诗。
有理想的教师,在职业生涯中要教一些大课。
教一堂大课,等于在你的职业生涯中写出一首好诗。
2016/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