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八面来风
文章标题: 《惠州刘会来稿:在学校第二届读书节开幕式上的演讲》
     阅读次数:895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惠州刘会来稿:在学校第二届读书节开幕式上的演讲

 

青春作伴好读书

惠州光正实验学校高中语文教师  刘会

      40多年前,中华大地遭遇一场浩劫,乾坤颠倒、风雨如磐,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战天斗地、你死我活。当整个社会、时代都在疯狂躁动的时候,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拖着病弱的身体,独自一人走进了浙江奉化县的锦屏山,锦屏山的山腰上有一座废弃已久的藏书楼,藏书楼里有古籍8000册。这个青年在凄清寂寥的藏书楼里安静地坐了下来,遍览群书,废寝忘食。后来,天下太平,这个青年从藏书楼里走了出去,走向文坛,卓然一代大师。这个青年的名字叫余秋雨。

      同样是40多年前,同样是遭遇那一场浩劫。几乎是一夜之间的风云变幻,让一个16岁的少年从北京的高墙大院来到陕北的一个小村子。这个少年,面对命运的巨大裂变,没有惊慌失措,没有怨天尤人。他在到达陕北的第一天,“就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于是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在田里锄地,休息的时候,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在农村7年,这个少年夜以继日地苦读了7年,古今中外,无书不读,于是学识渊博、深不可测。后来,这个少年从农村走了出去,走向政坛,成为大国领袖。这个少年的名字叫习近平。

     这两个人物故事不是古代的传说,而是当代的传奇。这两位典范人物,无论是从文还是从政,都抵达了人生事业的巅峰。他们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青春年少、风华正茂之时,都把全部精力放到了阅读上面,而他们未来发展的根基也就在这里。

庄子在《逍遥游》里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所以,我们倡导阅读,首先要懂得一个大道理:阅读是为了厚积薄发,为以后的大发展做准备。

     阅读的好处,除了将来的社会功用之外,对学生而言,更多的是心灵的滋养、思想的积淀、精神的发育。

     你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你会在主人公英子童年的朦胧忧伤中,渐渐地感受到一种成长的力量;

     你读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你会领悟青春叛逆期的自我放逐与理性回归;

     你读圣埃克絮佩里的《小王子》,你会懂得爱与责任、孤独与守望;

     你读余华的《活着》,你会从一个底层小人物近于孤绝的悲剧命运中深刻体会到一个民族的深重苦难与伟大坚忍。

     如果你再提升阅读层次,你读我国古代的经、史、文学,《论语》、《孟子》会让你知道什么叫“以天下为己任”;《史记》会让你为权谋智术拍案叫绝,为天地正气激情澎湃!而《红楼梦》里面的真假爱恨,歌哭笑骂,悲欢离合以及性格与宿命、浮华与幻灭等众生百态会让你对社会人生多一份沉思与悲悯。

当我们一本一本地阅读这些经典,我们的内心将日益温厚,我们的情感将日益丰富,我们的境界将日益升华。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以书为伴,与青春同行,将获得精神的大愉悦,内心的大安乐。

春秋时期的孔子酷爱读书,昼夜不息,韦编三绝,他对弟子子路说自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读书让他非常快乐,以至忘记了即将步入人生晚年。

     晋朝的陶渊明厌弃官场、隐居田园,家徒四壁,贫病交加,然而,他在《五柳先生传》里却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书让他在现实困境中怡然自得。

2008年汶川大地震,在山崩地裂的一刹那,有一个小女孩被困在了废墟下面,她在黑暗中打开手电筒,拿出书本,安安静静地读了起来,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着她,黑暗中的死亡气息没有让她产生丝毫的恐惧。当救援的人们挖开废墟时,这个沉浸在阅读世界里的小女孩的从容与淡定让所有人为之动容。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我国古代的诗人用这样美丽的诗句,温馨地提示我们:在人生旅途中,不管兴衰荣枯,无论得失沉浮,书籍相伴左右,总能以一种温情,让我们少一份孤独,多一份慰藉。

阿根廷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博尔赫斯曾经说过:“如果真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这个动人的描述,深情地告诉我们,在具有宗教般美好情怀的读书人那里,书籍是人生最好的归宿,是灵魂最佳的栖息地。

(在惠州光正实验学校第二届读书节开幕式上的演讲,有删改)

 


最后更新[2016-1-18]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